<p class="ql-block">一、案例背景</p><p class="ql-block">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班级构筑区中,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材料简单、可变性强、可塑性高的低结构材料,其中包括孩子们喜欢的小型雪花片。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游戏,孩子们对雪花片有了一定的游戏经验。后续孩子们在户外游戏时,发现了万能工匠中的大型雪花片,强烈要求去玩一玩。在户外自由的空间中,孩子们手脚着地,用全身的知觉探索雪花片。教师用持续一学期的时间,观察幼儿游戏、倾听幼儿想法、分析幼儿行为,发现了幼儿很多精彩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二、案例描述</p><p class="ql-block">第一阶段发现雪花片</p><p class="ql-block">户外游戏时间,孩子们发现了幼儿园投放的大型雪花片,兴奋地纷纷围了上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幼:“老师,我们能玩一玩吗?" 师:“好啊,快去试试吧!" </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充满期待的搬出了雪花片,各自寻找了自己的一片小区域,坐好开始游戏。</p><p class="ql-block">"老师,你看我垒的高不高?" “老师,你看我插的小花好不好?" "老师,你能帮我拔下来吗?" </p><p class="ql-block">一开始孩子们向老师询问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游戏进行了十多分钟后,孩子们的注意力被“小车吸引了……</p> <p class="ql-block">超超:“咱们坐上去吧,我来当司机。" 王佳义:"可是车子立不住啊,怎么坐?" 涵涵:“好像我们忘记安车轮了。" 超超:“对啊,没有车轮怎么开呀!"这这时旁边的几个小朋友看到她俩的摩托车也纷纷前来,当上了小乘客。超超坐到了司机的位置说:“现在车子不歪了,真稳。“佳奕说: “这不是摩托车,这变成公交车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幼儿行为分析</p><p class="ql-block"> 小班幼儿刚刚步入集体生活,缺乏游戏经验,大多处于独自游戏水平向平行游戏水平过渡的阶段。大部分孩子在活动中都是独立玩耍,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与其他小朋友没有交集和沟通。更多的是与老师的交流,获得老师的肯定。虽然有的孩子开始有兴趣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交集的程度不够,时常发生许多如借还玩具、短暂交谈的行为,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合作幼儿由于对建构技巧的缺乏,只是出现了简单的“一字摄”的摆弄雪花片,较弱,大部分幼儿接、拆都有困难,所以很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幼儿行为分析</p><p class="ql-block">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孩子们的游戏经验不断积累,从平行游戏发展为联合游戏。青青想和涵涵一记玩摩托车,但是涵涵的摩托车只能做一个人,通过简单的交把小摩托车变成大摩托车,自发的相互配合,.当车子立不住时,两个小朋友出现了。相互之间的合作还较少,当摩托车搭建完成后,虽然有小朋友加入到游戏,但是儿童关注的仍是自己的兴趣,青青想当司机,其他小朋友想当乘客。孩子们之间交流较少,游戏过程不深入。</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 出:“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幼儿身心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经过持续一学期的游指、手腕、手臂肌肉力量,促进精细动作,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等。孩子们的交往合作能力不断提高,从最初的独立游戏发展到出现合作游戏的萌芽。在班级环境中,老师用照片的形式,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雪花片拼插图片,积累游戏经验。用小型雪花片展示独立完成的作品和合作完成的作品。鼓励孩子们发现不同,提高合作能力。</p><p class="ql-block">幼儿的游戏经验源于生活,数师要多观察游戏活动,适时介入,给与孩子相应的提示和自己己的想,在游戏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有价值的分享活动,小班幼儿年龄小,最初采用的是用谈话方式分享自己的游戏过程,逐渐过渡到用绘画的形式记录游戏过程。</p> <p class="ql-block">教师观察</p><p class="ql-block">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保护幼儿在固定的活动场地内,一是提醒幼儿不要到处乱跑,在游戏区中采取雪花片材料自主或合作进行搭建。二是同伴之间能够做到互帮互助,为搭建同一个作品而互相鼓励、解决问题。三是即使同伴之间的意见偶尔不同,他们也会积极试验,看看谁的办法更好。幼儿之间懂得互相学习,能够发现他人游戏建构中的优点,主动观察、学习、参与等待。</p> <p class="ql-block">教师反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本次拼搭游戏中,我们尽量放开手来,让幼儿充分自主游戏、活跃身心。不论幼儿采取自主拼搭还是合作拼搭,都保证他们在游戏区域内充分用雪花片材料来建构自己的游戏思路。为了保证幼儿游戏的顺利进行,我们也会持续观察、拍照记录、适时提示。但还有一些做得不足的地方,如材料有些单一、没有设定具体的拼搭主题等。在今后的建构区游戏中,我们力求做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珍视幼儿的建构需要。拼搭游戏不仅是一种动手实践的活动,更是幼儿自主参与游戏的一种内心体验,他们需要将游戏灵感由内而外地表达出来,我们也要给予幼儿充分材料支持和经验帮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追随幼儿兴趣设计主题。拼搭游戏是小班幼儿喜闻乐见的,考虑到小班幼儿年龄较小M 直接给出特定主题,幼儿不容易消化。因此我们应当依据幼儿的兴趣,从幼儿在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出发,拼搭一些实物,在此基础上不断触发幼儿的想象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