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幸福,实践助成长--三亚市第一小学四年级劳动实践周

赖玮敏

<h3>6月29日我们迎来了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最后一周是劳动实践周。全校学生都收到以劳动实践为主的周末作业如下:<br>1.学唱一首歌颂中国共产党的歌曲;2.学习做一项家务劳动或者一道美食;3.参加一项体育运动;4.画一幅庆祝“七.一” 的画。下周一回校班主任组织学生在班级内进行展示,优秀作品送到学校参展。第1、2、3项作业完成后,家长拍照发到班级群。</h3> <h3>  家校合一劳动教育课程的建构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对当下劳动教育短板的有效弥补,体现了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学校一直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学生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让学生崇尚、热爱劳动。劳动实践周就是来检验成果的时候了。<br><br></h3> <h3>劳动篇--我是劳动小能手</h3> <h3>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在劳动中锻炼自己感受成功的喜悦,才会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br><br></h3> <h3>首先要教育孩子热爱和尊敬劳动者,让他们认识各行各业劳动的社会价值,并从小立志做个光荣的劳动者。</h3> <h3>孩子们在扫地。</h3> <h3>孩子们在整理衣物</h3> <h3>其次,要教育孩子爱惜劳动果实。要让孩子知道他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是叔叔、阿姨或其他前辈们劳动的结果,因而要珍惜。吃饭不掉饭菜、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爱护图书等等,对家里的各种用品和自己的衣物鞋袜等要爱惜。要让孩子懂得这些物品是经过许多人的劳动才制得的,不能随意浪费。</h3> <h3>最后,要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小就有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的观念和勤劳俭朴的品质。</h3> <h3>当然,劳动不能简单理解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而是务实、做事、操作、实践。而劳动教育的意义,贵在让孩子用身体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塑造品行、磨练意志、懂得感恩,践行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正如著名苏霍姆林斯基说言,“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所以,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都要把劳动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家长要教育孩子从小就学会简单的劳动,用劳动来磨练孩子的意志;学校要教育学生自觉珍惜劳动,懂得劳动的价值,体验劳动的辛苦,珍惜劳动的成果,真正培养劳动创造的意识。</h3> <h3>当然,劳动不能简单理解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而是务实、做事、操作、实践。而劳动教育的意义,贵在让孩子用身体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塑造品行、磨练意志、懂得感恩,践行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正如著名苏霍姆林斯基说言,“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所以,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都要把劳动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家长要教育孩子从小就学会简单的劳动,用劳动来磨练孩子的意志;学校要教育学生自觉珍惜劳动,懂得劳动的价值,体验劳动的辛苦,珍惜劳动的成果,真正培养劳动创造的意识。</h3>

劳动

教育

孩子

实践

珍惜

学生

懂得

学校

源泉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