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炳灵寺掠影

萍凡(恕不微信、闲聊)

<p class="ql-block">  我很多年前去过了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天水的麦积山石窟,近两年得知,距兰州不远的甘肃永靖县西南约40公里处的积石山中,还有一座虽知名度不高,却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石窟—炳灵寺石窟。</p><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造像,时代不同,风格各异,是一处具有多种文化并存又具有独特风格的石窟群。正因此,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炳灵寺石窟有着与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同样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22日,炳灵寺石窟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长安—天山走廊的路线网络)</p> <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炳灵寺石窟,被誉为“中国石窟百科全书”,据说它比敦煌莫高窟还早100多年。</p><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自西秦时期开始修建,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西南约40公里的积石山大寺沟内。前往可走陆路和水路,从兰州出发乘车75公里,到刘家峡大坝换乘快艇,经过54公里浩渺的高原平湖,西拐进峡口过姊妹峰即可到达(水路)。</p> <p class="ql-block">今年6月12日 ,我们慕名由兰州前往炳灵寺石窟参观游览。早晨细雨中乘车3个小时来到永靖县黄河边上的东干码头,乘快艇前往。</p> <p class="ql-block">雨过天晴,碧波荡漾,湖光山色宜人!我们乘坐的快艇飞驰在西北最大的人工淡水湖-炳灵湖上。库容量达57亿立方米的炳灵湖,是修建刘家峡水电站而形成的黄河上游的高原平湖。</p> <p class="ql-block">快艇飞驰过54公里浩渺的高原平湖,西拐进入峡口过姊妹峰,近40分钟后到达炳灵寺景区码头。</p> <p class="ql-block">当快艇停靠码头,登岸回首,独特壮丽的丹霞峰丛景观直朴眼帘,被惊艳到的我们脱口而出“太美啦!”</p><p class="ql-block">这就是炳灵丹霞峰丛(万笏朝天),自然奇观。分布面积约0.63平方千米的紫红色砂砾岩,被切割成基座相连,峰顶分离的丹霞峰丛,矗立于黄河岸边,与河水交相辉映,气势雄伟,状若万笏朝天。</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初名“唐述窟” ,为羌语鬼窟之意,唐朝时期被吐蕃占据后,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称龙兴寺,明代改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p><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始凿于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虽目前交通不便,但在当时却是丝绸之路陇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走进景区,右侧是滔滔黄河,左侧是千峰耸立,形态各异的丹霞石林,景观犹如鬼斧神工!据说早在唐代就被誉为“天下第一胜境”。</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开凿在黄河北岸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上下四层,分部在长约200米,高60米的丹霞峭壁上,历经西秦、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等朝代雕造、营建,现存窟龛183个,共有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900多平方米。</p><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内容丰富,造型生动 ,艺术上乘是甘肃最大、最完整的石窟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 是我国石窟开凿史上比较早期的作品,由于炳灵寺所在积石山山岩的地质结构系细黄沙岩,易于开凿雕造,该地区气候干燥,加之峭壁的高处,崖层往往突出屋檐,对部分窟龛起着遮蔽风雨和日晒的作用,因而许多窟龛造像虽然历经千百年岁月,至今仍得以相当完整的保存着。</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途中壮丽的丹霞景观。</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开凿在黄河左岸的积石山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在陡峭险峻的红砂岩悬壁上,石窟龛群鳞次栉比,栈道凌空,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炳灵寺石窟的石刻造像,时代不同风格各异,不论是西秦的彪悍雄健,还是北魏的秀骨清像,不论是北周的珠圆玉润,还是随唐的丰满夸张,或是宋代的求变写实,都采用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重在传神的传统技艺。</p> <p class="ql-block">第3窟,开凿于唐代,明代重新绘制过。正中间的四坡顶方塔,整个仿木构造初唐模样,是研究唐代建筑的实例。</p> <p class="ql-block">第8窟,隋朝,正壁坛基上原塑一佛二第子二菩萨,现南侧菩萨为唐代重塑。窟内造像与壁画塑绘结合,表现了维摩诘经变中“文殊问疾”的场景,赴会菩萨衣领上绘中亚波斯风格的联珠纹,正壁上方佛项光两侧有回鹘文题记,都是丝绸之路上民族交流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第11窟,唐代,此为晚唐吐蕃控制时期所开窟。壁画中的菩萨头戴宝冠,下着薄纱透体的长裙,双腿线条隐现,透视技法具有吐蕃艺术特征。藻井中所绘飞天,飘带飞扬,身姿舒展,具有唐朝画圣“吴带当风”的艺术风范。</p> <p class="ql-block">第十三龛,唐代,尖拱顶浅龛内石雕一立佛,佛右手下垂作与愿印,左手举于胸前握袈裟一角,其造型特征与敦煌唐代洞窟中大量出现的番禾瑞像如出一辙,是河西瑞像信仰在炳灵寺传播渗透的实例。</p> <p class="ql-block">第64龛,唐仪凤三年,龛内石雕一佛二菩萨二天王,雕凿简洁生动,形神兼备,是炳灵寺最具代表性的唐代佛龛。</p><p class="ql-block">龛上方有唐仪凤三年刑部侍郎张楚金的阴刻碑文,记述了当年唐蕃之间战事及炳灵寺的佛教盛况,是反映当时唐蕃关系的重要史料。</p> <p class="ql-block">第70窟,建造于唐代,明代重塑、重绘。</p><p class="ql-block">最具特色的是中间的八臂十一面观音泥塑,</p><p class="ql-block">各面呈竖式排列,形象由上而下共五层,是明代藏传佛教的典型作品。壁画布局严谨,有坛城图,十八罗汉,经变画等。窟外有“大明万历二十九年”的阴刻题记。</p> <p class="ql-block">第82窟,北周,窟内泥塑一结跏趺坐佛,二侍立菩萨,现存壁画分两层,窟顶和门道露出底层,为北周原作,绘飞天和流云等。表层为明代重绘,正壁上部南侧画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像。</p> <p class="ql-block">第171龛,唐代,开凿于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的弥勒大佛,像高27米,上半身依山石雕,腹部以下为泥塑,是炳灵寺石窟中体量最大具有标志性的佛像,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佛教遗存。</p> <p class="ql-block">中国早期石窟的典范,炳灵寺—169窟。</p><p class="ql-block">在这座弥勒大佛的头顶处,隐藏着炳灵寺最有价值的169窟,石窟内现存佛龛24个,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1963年,当勘察队来到这里时,发现洞窟里的鸟粪已积了一尺多厚,据专家判断至少已有400多年无人到访。</p><p class="ql-block">169窟最不可错过的看点,是中国目前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墨书题记。这幅题记约五百字,结尾署:“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岁在玄枵二月廿四日造”。它也成为中国早期石窟分期断代的标尺,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如今,通往169窟已修了栈道,要上去参观需另付300元。</p> <p class="ql-block">169窟,是炳灵寺石窟中位置最险要,开凿时间最早,内容最丰富的洞窟。开凿于西秦,在距地面60米的陡峭绝壁之中的天然石洞中,规模最大,面积100多平方米,现存佛龛24个,在它北面石壁上有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造像题记,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有确切纪年的最早题记。</p><p class="ql-block">有网友参观后吐露:我们可是走盘山路,斥巨资,爬天梯才能看到这1600多年前的比莫高窟还早100多年的西秦遗宝,西域风格的壁画,被震撼到了!</p><p class="ql-block">(169窟,特窟不能拍照。)</p><p class="ql-block">(下图网片,感谢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由于炳灵寺石窟地处丹霞地貌的峰林地带,奇峰怪石罕见 ,黄河岸边的湖光山色独具魅力,这自然与人文景观并存极为难得!给每一位到访者留下美好记忆。</p> <p class="ql-block">走出炳灵寺下寺区,登上不远的“老君洞”,但见风景独好!黄河岸边的柱状丹霞峰丛,在明媚的阳光下更显其雄奇壮丽,气势非凡!</p> <p class="ql-block">游览炳灵寺石窟,虽没能探访被誉为中国早期石窟的典范—169窟 ,但炳灵寺独具的自然风光与石窟艺术,足以让我兴奋、惊叹,留下美好记忆。</p><p class="ql-block">图片、视频拍摄于2023-6-12</p><p class="ql-block">文字主要摘自景区介绍及相关资料。</p><p class="ql-block"> 感谢分享! 2023-7-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