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什么叫“冬病夏治”</p> <p class="ql-block">所谓“冬病夏治”,是指对一些因阳虚、外感六淫之邪而导致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在夏季阳气旺盛,病情有所缓解时,辨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增强抗病、祛邪能力,以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来临时再发作,或减轻其症状。</p><p class="ql-block">冬病夏治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在夏天的时候治疗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p><p class="ql-block">对于冬天发作或者受凉后经常发作的疾病,在夏天特别是三伏天进行治疗或者增强体质、去除伏邪,从而预防疾病冬季发作,就叫“冬病夏治”,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p> <p class="ql-block"> 艾灸</p><p class="ql-block">冬病夏治的主要是借助天地间的阳气来通经活络,祛除病邪。《扁鹊心书》中有云:“扶阳之法,灼艾第一”,点燃艾草渗透穴位后,调节身体阴阳,提高身体免疫力,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正是这个道理。通过艾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打通经络来调理冬病,简单方便,效果实用,特别是三伏天做艾灸治疗冬病(三伏灸),祛寒的能力更强,更能将冬病夏治的理论贯彻到底。</p> <p class="ql-block">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伏天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亦指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之意。三伏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p> <p class="ql-block">2023年三伏天:</p><p class="ql-block">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10天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 20天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10天。</p> <p class="ql-block">三伏灸作用原理: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药物,可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三伏灸对中医辨证为气虚证、阳虚证以及寒湿证的患者疗效显著。</p><p class="ql-block">具体分为以下几类:1.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腹泻等;3.肌肉骨骼系统疾病: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炎、四肢怕冷等4.妇科疾病:痛经、产后尿失禁、老年性尿失禁、脏器脱垂、慢性盆腔炎等;5.男科疾病:男性不育、阳痿、早泄、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增生等。</p> <p class="ql-block">三伏灸注意事项:1、三伏灸后注意保暖,不要待在空调房,避免打开的毛孔导致寒邪湿邪侵入人体;2、三伏灸前后适量饮水,及时补充水分,避免上火;3、三伏灸后清淡饮食,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之物;4、三伏灸后避免沾冷水,尤其是督灸后当天避免洗澡,以免寒气入体。</p> <p class="ql-block">艾灸可治百病,艾灸贵在坚持。 艾的就是你,艾灸莫迟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联系地址:陕健医铜川康复医院中医科</p><p class="ql-block">联系电话:0919—2801689</p><p class="ql-block"> 1512919006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