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宫——山西王家大院(陕、晋三十天游记)

控江老丁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是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历经明清两朝,前后耗时三百余年建造而成。整个王家大院由五条巷子、六个堡、一条街组成,总面积达二十五万平方米。“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这座"华夏第一民宅″称之民间故宫,规模比故宫还大,堪比故宫的天下第一宅!据说慈禧西逃的时候还住过王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进入王家大院首先看到在大门上方的“寅賔”二字据说是“迎宾”之意——紫气东来,大门是东门,“寅賔”是“恭恭敬敬地,迎接日出”。</p> <p class="ql-block">整个大院主要以高家崖建筑群和红门堡建筑群为代表,两组建筑群东西对峙,一桥相连,是典型的黄土高坡上的城堡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很多影视的拍摄都在王家大院取景,例如:《榆阳秋》、《刀客家族的女人》、《铁梨花》、《吕梁英雄传》、《杀虎口》、《古镇大河》、《沧海桑田一百年》等影视作品。</p> <p class="ql-block">被称作天下第一壁的双面镂空石壁。在中国古建筑中有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那就是照壁,也叫影壁,或叫屏风墙——</p> <p class="ql-block">顺着柱子向下看是宫灯型圆雕柱础石,雕技之精到,让人惊叹。据说解放的时候有人提出用红旗轿车换这个石礅,当时的房子主人都没同意!</p> <p class="ql-block">书院内的楼梯上一只猴子骑马的石雕,寓意“马上封侯”——</p> <p class="ql-block">院内的砖雕、木雕、石雕内容丰富,题材繁多,集中展现了王氏家族独特的家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从后院出来小通道拐角有一幅雕刻精美的“龟鹤延年”图——</p> <p class="ql-block">在书院的门槛是一块刻有花草的厚石,寓意“脚踏实地”,两旁石柱上刻有竹子,寓意“节节向上”,门楣上竹子的枝叶相连,寓意“接连不断”——所以说王家大院为清朝雕刻之集大成者。如此一来,这院落府邸的一瓦一砾更别有洞天。</p> <p class="ql-block">整个院落采用了中国西周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这种建造格局既在一定程度上为主人提供了足够的对外交往的空间,又满足了女眷对于内院隐私安全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在王家大院最有魅力之处还是这里的三雕,即木雕、石雕和砖雕,匠心独运,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砖雕、木雕、石雕题材丰富、技法娴熟,将花鸟鱼虫、山石水舟、典故传说、戏曲人物或雕于砖、或刻于石、或镂于木——,体现了清代建筑装饰的风格,将儒、道、佛思想与传统民俗文化凝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居高临下,王家大院的布局尽收眼底。只见王家大院地势北高南低,房子错落有致的建在山坡上,院子的四周建有长城样式的围墙,将整个大院圈在其中,气势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建筑,有着 “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特征。且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体现了中国古代北方地区民居 “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特点。</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屋顶上类似亭子造型的建筑物其实这是“烟囱”,王家大院大多是窑洞建筑,在每孔窑洞内都设有土炕,尤其在寒冷的冬天,一家人围坐在热炕上,真是热闹!可以注意到炕头处有灶台,所以可以生火取暖,那么生火时的烟从哪里排出?古人的确很聪明,在墙壁上打通了烟道,烟从屋顶的烟囱排走,这热腾腾的烟道又起到了“暖墙”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种兽类造型的烟囱,据说这种兽会吞烟吐雾,当下面窑洞内一生火,烟就会从兽嘴里排出。别有一番景象。</p><p class="ql-block">古人的聪明才智从这小小的细节就能体现出来,所以王家大院称为三雕艺术博物馆的——。</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堪称是明清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数代人耗时三百余年,及全族之力建造而成。整个建筑集官、商、民、儒四位建筑风格于一体,有“王家归来不看院”的美誉——。现存的建筑大多为明代建筑式样,也为研究明代民居建筑布局提供了最真实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交通:太原市建南汽车站乘长途汽车(太原——介休)到介休汽车站下车,再转乘11路公交可直达王家大院。(11路公交20分钟一趟,5元/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