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打造优秀的班级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但管理并非单纯的约束与控制,班级管理不应当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p><p class="ql-block">5月10日,明德云特邀著名班主任工作研究专家、南京第二十七高级中学班主任陈宇老师亲临明德云演播厅现场,作《班级的自主管理怎么做》专题讲座,介绍如何构建“去中心化”的班级管理机制。</p>  对“好的班级管理”的思考  <p class="ql-block">(一)满足心理需求,促进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1.个体健康成长的基本心理需要</p><p class="ql-block">自主需要</p><p class="ql-block">能力需要</p><p class="ql-block">归属需要</p><p class="ql-block">2.班级管理能充分满足学生心理需要</p><p class="ql-block">有一定的自主权</p><p class="ql-block">能做自己喜欢、擅长的工作</p><p class="ql-block">被需要、被接纳</p><p class="ql-block">获得成就感</p><p class="ql-block">3.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班级管理机制</p><p class="ql-block">按照学生的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这三个原则设计班级管理制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二)尊重学生的权利</p><p class="ql-block">任何一个孩子,哪怕是很普通的同学,在班级里面都能参与一些重大事项的研究和决定,那么他们就会获得一种当家作主的感觉,就会满足自己的能力需求、自主需求,以及归属需求。</p><p class="ql-block">(三)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p><p class="ql-block">如果说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是底线,那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就是教师的追求。班主任老师需要有一种教育思维,或者说是一种教育意愿。教师总是要思考,通过一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哪些优良品质。</p><p class="ql-block"><br></p>  班级的自主管理  <p class="ql-block">(一)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p><p class="ql-block">传统的班级管理是以班主任为唯一中心的管理体系。班主任是核心,是高度集权的。如果班级离开班主任,学生就会群龙无首,没有办法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p><p class="ql-block">(二)班级管理“去中心化”的概念</p><p class="ql-block">班级系统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每个学生都可以自治。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连接,相互影响,而班主任对班级的控制最小化。“去中心化”的班级管理是一种开放的、扁平化的、平等的结构。</p><p class="ql-block">1.以小组为中心的管理模式</p><p class="ql-block">建立小组,把大量的工作放在小组内完成,让小组在管理事务上实现自治。</p><p class="ql-block">2.以管理团队为中心</p><p class="ql-block">每个团队设一个联系人,联系人没有指挥其他人的权力,只负责召集、记录等工作。同时班主任可以扩大班委会,由原来的一人一职务改成一个团队共同负责这项职能。</p><p class="ql-block">3.班主任的角色</p><p class="ql-block">班主任是班级的精神领袖,尽量不亲自介入具体的管理事务。</p><p class="ql-block">4.例会制度</p><p class="ql-block">决策部、学习部、纪律部、卫生部每周一次例会(班主任参加、20分钟左右),交流信息、分析情况、查找问题、研究对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