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马《鸟笼》诗作系列及其评论摘要集锦(下)

车走直线

<h3>20. 熊元义:还是废除鸟笼吧<br>台湾诗人非马有一首名为〈鸟笼〉的诗:“打开/鸟笼的/门/让鸟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诗歌研究者杨志学在把握这首诗时指出,如果写成“把自由还给飞鸟”,可以说那并不是诗,而加了一个“笼”字,就化腐朽为神奇,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鸟笼比鸟更不自由。在这个基础上,他提出了“解放鸟笼”的理想,言放走飞鸟,或许首先解放的正是自己。(见《光明日报•文荟副刊》《解放鸟笼》一文)。<br>既然自由也是鸟笼可以享有的,那么,“鸟笼”为什么拒绝这种自由呢?<br>我认为,首先,这是飞鸟和鸟笼的现实关系所决定的。飞鸟和鸟笼的自由是不同的: 飞鸟的自由是挣脱鸟笼的束缚,而鸟笼的自由是禁锢飞鸟。飞鸟有了自由,鸟笼就不自由了;鸟笼有了自由,飞鸟就失去了自由。因此,认为还给鸟笼自由就是还给飞鸟自由,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飞鸟要获得彻底的自由,不应该是解放鸟笼,而是废除鸟笼。<br>其次,这是飞鸟和控制鸟笼的人的现实关系所决定的。鸟笼不过是控制鸟笼的人禁锢飞鸟的工具,真正禁锢飞鸟的不是鸟笼,而是控制鸟笼的人。如果只是“解放鸟笼”,就很不彻底。因为解放一种禁锢飞鸟的“牢笼”,还会有其他禁锢飞鸟的“牢笼”产生。因此,鸟笼是不能完全承担控制鸟笼的人的罪过的。而在现实生活中,飞鸟与控制鸟笼的人是不平等的,在禁锢中的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是人的自我异化。但有产阶级在这种自我异化中感到自己是被满足的和被巩固的,它把这种异化看作自身强大的证明,并在这种异化中获得人的生存的外现。而无产阶级在这种异化中则感到自己是被毁灭的,并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无力和非人的生存的现实。”即使同是人的自我异化,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感受是相反的。因此,无产阶级追求解放,而有产阶级则反对解放。飞鸟与鸟笼丶被囚禁者与囚禁别人者丶被束缚者与束缚他人者丶为人管制与管制者丶受人监视与监视者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平等的,感受是不同的。而还自由给鸟笼与囚禁别人者,不过是助纣为虐而已。<br>我想,提倡“解放鸟笼”者不是不清楚这样的现实状况,即“解放鸟笼”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幻。他们之所以提出“解放鸟笼”,是因为站在“鸟笼”的立场上而没看到“飞鸟”的抗争。还是把立足点移过来吧,和飞鸟一起,丢掉幻想,废除鸟笼,争取彻底的自由。<br> <br>21. 怀鹰:评非马的〈鸟笼〉<br>诗有时可遇不可求,尤其是一首绝妙的短诗。短诗不易写,它可以说是一种冒险,如果内涵不足,或语言不够丰韵,很可能成为一首徒具外形而缺乏血肉之作。<br>非马的〈鸟笼〉之所以引起读者和评家的关注,我想,在於诗人谋篇布局的特殊性和诗歌语言的精粹。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一些看法:<br>诗题为〈鸟笼〉,显见诗人的立意。鸟笼是静物,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囚困鸟类的空间,这空间非常的狭小,但一些鸟类由於长期失去自由,又习惯了这空间的环境,便自然而然的接受。关在鸟笼里的鸟儿渴望蓝天的翱翔吗?关得久了,它们的翅膀渐渐硬化,也许再也没有蓝色和绿色的记忆。<br>诗人说:“打开/鸟笼的/门/让鸟飞”,由谁来打开那囚禁之门?诗人也许是一名旁观者,不是鸟笼的主人,他只是呼吁人们——把鸟笼的门打开吧,让鸟儿恢复自由,回到大自然去。<br>鸟笼的门是不是开了?开了以后,鸟儿是不是能振翅高飞?<br>这个画面我们是看不到的。<br>“走”——那其实是诗人内心的呼唤。为什么不用“飞”?看来,鸟儿已无法再飞翔,只能用“走”的姿态走出鸟笼,即使笼门已开,鸟儿能回复本性吗?<br>诗人的眼光不在鸟儿,鸟儿“走”了之后,鸟笼便空了下来。鸟笼还是鸟笼,究竟谁获得自由呢?这自由其实是虚空的,它正等待另一只鸟儿,它永远都不自由,只要它是鸟笼。它的不自由,就是鸟儿的不自由,还鸟笼自由,就是还鸟儿自由,所以它是一语双关的。诗歌语言的精粹和跳跃性,有时并不那么容易理解,但一旦靠近它,便有一种微醺的感觉,这是诗的品味和内涵。我认为非马的这首诗,具有这种令人陶醉的魅力。<br> <br>22. 王坚:谈鸟笼( 风城诗社,2017.3.1)<br>祝贺非马的诗《鸟笼》、《醉汉》入选《中国新诗300首》。 <br>打开鸟笼的门,让鸟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 <br>先从内容上分析诗。 <br>通常理解,鸟从笼中飞走,回归自然,恢复自由,这是从鸟的立场来看问题。诗人借物抒情,比较容易的是将与人类似的其他动物比喻为人,鸟的飞翔,就经常被比喻为人争取自由,高尔基散文诗《海燕之歌》,就是用鸟的奋力飞翔比喻人在争取自由。 <br>将无生命的物体,赋予生命,是诗的更高的境界,比如蜡柜成灰泪始干,将蜡烛的燃烧比喻为人的辛勤奉献。《鸟笼》诗里,将鸟笼看作为活生生的主体。从鸟笼的角度来看鸟飞走,描述鸟飞走这一事件,给鸟笼带来的自由。 <br>与人们的自身经历建立联系的话,可以是家长,通常将孩子的离家比喻为鸟飞走。将孩子离去的家比喻为空巢,的确普遍反映,鸟一飞走,鸟巢就更自由了。还有经济领域,腾笼换鸟,驱赶落后产业。赶走鸟后,鸟笼就更自由了。 <br>上面是从诗的内容上,对诗进行了解释。下面来解释,这样的内容,其美学价值在何处? <br>价值来自于稀缺性,而稀缺性,是用阻力来度量的,需要克服的阻力越大,越稀缺。 <br>将鸟比喻为人的话,叙述鸟争取自由的话,需要克服的思维阻力较小,美学价值就比较低。将鸟笼比喻为人的话,叙述鸟笼争取自由的话,需要克服的思维阻力较大,美学价值就比较高。 <br>上面从内容上,分析诗的美学价值。接下来从形式上,分析诗的美学价值。 <br>“打开鸟笼的门,让鸟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这样一句话,本来阅读起来十分流畅,没有阻力。但是在诗里,将这短短的一句话,分成三个段落,九个句子,这样就极大地增加了阅读阻力,人们明显地要花更多的时间来阅读。这样,也是通过在诗形式上的变化,来增加阅读阻力,通过增加阻力来提升稀缺性,通过提升稀缺性,来增加诗的美学价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