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做好事当成一种习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沐恩

<p class="ql-block">最近孩子们放假了,想着这段时间让两个孩子去菜市场买菜。这两天他们买菜回来说连续两天做了两件好事:</p><p class="ql-block">第一天,看见一位女大学生的样子,跪在一张求助信上。两个孩子走近一看,看见求助信上面写的是他父亲生病了,没钱医治,女儿没办法,只能出此下策,想着筹钱给父亲治病。</p><p class="ql-block">两个孩子说看见这一幕第一反应就是这女孩太有孝心了。</p><p class="ql-block">于是姐姐在微信上扫了100元给那女大学生,弟弟也在仅剩160元的饭卡中上扫出10元布施出来。姐弟倆高高兴兴地跑回家,跟我分享了这份助人为乐的喜悦。</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姐弟又出去买菜,在另一条街上看到一位大叔,不顾旁人眼光在寒风凛冽的早晨就那样一直跪着,一动不动。</p><p class="ql-block">很多人路过大叔旁边,都停下脚步,阅读大叔的求助信息,并仔细打量他这个人,不过暂时还没有人给他钱,可能大家也想把情况了解清楚吧。</p><p class="ql-block">姐弟倆又拿出手机,姐姐扫了100元,弟弟这次扫了10元。</p><p class="ql-block">这个家庭应该已经倾家荡产,想遍所有办法了吧,不然又有谁会不顾男人的尊严?</p><p class="ql-block">孩子们跟我说,他们看到是一个伟岸的父亲身上的责任感,令人敬佩,这重重的责任感和满满的父爱压在他宽大的臂膀上,弯了腰,驼了背。真心希望他们可以度过难关,过上承欢膝下柴米油盐的普通日子。</p><p class="ql-block">因为这几年诈骗犯罪分子比较多,大家总怕再遇到“骗子”,不敢乱帮,导致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也没人敢帮。</p><p class="ql-block">然而,骗子只是极个别的现象,帮助陌生人可以培养爱心,让人能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帮陌生人还能让人变的勇敢,增强交际能力,学会与人相处。 能培养人对环境和不同人的观察,增强他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观察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但行好事事,莫问前程</p><p class="ql-block">前段时间女儿还跟我说一件事:女儿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位老人坐在路边,衣衫褴褛,还赤着,好像摔过一跤的样子脚。女儿走到老人身边停了下来,问道:大叔您需要帮忙吗?用不用我帮您联系家里人什么的?……</p><p class="ql-block">大叔推辞了,女儿说她看大叔有点可怜,拿出身上的零花钱给大叔。大叔接过钱塞进自己的裤兜里,没有半点谢意。</p><p class="ql-block">女儿说看到大叔这样刚开始心确实一阵凉,但马上转念想想:我做我该做的事,对方怎样就不用多管。</p><p class="ql-block">是阿!有句话说得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p><p class="ql-block">给别人行方便,自己真的会得到方便吗?如果本人乐于济助他人,自己会得到一定的报偿吗?</p><p class="ql-block">先举第一个例子:一个乡下人进城经商,在一条街上开了家店铺。刚来不久,他就发现这条街不仅生意不好,而且路面坑坑洼洼,到处是残砖乱石。乡下人觉得奇怪,就向相邻的商家请教。相邻的商家告诉他,路不好走,经过的人或车辆就会慢下来,人们走进店铺的几率就会增加,这样才能增加商机。</p><p class="ql-block">乡下人对这种逻辑很不以为然,他不听周围人的劝阻,坚决搬走路上的砖石,并找人将路面修平。从此,这条街人车畅流,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商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增。众人疑惑不解地问乡下人:路通畅了,人们驻足停留的机会少了,何以商机反倒增多了呢?乡下人答道:路不好,人们多绕道而行。经过的人少了,商机又怎能多?</p><p class="ql-block">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是一帆风顺,不会遇到什么困难,需要寻求帮助的时候。在面对别人需求帮助时候,又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可以伸出援助之手。</p><p class="ql-block">“山不拒细壤,才能成其高”“海不拒涓流,才能成其大”!做好事可大可小,这种做好事的精神,始终不可懈怠,尤其是不被人们注目的小事、不被人理解的好事,一样要坚持不懈地做好。</p><p class="ql-block">多做小事,多做好事,好事做多了,就会习以为常,就会形成习惯,久而久之,便会成为本能!本能形成了,就会不计得失,就会持之以恒,就会积小善而成大德,行多善而致功成!</p> <p class="ql-block">本文首发公众号:娑婆浮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