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军部总机班有十几个女兵,她们宿舍前面有一座小桥,我们去军部礼堂看电影、开大会、出大操时都要从那路过。</p><p class="ql-block"> 每每经过时,禁不住的要往女兵宿舍方向看看。不为什么,就是看看。具体想看到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总是觉得那一排小平房里藏着什么?也许这就是青春的懵懂吧。其实那里还真的藏匿着东西,藏着青春的秘密,藏着每一个女兵心中的憧憬,藏着哪个年代许诺给祖国的志向!</p><p class="ql-block"> 小桥旁边的宿舍里住着和我们一样又不一样的女兵。那个年代女孩子能当兵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那怕你是高干子女,也并非每个女孩都能如愿以偿成为让人艳羡的军人。所以军队中的女兵,特别是我们这种作战部队中,大多数女兵的家庭背景都和部队有着深深的渊源。不用问,她们一说话你就能听出来,这种发音方法一定是在部队家属区或者是某某军区大院生活过。特有的腔调,既是普通话,又有一点点地域和长辈传染的语言特点。</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们这些个大头兵,正是青春蓬勃的年纪,什么都不懂,又装模作样的似乎什么都明白。现在流行的称呼,管我们的那个年代叫芳华岁月。其实除了年青,除了满脑子的幻想,除了一身使不完的傻力气,什么都没有。只有一样是富裕的,那就是——能吃!记得司务长说过,开饭了,菜不好吃不要紧,就怕饭不够。吃了一半没饭了,完蛋!前面吃的全白瞎了,又得做了重吃一遍!</p><p class="ql-block"> 我当兵时岁数小了点,刚满了十四周岁。就是个还没经过事的毛头小子。亏的有好些个老兵哥哥,像待见自己弟弟似的呵护着。见天的指着你,让你学好!后来渐渐的成了个大小伙子,该懂的、该明白的也让部队教会了。哪些个七荤八素的故事也没少听,青春期的教育就这么在部队这个大家庭里完成了。许多年以后和当过兵的发小们聊天,说起我们营有女兵时,发小瞪直了眼睛告诉我:他在海岛当了四年兵,看老母猪都是双眼皮的!这个还真的不假,大型哺乳动物都是双眼皮。</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男兵、女兵之间都挺封建。不知道她们和不和本连队的战友们说笑,反正我们除了要电话时能说上几句,其他时间想聊几句,你得有机会呀,还有人家得爱搭理你才行。她们天天值勤上下岗,都要从我们连队前的那条小路上经过,看着她们排着队从你面前走过,说不上是雄赳赳、气昂昂,但军人的步伐还是走的迎风玉立、整整齐齐。虽然军装宽大了一点,但依然有着女孩子们优雅的曲线和轻盈的步态。前年我给女兵们写过一首散文诗,诗里写了这样几句话:</p><p class="ql-block">你们上岗的途中,</p><p class="ql-block">和我们在操场旁路遇,</p><p class="ql-block">列队的士兵,</p><p class="ql-block">不用口令,</p><p class="ql-block">齐刷刷“向右看齐”。</p><p class="ql-block">你们习惯着接受,</p><p class="ql-block">整连整排士兵的注目礼!</p><p class="ql-block"> 我把这首诗也给了其他部队的女兵看,她们告诉我,你写的这一段最出彩也最真实!</p><p class="ql-block"> 青春给了部队,部队养育了我生命中最为精彩的那段时日。回味起那段充沛着许许多多过剩的精力和漫无边际的幻想时,常为当时的无知羞愧,也为当时的无奈感叹,但无悔的青春,会永远陪伴着我的生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