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风的美篇

雨风

<p class="ql-block"> 喝 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朋友常常问我,你是什时候开始喝茶的。这话似乎听起来有几分耳熟,类似生活中时常有人问你:什么时间参加革命的,什么时间参加工作的,什么时间当兵的一样,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喝茶也开始讲究资历了。如果没喝上三五年茶,没品过几种香茗,都算不上喝茶。我真不好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我是喝水长大的,小时候基本上都喝生水,喝凉白开的时候少之又少。到了记事的年龄,也就是八九岁吧,那时家里条件也不好,父亲不抽烟不喝酒,只是偶尔喝点茶,沏茶也没什么讲究,就是一个搪瓷缸,根本就没有见过什么紫沙壶、盖碗、茶盏……这类的茶具。有些茶具到了20世纪末我才见过两三件,后来看了陆羽撰写的《茶经》才知道茶具有二十四件。</p><p class="ql-block"> 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人家都是用搪瓷茶缸沏茶,那时茶缸越大越好,茶缸上的茶垢越多越显得厚重,就像百年老树的年轮,彰显自己喝茶的资历。小时候我在外面玩累了,回到家里赶上父亲喝茶,我也凑上去喝上两口,喝到嘴里有一点苦,也有一点清香,说不好是一股什么味道,也谈不上什么好喝不好喝,爱喝不爱喝,只是为了解渴。</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喝茶在唐代以前主要在长江以南的产茶区域,北方人多习惯饮酒,对略带苦味的茶实难接受。盛唐之后喝茶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到了北宋年间,汴京闹市及居民集中地,茶馆茶坊随处可见,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中“十千脚店”对门的铺子门口,那把遮阳伞上悬“饮子”的幌子;“孙羊正店”斜对面“久住王员外家”那把遮阳伞悬挂“香饮子”的幌子,作品中描绘茶馆、茶肆的烟火气息。这些茶馆有的是专门服务于公人的,有的是专门服务于商人的,有的是服务于市民休闲的,鳞次栉比,茶馆从早开到晚全天营业,于是东京(今开封)西京(今洛阳)南京(今商丘)北京(今邯郸)通都大邑茶肆也逐渐开张。北方人慢慢地开始学着喝茶,有人做起了贩茶售茶的生意。长春的老字号茶庄一一东发合,就是河北人胡子文在1914年开办的。</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长春只有少数副食品店零星卖花茶,卖茶的专业店只有一家,就是位于四马路路口的东发合茶庄。茶庄的房间不是大,柜台后面的货架上摆放着盛茶的罐子,装着不同等级的茶叶,地上摆放着几口大陶瓷缸,也盛满了茶叶。无论是缸还是罐看上去光洁致密,图案生动,造型也很精美,店堂内茶香四溢,沁人心脾。至于茶壶、茶盏、茶台一类的茶具根本见不到。茶叶的包装也很简单,用一张发黄的草纸将茶包好,再用纸绳捆扎成十字,方法既简单又实用。我家距离东发合茶庄有六七站的路。公交车票大概一张要7分钱,为了省下这几分票钱,我每次随父亲买茶,都是走着去走着回从不乘车。</p> <p class="ql-block">  参加工作后我也偶而喝茶,日久天长渐渐地养成了喝茶的习惯,那时只喝点花茶,偶而也喝点绿茶,也没有什么讲究有茶喝就行,也不知道还有其他种类的茶,对茶的了解就是一个白丁。</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70年喝过一次龙井,茶是大姐夫出差去杭州买给父亲的,喝龙井我算是沾了父亲的光。今天仍然依稀记得,龙井茶是一叶一芽,茶型扁扁的,颜色为豆瓣黄,泡在玻璃杯里,茶一根一根的直立不倒,上下浮动,茶色很淡,入口香浓。相传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上龙井,赐井龙茶为“御茶”,亲封十八棵茶树为御茶,龙井茶此后走上圣坛,我从没想过有一天也能像乾隆爷一样喝一回“龙井”。</p><p class="ql-block"> 20世纪末90年代,我出差去南方才知道,安徽有黄山毛峰、毛尖、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湖南有君山银针,江苏有碧螺春,河南有信阳毛尖,四川有竹叶青,贵州有都匀毛尖…… 绿茶种类繁多,大多生长于华南地区。当时,由于条件所限我只能是看看,很多茶都没喝过。</p><p class="ql-block"> 1994年去潮汕地区,走在潮州、汕头的街上,茶馆随处可见,喝喝茶,歇歇脚,聊聊天非常方便。南方人谈生意都在茶馆,而北方人谈生意常常在酒桌上,南北方截然不同。走进潮汕我也入乡随俗,随朋友到茶馆喝茶叙旧,聊天谈业务,见过潮汕地区沏茶、品茶的全过程,主人给你沏茶时,一边操作,一边讲茶道,什么高冲低筛、淋罐(茶壶)利沫、烧盅热罐、烫罐洗杯,口中不停地念叨着,斟茶时他会告诉你什么叫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什么叫鉴赏汤色、品啜甘霖。主人一板一眼、有模有样地做给你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据史书记截潮汕地区的茶文化起源于宋代,兴于明清,工夫茶历史悠久,当年在漳州、泉州、潮州、汕头普遍盛行喝工夫茶。家家户户都备有茶具,一是冲罐(茶壶),也叫苏罐,冲罐还要分小、浅、齐、老,也就是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之分。二是茶杯,茶杯分,小、浅、薄、白四种,杯如纸薄,色白如玉。三是茶洗,形状像大碗,还有水瓶、茶盘、茶垫……时间太久了我已经记不得了。潮汕人的生活有滋有味,民间早有食在广州,味在潮汕一说。吃肠粉、牛肉丸子……喝凤凰单丛、铁观音,从早到晚都要喝上几道茶。时至今日移居海外的潮汕人,喝茶时仍然保持着潮汕人独有的沏泡技艺和巡茶艺术。</p> <p class="ql-block">  我对茶的感悟应该说,原于在出版社工作期间,当时,出版社根据读者的需求,出版了《中华茶文化》《茶道》《武夷山岩茶》等有关茶文化的图书。从选题策划到编辑、印制、图书发行,我都参于其中。对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的认知,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2006年我随吉林展团参加深圳文博会,当时,吉林展台的对面就是福建展团,福建展台上摆放的乌龙茶,林林总总,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展会期间一有空闲,我就过去蹭茶喝,几天下来乌龙系列的岩茶,我基本上都品过,算是我参会的意外收获吧。闭馆的那天我还选购了几种没有喝过的岩茶。</p><p class="ql-block"> 近二三十年人们喝茶不断地变化,喝乌龙茶,喝普洱茶、喝白茶,各领风骚三五年。茶的商业化远大于茶文化。为了推销普洱茶,2007年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媒体铺天盖地地宣传,普洱茶有降血脂、减肥的功效,市面上买普洱存普洱之风兴起,人们纷纷储存普洱茶,笃信普洱茶储存的年头越久越好,价值越高。一时间普洱茶的价格飙升,一块十几年的普洱茶饼,要卖到千八百元动辄上万,大有一两普洱一两金的势头,但好景不长闹闹哄哄地过几年,就悄无声息地谢幕了。新冠疫情爆发后,人们又开炒白茶,说什么白茶有防疫新冠的作用,毫无原则扩大白茶的功效。古人云:“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百草是药,茶是百药之解药。其实无论那一种茶,都具有一定的药物功能,它的化学成分基本上是一样的,但它是茶不是药。</p><p class="ql-block"> 中国是茶的故乡,东起台湾岛西至西藏易贡,南起海南岛北至山东荣城,有21个省市967个县生产茶叶。 我认为无论绿茶还是红茶、白茶还是黑茶,都是各具特色,相互间没有什么可比性,也没有绝对性。北京人喜欢喝花茶,江浙人喜欢喝绿茶,云南人喜欢喝普洱茶,福建人喜欢喝乌龙茶……这些生活习性除了地域性外,还有着历史、文化、民俗的传承,人们喝茶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往往都会认定自家产的茶就是最好的。</p> <p class="ql-block">  现在人们生活好,生活的品位越来越高,喝茶越来越讲究,到茶馆喝茶,冲、洗、泡仪式感越来越浓,更有甚者投茶前还要称一下茶的克重,严格把握投茶的分量。我喝茶比较随意,对茶具也没什么讲究,大碗小碗,茶杯茶盏均可,从不挑剔。对茶道礼仪也不太懂。我去过四川,见过那种露天的茶铺子,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十多把躺椅,大大的老虎灶,几个灶眼,五六把大铁壶,在灶上咕嘟咕嘟溢着沸水。伙计在摊位之间来回穿行,时不时地为茶客续水。在这里喝茶的人老人居多,他们带上自己喜欢喝的茶叶和茶食,只是向铺子里付点水费,也可以选购铺子里茶沏上一壶,一壶茶也不贵,人们都能消费得起,茶客们坐在一起边喝茶边摆龙门阵,铺子里的自由度和空间大得很,上世纪70年代我在成都文殊院,彭镇观音阁(百年茶铺子)就见过。今天成都现代化步子虽然迈得很快,但在有些巷子里仍然可看到茶铺子,在这种茶铺子喝茶,比较舒心、安逸,而且最接地气,去四川老茶铺子喝茶,一直都是我心驰神往的。萌此念者,不知几多。</p><p class="ql-block"> 注:图片来自网络 </p><p class="ql-block"> 雨 风</p><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21日 立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