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5></h5><h5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邯郸市仁合(人和)高级中学是在丛台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由国有企业投资,区教体局统筹管理的一所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的智慧化全封闭寄宿制优质高级中学。</span></h5> <h5>以精英的精细化管理为保障,以“6+1”高效课堂教学为基础,以智慧课堂为特色,再融入北京十一学校课程理念,建构学校的定位发展体系。学校坚持走优先发展和内涵式发展的品牌之路,确立教育品牌发展战略目标。学校立足师生的主动发展,培养具有21世纪核心素养、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创新型人才,打造引领未来学校发展的现代化教育品牌。</h5> <h5></h5><h1><b>一、学校概况</b></h1><h5><br></h5> <h5>学校地处滏河北大街与北仓路交叉口,分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余亩,建筑面积7万㎡,配有教学区、活动区、办公区、生活区及综合功能区,设施设备先进。教学楼、师生公寓、餐厅、操场、网球馆、游泳馆等各功能室及教育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是一所集标准化、现代化、园林化、人文化的校园。</h5> <h1><b>二、核心文化</b></h1> <h5>没有好的成绩,赢不了目前的高考,只有好的成绩,赢不了人生未来的大考。既要赢得眼前的中考高考,又能赢得未来的人生大考。仁合(人和)高级中学发展的立足点是让孩子既赢得当下,又赢得未来!<br><div>学校秉承“根植中华,面向世界,赢得未来”的办学宗旨,践行“五育并举、六爱塑魂、五化齐飞、六学启智”的办学理念,恪守“立德守正,正通人和”的校训,牢记立德树人初心,培养志向高远、视野开阔、德才兼备、成绩优异的卓越人才。把学校打造成有情怀有温度的家园;有素养有质量的学园;有特长有特色的乐园。<br></div></h5> <b>育人目标</b><br> <h5>志向高远、视野开阔、德才兼备、成绩优异的适应世界发展的复合型人才。</h5> <b>办学目标(愿景)</b> <h5>立德树人,建设引领未来教育发展的“三园”学校。<br>(师生有情怀、学校有温度的家园;师生有素养、学校有质量的学园;师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乐园)。<br></h5> <h5>校训:立德守正 正通人和</h5> <h5>校风:步步踏实 人人出彩</h5> <h5>教风:春晖润心 业精启智</h5> <h5></h5><h5></h5><h5></h5><h5>学风:品尚雅正 惜时专注</h5> <h1><b>三、高质量的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b></h1> <h5>学校成立由知名校长、特级教师、高级学校运营管理者为核心的高站位领导管理团队,对接融合精英和北京十一等优秀学校的教育资源、学习理念,优化办学模式、创新管理方法、提升管理能力。</h5> <h5>校 长:河北省优秀校长,正高级教师<br>教学校长: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省名师。<br>德育校长: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省师德标兵。</h5> <h5>招聘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建过硬的教师队伍,所有入职老师均需接受省级名师科研团队一对一培训,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推进《教师阶梯发展规划》落实,按需组织专题培训,创造条件建立一批名师工作室,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超、理论水平超前、年龄结构合理、发展后劲强大的教师团队,达到骨干教师引领,专业教师提升的梯度式发展模式。</h5> <h5>学校从全国范围招聘了各学科带头人,形成了由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省名师、省市级学科带头人等优秀人才引领教学的团队架构。教师团队业务精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既有经验丰富的老专家教师,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骨干教师,也有师范专业的优秀青年毕业生。其中,正高级教师4名,河北省特级教师5名,高级教师15名,省市骨干教师20名,优秀毕业生若干名,为学生成绩提升与全面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h5> <h1><b>四、建章立制为学校健康发展夯实基础</b></h1> <b>精细管理 高效执行</b> <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15px;">建立规范管理目标化、目标管理过程化、过程管理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考核制度化、调研经常化、结果公开化机制。全程跟踪管理服务,按时间顺序和节点精心设计点对点全闭环管理流程。校长伴课,低重心运行;教师伴学,全天候辅导;班主任伴读,跟踪式管理;宿管老师伴寝,全程式服务。做到每一个步骤都精心,每一个环节都精细,每一项工作都精品,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span><br></div> <b>全员精心 全程用心</b> <h5>学校所有的班主任老师、督导人员、指导教师、值班人员都必须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精心服务学生和家长。学校以精品做品质监管,认认真真做事,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于点滴处提升服务品质与效率。学校从学生踏进校园的第一步开始就定岗、定人、定责,全程跟踪各项管理服务,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为教师提供舒心的工作生活服务。教师在教学中悉心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心贴心的交流,使学生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于细节之处,彰显完美,丰富完善服务体系,让精品服务成为校园一道亮丽风景线。</h5> <h3><b>构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管理机制</b></h3> <b>制度机制</b><br><h5>包括战略管理即学校三到五年的发展规划;目标管理即学校学年学期工作计划;任务管理即月计划、周计划;效率管理即每天每时、工作学习安排。</h5> <b>评价机制</b><br><h5>努力实现两个构建,系统构建学校的文化系统,系统构建师生成长的人文环境和制度环境。</h5> <h5><b>激励机制</b><br><div>努力实现两个转向,由控制转向影响、激励和服务,由行为规范转向行为自觉、责任自觉。<br></div></h5> <b>落实机制</b><br><h5>为保证学校师生实现高效的工作和学习,按时间顺序和节点精心设计点对点的全闭环无缝隙管理流程,要责任上有强度,为责任荣誉而工作,要到岗更要到位,让无借口执行成为一种习惯,让主动发展成为一种品质。</h5> <h1><b>五、以数字教学赋能的高效智慧课堂</b><br></h1> <h5>学校持之以恒,深耕课堂改革,全力打造“6+1”高效课堂模式,即精彩导学、定向自学、合作研学、展示激学、精讲领学、反馈验学和限时练习,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改革;做到当堂检测,堂堂清;实验操作,情境中;精准帮扶,保提升;海量阅读,增技能。扎实推进项目化学习,探索深度学习路径。 落实“三备两研”集备制度;实施导学案一体化教学,做到每堂必“用、收、改、评、纠”;重视“限时检考”,坚持“作业考试化——当天有课、当天考试、批改反馈”;突出过程性质量管理,每周公示教学常规考核;每学期举办多轮次“高效课堂”教学大赛,使高效课堂常态化;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加强高考考试研究,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h5> <h5>从高一起,全学科的特级教师、学科名师、骨干教师围绕核心素养,面向新高考,设计课程内容。运用“6+1”的课堂模式,以5G技术做支撑,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学情,实现课前推送前测,诊断学生学情;课中多维互动,提高课堂效率;课后分层资源,为学生推送个性化作业和针对性训练,实现高效精准学习,促进多层发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立体交互式”智慧教学模式。</h5> <h1><b>六、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b></h1> <h5> 着眼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学校顶层设计、专家引领、全员参与;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强化国家课程的实施与拓展延伸,强化学科活动设计,强化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打造一两门特色课程,拥有一项体育或音乐爱好和特长。<br><br> 多层次多种类设置30多门课程超市,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与选择权,通过丰富、多元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得到针对性地培养和个性化发展。学校开设的课程类别囊括德智体美劳五方面,为学生提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拓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空间,助力学生多元发展。<br></h5> <h5> 鲲鹏展翅,志在千里。学校将坚持和发扬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团结奋进的合作精神,为打造引领未来教育发展的“三园”学校贡献仁合的智慧和力量。</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