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背崩乡是墨脱县的一个边境乡,乡政府驻地的背崩村距县城约30公里,海拔高度仅700多米,接近被印度控制的我藏南地区。背崩乡户籍人口约2500,基本上是农业人口,主要种植业有水稻、茶叶和黄瓜、韭菜、柠檬等作物;其居民主要是门巴族、珞巴族,也有藏族、汉族;其总面积3750平方公里,比沿海地区很多县都大。</p><p class="ql-block"> 著名的墨脱解放大桥就在背崩乡。</p> <p class="ql-block"> 由县城墨脱镇沿着雅鲁藏布江峡谷南行,道路狭窄,路面还好,很多路段限速 10公里/时,走得很悠闲自在;由于路上汽车较少,没看到有摄像头,所以连货车都超速。路边草木茂盛,远处山峦起伏,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满目苍翠,我简直不敢相信这里就是西藏,恍如置身于西双版纳的雨林之中!</p><p class="ql-block"> 在一开阔处,我们停车走到江边,看着雅鲁藏布江奔腾南去,我脱口而出朗诵起李太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沿着主干道,经过几个村子,就到了墨脱解放大桥。</p><p class="ql-block"> 解放大桥是墨脱县富有革命传统、见证半个多世纪以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建筑。我们现在看到的墨脱解放大桥,是第二、第三代大桥。第一代钢索桥是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之后,主要由驻地部队建设的。建桥材料是官兵们用双肩扛、用骡马拉,翻越海拔约4500米的多雄拉山,穿过旱蚂蝗、毒蛇、毒蚊子猖獗的原始森林,历经千难万险而搬运进来的;比如运送主钢绳,是由精心挑选的75名战士排成“长蛇”同时行进,耗时三个多月!在没有基建机械的情况下,官兵们想尽各种办法,比如用迫击炮将麻绳带到对岸,然后再用麻绳分别将一条条钢索慢慢拉到对岸,经过约一年奋战,终于在1964年国庆节建成第一代解放大桥。第二代解放大桥是在第一代大桥被洪水与泥石流冲毁后重修的,现在已封闭禁行。第三代解放大桥是2016年新建的现代钢结构大桥,是新开通的派墨公路的重要节点。</p> <p class="ql-block">此图片选自网上,致谢作者!</p> <p class="ql-block"> 解放大桥建成之前当地人过雅鲁藏布江,是划牛皮筏子或走藤条笼子,水大流急,非常危险。从1964年第一代解放大桥建成,到2013年波密县城至墨脱的扎墨公路通车,近50年间,这里一直是货物进出墨脱的最主要通道。新解放大桥的修建与派墨公路的开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从解放大桥再向南走,是通往仍被印度控制的我国藏南地区。因为大桥处于边防敏感地带,建成后一直有解放军守卫,上桥需要边防证并接受检查,不允许拍照。站在大桥上,远望山峦起伏,原始森林茂密,满目苍翠,俯瞰江水奔腾,发源于多雄拉雪山的白马西日河汇入雅鲁藏布江后,其碧绿的河水很快就被“同化”为黄色。</p> <p class="ql-block"> 回想大桥修建的艰难、三代大桥近六十年的重大贡献,想到我富饶秀美的广大藏南地区仍被印度侵占,我衷心祈盼民族富裕、国家强盛,雪刷国耻、收复失地,真正实现中华复兴。于是凑成《七律•墨脱解放大桥感怀(新韵)》:</p><p class="ql-block"> 衔命架桥万事难,官兵运料靠双肩。</p><p class="ql-block"> 多雄拉险寒冰履,雅鲁江宽铁索悬。</p><p class="ql-block"> 三代横江扛重任,六旬接力谱新篇。</p><p class="ql-block"> 复兴圆梦承传统,雪耻犹须看藏南。</p> <p class="ql-block"> 过了解放大桥,我们沿着江边继续前行,路越来越窄、路面越来越烂,一直到了禁止通行处,哨兵很有礼貌地告知“前面不远就是印控区了”,于是我们跟哨兵道别、折返。虽未能“行到水穷处”,却也是“胜事空自知”。看到江边有一个犹如仙境的小村庄,我们便进入探访。</p><p class="ql-block"> 进村小路被雨水冲刷得“沟沟壑壑”,村庄前面是低矮的老木板房,房顶颜色鲜艳,在绿色与烟雾环绕中,拍照倒是很好看。高处是政府扶贫、统一规划、建设整齐的平顶混泥土房子,跟内地农村几乎一样,只是多了一点民族特色的装饰。一个很热情健谈的“老乡”自我介绍是重庆人,参与了村子里新房子的规划建设,带我们参观讲解,非常感谢他。</p> <p class="ql-block"> 虽然只是走马观花式探访背崩乡,但已经令我感触颇深,以两首《七绝•墨脱背崩乡行吟(新韵)》记之:</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幽长小径过蕉林,绿草齐腰柚树荫。</p><p class="ql-block"> 疑是梦中回故里,分明入耳异乡音。</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峰峦起伏田园秀,江水南流不复回。</p><p class="ql-block"> 大美河山常抱恨,同胞被困几时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