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六月的骄阳,六月的蝉鸣,带着夏的热切和期盼。2023年6月29日至6月30日,北京师范大学项目组的专家导师深入到靖远县指导黄廷方名师工作室培养对象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为扩大受益面,小学数学工作室和县小学数学学科基地进行教研联动。</p> <p class="ql-block"> 活动共分为三大环节:课例展示;导师带领评课议课、点评指导;专家专题讲座。活动在小学数学工作室主持人安清澍校长的主持下拉开了序幕。</p> <p class="ql-block"> 同课异构展风采 </p><p class="ql-block"> 异彩纷呈显匠心</p> <p class="ql-block">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同课异构的魅力所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构想。</p><p class="ql-block"> 29日上午,工作室成员张鸿老师和基地成员张雪萍老师,共同执教了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这一课。下午,学科基地成员王芸芸老师和工作室成员雷世娴老师共同执教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四位老师以深度学习理念为指导,注重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数学观念和方法解决问题,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中演绎精彩。</p> <p class="ql-block"> 张鸿老师精准把握课标要求,渗透大单元整体教学理念。首先,张老师创设“你的好朋友是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体会“相互依存”的关系后揭示课题。</p><p class="ql-block"> 接着以运动会上两个班排成不同的队形的情境入手,借助点子图引导学生探究乘法算式中(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学生掌握后,张老师让学生把乘法算式变成除法算式,尝试说一说(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p><p class="ql-block"> 认识了倍数与因数,张老师创设找一个数的倍数、因数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掌握了方法,发现了一个数的倍数、因数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最后变式练习“开心游戏”,在理解中应用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整节课以问题引领,体现数学好玩、有趣的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之趣,从而真正喜欢数学。</p> <p class="ql-block"> 张雪萍老师教态亲切自然,整个课堂的教学环节流畅完整,重难点突出,既掌握了知识,又开拓了学生思维,旨在教给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特别是在引导学生如何找一个数的倍数上,张老师能适时根据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引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仪态自然大方,语言简洁凝练,整节课沉稳而不失灵动,孩子们非常积极活跃。王老师的课堂语言,课堂技巧,无不显示她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课堂驾驭能力。</p><p class="ql-block"> 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用实践操作进行探究,帮助学生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读法、三者之间的异同及联系。并设计不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同时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实现从表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跨越。</p> <p class="ql-block"> 雷老师在教学中力争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雷老师以一根线绳引入,紧接着出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情境中引导学生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三种线的特点、读法,在自主交流的中发现三种线的异同、联系。习题练习由易到难,部分题处理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教学环节完整生动。</p><p class="ql-block"> 雷老师虽然是一位从教仅三年的年轻教师,但沉着内敛,思路清晰,课堂环节紧密相扣,各环节过渡自然且具有连贯性,并能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灵活处理,值得我们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专家引领共交流 </p><p class="ql-block"> 听课评课促成长</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听堂好课是一种快乐,那么听专家的点评更是一种享受。课后,做课老师从备课到课上做了反思性说课,导师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小学丁保龙校长带领观课的老师们各抒己见、从多角度对课进行点评,对课堂教学中好的方法给予肯定,同时给出个人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正因为有遗憾,我们才会不断进取,不断成长。导师丁校长评课可以说拓宽了我们的教学思路,更新了我们的教学观念,为我们在教学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p> <p class="ql-block"> 专家讲座明方向 </p><p class="ql-block"> 虚心学习探路径</p> <p class="ql-block"> 夏之美,在于舒展与茂盛;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一路追寻,这次北师大项目组专家实地指导活动,使我们收获了教学的精彩和成长,更对如何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以及如何实践新课标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带动了县域学科教师发展。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未来在落实立德树人的幸福道路上,我们定当一如既往把握课程改革的新航向,乘风破浪、踏歌而行,探寻最美的教育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