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近代人物志(四)

完美主义

<p class="ql-block">段异文</p><p class="ql-block">段异文(1908-1947)又名赵芝瑞,三甲村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毕业于韩城中学。曾任中共韩城地下县委书记,西安、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副官,中共热河省经棚县(现名克什克腾旗)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p><p class="ql-block">1936年秋,段异文在白家庄教书时,任中共韩城地下县委书记。后到延安参加中央党校学习,回韩城后继续任县委书记。1938年,在东赵庄以教书为俺护,经常出外活动。又以推广新文字为名,开办党员训练班,培养党的基层干部。</p><p class="ql-block">1937-1939年暑期,段异文再次任中共韩城地下县委书记,大力发展党的组织,推销马列书籍和进步刊物,鼓励青年学生北上延安参加革命。</p><p class="ql-block">1939年暑期,组织决定要他以赵芝瑞的名字,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次年秋调兰州八路军办事处任副官。此处有与苏联友人联系的任务,是国际交通线上接待来往人员和物资的转运站。1941年5月,处长伍修权调回延安。办事处由赵芝瑞负责。1943年6月,共产国际解散,一些反动军官登门寻衅,强迫办事处摘掉牌子。赵芝瑞在困难复杂的情况下坚持原则,据理力争,直到11月兰州八路军办事处人员撤离的那天,办事处的牌子仍高悬门口。</p><p class="ql-block">1945年,日本投降后,党组织派赵芝瑞到热河省经棚县任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47年春,他率领20多人的工作队,到第5区搞减租减息。这里的地主乡绅勾结几股土匪,纠集成数百人的还乡团,到处杀人放火。农历4月26日晚,敌人从东、南、北三面向工作队扑来。芝瑞指挥大家与敌战斗,极力突围,因寡不敌众,工作队伤亡严重。赵芝瑞也因负伤太重昏倒。战士们背着他撤退。当他苏醒过来,听到敌人追赶的枪声时,立即命令,“放下我,你们快走,快冲出去!”他翻身坐起,端起枪阻击敌人。当他射出最后一颖子弹后,又一跃而起,用枪托向敌人砸去。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当地政府和人民,为了纪念他,把经棚县第5区命名为“芝瑞区”。</p><p class="ql-block">温霁笠</p><p class="ql-block">温霁笠(1881~1948)北周原村人。民国15年(1926)任县教育局局长。</p><p class="ql-block">温霁笠擅长绘画,其艺术成就全靠勤奋自学而得。他广泛临摹历代名作,初受董原、巨然影响颇深,中年又对石涛、龚贤兴趣浓厚,广得其益,逐渐谙熟国画理论和技法。20年代后期,又订阅了中国画学研究会和湘牡画会出版的刊物,知识不断丰富,艺术水平更见提高。他融合各家之长,突出个性,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长于画山水,运笔雄浑质朴,枯润相济,随意境而变,多变又不失统一。运笔以中锋为主,兼用侧锋。先以干笔勾轮廓,然后细描,画法达到既毛且润,浑厚苍茫、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的艺术效果。在韩城画坛颇有影晌。市博物馆收有其遗作。</p><p class="ql-block">卫紫璋</p><p class="ql-block">卫紫璋(1891-1949) 柳枝村人。幼时家贫,靠母、妻给商号包作估衣维持生活,供他读书。高小毕业后。任私塾教师,后人伍,随军去河南任营军需。直奉战争后归里任韩城县北区副区长、区长。</p><p class="ql-block">民国17年(1928),卫紫璋接县长秘令,逮铺匪首冯醇华(绰号冯三),夺回所绑“栗子”(即人质)。他事先周密部署,先托人见冯三,以相谈私事为由,约定会晤时间、地点,并如约相会使玛三束手就摘,匪穴被剿净尽。卫紫璋因除害有功,获省府勋章及奖令。</p><p class="ql-block">民国18年(1929),韩城大早。卫紫璋首先出粮,并与村长倡议富户捐谷,以监饥民。自2月办起粥场,至8月糜谷见收,救活200多人。灾后柳枝村群众立碑铭志。</p><p class="ql-block">民国21年(l929),县上催缴白地烟款〔即大烟青苗径〕。卫萦璋请来员实地助查有无烟苗,若无,则此项款额无法征收,来员始地而去。时县警察队开驻西庄,与区公所郭庄寨形成对崎。隔数日,部分警察去柳枝村,区上也派区丁前往监视。当区丁发现警察以寻人为名,闯入农户翻箱倒柜时即令其缴枪。西庄群众获悉警察丑行,将其全部轰走,形势急剧恶化。县保卫团随即北上,县长刘黎青令卫紫璋卸职交代。对此,县上有识之士密议上告。由卫紫璋代表民众赴西安申诉。不料悄息走漏。卫紫璋未得起程便遭逮捕,押至新农村,县长刘梁青即令枪决。幸因同行的驻军恐无法复命,竖决反对,才带进城内,投入监狱,严邢拷打。并以共产党扭疑罪报省府要求惩治。后经有关人士斡旋,解往大荔。因查无实据,无罪开释。</p><p class="ql-block">卫紫璋归里,又任里民局驻会委员。驻军团长傅临光克扣军炯,敲诈百姓。民众不堪其成,兵士哗变。卫紫璋与张孔博民状诉于西安缓摘公署。绥署派员查实,追回傅临光勒索的巨款。傅临光怀恨在心,以“贿买兵变”罪将卫紫璋逮铺,并贴出布告,即行枪决。地方人士,大为震惊,纷纷奔走营救。后保得傅临光要以金赎罪,才能免除死刑,卫紫璋便变卖家产,求亲友资助,凑齐2000元,方得免死。从此,他的家庭破产,债台高筑。他只好四处奔波,靠给私人煤窑及作坊管帐润口,于1949年病逝,年52岁。</p><p class="ql-block">薛化兰</p><p class="ql-block">薛化兰〔1871-1952) 又名谈,宇碗九,原箱清水衬。家贫,幼年丧父,由舅父资助读书。中秀才后,执教于白家庄村,后定居。</p><p class="ql-block">民国初年,任南区区长,时值战乱,赋税繁多,当局又额外勒索,中饱私诘。薛化兰对此深恶痛绝,弃职为民。先后在马酸庄、赵庄等村救学。井创建“励学桂,,招收志邑听讲的农民助众学习文化。民国。年〔1920)后,居家植花、讲学,钻研医术。</p><p class="ql-block">薛化兰值长治伤寒,民国21年(192),韩城地区发生疽疫,丧生者甚多。薛化兰潜心研究,用中草药教了不少人的命,朝城、部阳交界一带那众盛赞薛化兰为召神医,。他解民疾苦,不图名利。抗日战争时期.为抗日军人及家属免费洽病,西安《老百姓报9曾吸文表扬。对家贫的人义务诊治,至80高龄,术诊者仍络绎不绝。薛化兰对张仲景之《伤寒论》有独特见解.所著《布寒指南》、《伤寒方解》、《内症指南,等书,均已散失,唯存《喇疾指南》。</p><p class="ql-block">薛正清</p><p class="ql-block">薛正清(1885-1952) 名慎,号证庐。别号炎公,县城内莲池巷人。其父晓湘,请末秀才,曾为山东巡抚j宝祯幕僚,以智除太监安德海而知名。</p><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时,薛正清投笔从戌.与曹印侯在鸽城、部阳一带组织秦陇复汉军玻死队,阻消兵于华县、成阳、口泉等地,民国E年(1913),赴北京,任《大国民日报》记者。直世凯称帝时,薛正消联络志士反袁,曾遭拘留袁世凯倒台后,任陕西同官(现翻川市)、广东阳山等县县长。蔡元洪复职大总统时,先后任农商部秘书兼签事科长、总务厅长及劳工科长等职。薛正消还以中国代表团顾问身份赴瑞士的日内瓦参加第七次国际劳工代表大会,他留心考寮西欧诸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寻求富国豆兵之遭。网国后.格其所见所闻著成《欧貂日记》。</p><p class="ql-block">北伐战争时。薛正清任冯玉祥军总部参谋,井先后任河南洛宁、修武,中牟、傀师4县县长。任盆师县长时。曾掩护过中共韩城地下县委书记醉相斌(又名主民).</p><p class="ql-block">民国28年〔197),南京政府迁往重庆.薛正清任报食部视察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兼任中央国医馆秘书主任,同时开设炎公医寓,正式挂牌行医,求医者甚众.</p><p class="ql-block">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要员纷纷逃台,薛正清仍留南京。解放军皿江后,薛正清子4月2,日加入南京治安维持会,欢迎解放军人摘,受到阵扭接见,井发给起又证,返郎桩。</p><p class="ql-block">阵正清从政中.研究文学、医学.若有《居家伦理思想》、《证庐诗集》等书。回乡后行医待人和茜方湘精当,不收费用。深受群众欢迎。</p><p class="ql-block">樊厚甫</p><p class="ql-block">樊厚甫(1886-1953)名堑,字厚甫,4B安村人。少时人私扭,至同治年间。进渔关师范讲习所求学。辛亥革命时,妞学归里,从事教育。先后任明伦堂初等模范小学、韩城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韩城县立初级中学教师,三次出任韩城中学投长。1980年。应盆参加5城县第一属政洽协肖会议-</p><p class="ql-block">樊厚甫性耿直,不趋权贵。民国17年(1928),县长李西目曾耽施政问题请教癸厚甫。樊厚甫指出:“重在裁井机关,轻刑减峨,以苏民困”。李西目即帐县政府所辖单位由33个合井为14个,月经费由2000余元减为726元。一次,奥厚甫由家返校,穿衡万过,适遇县长和一些坤士在庆春怪设席宴饮。几个细士硬拉奥厚甫上搜,他借曰上属AA去。事后。有人说及此事.他说:“百姓流汗.麦位不饱,官场却花天酒地。找不蓖为口福而泯灭良合。</p><p class="ql-block">樊厚甫任校长时兼任文史课。他讲授历史,深人没出,如数家珍:评论人物,是非有当,爱憎分明。教学之余.潜心于学术研究,撰有《文学征论》、《历史肴要》,恰今无存</p><p class="ql-block">民国33年(1944) 7月,樊厚甫编写了《韩城盔乡土教材》。他详阅心韩城县志》,考票社会实悄,辑录父退旧闻,考证经史子集,费时1月40余课之乡土教材即告成书。同年韩城中学师生集资,于校内北侧土丘上修</p><p class="ql-block">建厚甫辛,建辛初,奥厚甫极力阻止说:“我厚甫胜竿救界数十年,内不能成已,外不能成人,有何功德,敢受此等殊誉?”众师生劝说:‘建亭之意既在彰扬生者,更为勉励来者。开亭成.奥厚甫始终未登亭一瞻。</p><p class="ql-block">樊乐山</p><p class="ql-block">樊乐山(1876~1955)字敬斋.号柳园,柳园衬人。18岁考取生员,25岁补为感生.进入龙门书院任教,与当时韩城甘声望的人士薛宝班、高士龙、萧振东、冯居生等,常一同研讨通史及诸子百家杂著。清光绪三十一8905)年,徽聘入帐城县明伦堂讲授经史。苏资班。同伯亭、贫西垣、王捷三、樊厚甫等好学之士投拜门下。民国。年(1919春。受聘到姚庄牛家角故书,有学生60多人。他从学生年龄差异大,怪度不等的实际出发。分为启蒙、中、高a班,自己教高班,选高班优生教中班.中班优生教启蒙班,因此.教学扶序井然,学生进步也快.</p><p class="ql-block">奥乐山对学生不打骂,不训斥,而是和硕悦色循循诱导,既重视学业精进,又重视品德教育。他常说,“翻者百业之春有了好的品翻,所学才芭为世所用.否烈.招劣行比虽有盖世之才。只能料国殃民,害莫大焉!”他除教《四书》、《五经》外,还辑录了历代名人格言,编成简要故事,给学生计解。引导学生背诵玩味,身体力行。他劝勉学生,既要认真读书,又要爱惜身体,全面发展。读书写字,要抬头挺胸。书房卧室要窗明几净。下午课余,棋、箫、琴、画,自由活动。还提倡栽花、种竹,美化校园。每年春秋,组织踏青旅行1次,月假3日,农忙参加收种。这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秩序,在当时独树一帜,很受欢迎。</p><p class="ql-block">樊乐山在牛家角坐馆J年后,一又在渔村、周原堡、鸦儿坡等处设馆,教学10余年,学生300余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