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加强食品安全意识,勿随意食用野蘑菇</p><p class="ql-block">每年6月至9月,是野生菌生长的旺盛期,也是食用野生菌中毒的高发期。毒覃( xun ,即野蘑菇)中毒是因为毒草中有生物毒素,误食毒蘑菇后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幻觉等症状,严重的造成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p><p class="ql-block">二、鉴别有毒野生菌: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p><p class="ql-block">1、选环境。一般有毒菌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而无毒菌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上。2、观外形。一般有毒菌菌面颜色鲜艳,柄上有菌轮和菌托,而无毒菌面平滑,柄上无菌轮和菌托。</p><p class="ql-block">3、闻气味。一般有毒菌有辛辣、酸涩、恶腥等怪异味,而无毒菌一般有特殊香味,无异味。4、煮试。在煮野生菌时,放些许大蒜同煮,若大蒜变色则可能为有毒菌,切勿食用。</p><p class="ql-block">三、正确食用无毒野生菌:在食用无毒野生菌时,应经过多次清洗,并经煮熟烧透方可食用。购买或采摘的野生菌,最,好每次只食用一种,且不宜多食。此外,在食用无毒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因为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也可能会引起中毒。</p><p class="ql-block">四、掌握自救处理方法:如在食用完野生菌后,身体感到不适,应立即拨打就近医院电话,并采用刺激喉部等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减轻中毒程度。同时,可让中毒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导致休克。就诊时可携带食用的野生菌共救治参考。</p><p class="ql-block">食品生产经营者在对野生菌的加工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食用野生菌原料的质量控制,一要避免有毒野生菌混入原料,二是确保无毒野生菌生产环境未受污染。</p><p class="ql-block">最后,由于传统消费习惯、个别人消费喜好,一些人常常食山珍野味,面对山珍野味(包括野生菌、野生动植物、河豚等),如果不具备相应野生动植物毒性情况、可食用性知识,请勿随意食用。</p> <p class="ql-block">五、野生菌的做法与区别</p> <p class="ql-block">最后请大家注意饮食安全</p><p class="ql-block"> 陶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