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谈古论今: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人不配财,必有所失!

知行合一

<p class="ql-block">  “德不配位,必有殃灾,人不配才,必有所失”。出处:《周易·卜辞》孔子春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文: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译为:人自身的德行要与所的社会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行事会受到报应,即所谓的“反作用力”。换句话说人这一生,每个人命里有多少财,都是有数的。 如果没有大富大贵的命,即使是别人给我们一笔财富,也守不住,终会被老天爷给收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人对有厚德的君子非常推崇,而对寡义和没有德行之人特别痛恨。孔子在《周易-系辞下》中曾曰:“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簿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指的是:一个道德品行,与地位、福报不相称的人,一定会因为“德不配位”而招来灾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所谓“无德无行而取厚利,必有奇祸;善行善德而受磨难,多有后福。”这段话也在强调“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只有“善行善德”之人,才有后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德不配位”之和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相信提起清朝第一贪官和珅,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作为乾隆帝最宠信的奴才,和珅可谓身居高位、家财万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他通过巧取豪夺,以及贪污受贿得来的不义之财,足足有八亿两白银之巨,这个该数字,是清王朝十年财政收入的总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和珅也因此,过上了帝王般的奢侈生活,住着与宫廷一样的豪宅,吃着天南地北的珍馐美馔。和珅的地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p><p class="ql-block">就连嘉庆帝尚未登基之前,也要顾及他的想法而谨言慎行。和珅俨然是一个“二皇帝”,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个德不配位的人,遭受到了很多灾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嘉庆元年七月初七,和珅次子刚满两岁就因病夭折;在这之后经过了两个月,他的弟弟和琳在军中染瘴气而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和珅孙子夭折,嘉庆三年二月,他的妻子去世。而在此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和珅本人也被嘉庆帝赐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位只活了49岁的乾隆朝权臣,之所以会接二连三的遭遇横祸,不得不说,与古语中的德不配位有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语讲:“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和珅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或许这位曾经叱咤风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大奸臣,无论如何也不相信,最终会得如此报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或许很多人看到“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时,往往都会一笑而过或蛮不在乎,认为这其实只是老祖宗的迷信思想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相信大家仔细分析了和珅的遭遇之后,一定会重新审视这八个字。如果一个人缺少德行,那么他的下场,一定好不了。</p> <p class="ql-block">  “君子以厚德载物”,“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p><p class="ql-block">意思是说,君子依靠德行深厚,来承载万物。</p><p class="ql-block">德行浅薄,却身份地位高贵;智慧能力低下,却偏偏心高志大;力量微弱,身上却担负着厚重的责任,都是德不配位的情况,隐藏着人生的起落,不能长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成为栋梁,远离潜在危机,成就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实生活中,没有人喜欢和无德行操守的人共事。什么层次的德行,就匹配什么样的人生。德行与人生不能同步而行,一定意外不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东汉末年就有这样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外戚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了天下的实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是董卓非常的残暴,德行缺失,不但秽乱宫廷,还屠杀平民。德不配位,很快天下人都对他反感透顶。大臣王允就联合将军吕布,趁机把他杀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允掌握了大权,人们本来对他抱着一份希望,却没想到此人同样心胸狭小,不堪重任。</p><p class="ql-block">董卓残暴,却善待人才,对大文学家蔡邕极其恭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董卓被杀,蔡邕想起自己因为董卓,结束归隐,出仕做官,并且多次规劝他善待天下人,就忍不住叹息了一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这叹息,引起了王允的不满。他认为蔡邕是同情董卓,与天下为敌,执意要杀蔡邕以平民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个举动令所有人震惊,大臣们说:“当初汉武帝都不杀司马迁,还让他写出了《史记》这样的书来,蔡邕不过叹息了一声,不至于到死罪的地步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王允不这样认为,他不接受大臣们的建议,也不接受蔡邕的道歉,执意把他杀害了。</p><p class="ql-block">大臣们私下说:“王公这个人,德不配位。有道德的人,懂得纲纪,懂得文学著术,是国家的典籍,废弃了纲纪与典籍,一定不长久。”</p><p class="ql-block">果然不久以后,王允也和董卓一样被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的德行是一切的根源,董卓、王允都没有德行匹配,注定了失败。因为我们的财富、智慧、名望、地位,都需要德行来承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贤人云:“有学问而无品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德不配位,欲望、私心等人性的缺陷,就像缺少管理的流水,四处漫溢,人生自然堪忧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才兼备,必为栋梁</p><p class="ql-block">古人将树立德行的境界分为四个层次:</p><p class="ql-block">品德为始,功德为中,阴德为上,道德为极致。并且认为,“德才双全为圣人,德才皆无为愚人,德高于才为君子,才高于德为小人。”而那些能够成就斐然,且流芳百世的人,无不是有品德、做功德、积阴德、守道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宋代的司马光和王安石是政敌,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变革派,水火不容。王安石主持变法,成为宰相,司马光被革职,退隐江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皇上问王安石:“你认为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人?”王安石真诚地说:“司马光是国之栋梁,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极其高深。”皇上很是赞叹王安石的人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朝中就有一些人建议皇上治他罪。这个时候,皇上重新启用了司马光做宰相,于是向他征询意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马光听了,力保王安石的性命。他说:“王安石嫉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有古君子之风。陛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p><p class="ql-block">皇上听了,感慨着说:“你和王安石都是真正的君子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于自己的对立面,狠多人都是除之后快,落井下石更是平常事。但是德才兼备的人,却不同流俗,善意满满。他们待人真诚,看得见他人的闪光点,照见他人的同时,也为自己照亮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德财对等,财莫大于德”德才兼备,更要德财兼备。小财靠勤,中财靠德,大财常常与性命挂钩,德行与财富有长久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宋代的胡宏说:“有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而利物,无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而残身。”意思是说,有品德的人,会利用其富贵造福众人;没有美德而富贵的人,一定因其富贵糟蹋自己的性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能够恒久拥有财富的人少之又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清首富胡雪岩,是个很注重品德的人。他曾经说:“做大生意的眼光,一定要看大局,你的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的生意。”但是做生意与利益息息相关,常常会让人迷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胡雪岩与左宗棠交好。当时朝廷无钱打仗,左宗棠在前线需要军饷银和粮草,就让胡雪岩代为向外国洋行贷款。胡雪岩是商人,自然从中赚取了一笔差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笔钱却被很多人诟病,说胡雪岩大发国难财。胡雪岩因此良心不安,夜不能寐,后来在母亲的安慰下,不得不去寺庙找高僧开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僧认为,钱财如水,滞之不清,财大于德,就要提升德行补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胡雪岩受到启发,就用这笔钱成立了“胡庆余堂”,以母亲的名义施舍他人,为看不起病的人医治,德行广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胡雪岩身败名裂,家财散尽,想到“胡庆余堂”是为大家开办。怀着初心,请求当时的一位官员不要就此充公。官员很感动,就自掏腰包,留下了胡庆余堂,让其一直繁荣到了今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贺拉斯说:“财产可能为你服务,但也可能把你奴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财如流水,德行慢一步,生活就偏一步。</p><p class="ql-block">让德行跟上脚步,才能保证细水长流。德需配位,方可得长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德行的高度,决定了人生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德行的宽度,决定了人生的结局。</p><p class="ql-block">好品德造就好人生,但修养品德却是一辈子的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谈古论今“德不配位、必受其累,人不配财、必有所失”,这是很耳熟的一句话。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品行以及自身修养要和自己所处的位置相匹配。如果品行不怎么好而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肯定会身受其累,继而也会引来灾祸。一个人钱多钱少要和人努不努力以及自身所需相匹配,如果贪恋成性,不劳而获,即使有了一笔意外之财,也会随其丢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老人留下的经验之谈,也是做人的警句。在当今的 社会 中,一部分人把名声看的很重要、认为有了名声,就有了影响力,也就会被大家所尊崇。所以,便为了名声、地位,不惜一切手段,去做一些昧良心的事来换取,却从不考虑自己的贡献够不够。这样的人即便是一时换来了地位和财富、但德不配位、最终还是会失去和被扯下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少年自幼娇生惯养、家境殷实,从小学的时候就是个旷课旷学、打架斗殴、品德不端,学习倒数第一的问题孩子。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回家。也不知什么原因、没有一技之长的他后来竟然在乡派出所谋了个职位。每天身穿工装、走路摇头晃脑,耀武扬威、骂骂咧咧,而且贪婪成性,睚眦必报。欺软怕硬,作威作福。每逢让人们提及、无不深痛厌恶、鄙视愤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后来在严打中落马,不仅脏款全吐,还判了几年刑,这就是德不配位。自己没有好品德,在不该坐的位置上也不会坐稳,最终累人、累己、累家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说德和位是成正比的。没有良好的品德,不得人心,最终还是要必受其累的而站不稳的。一个没有太多才华而有无德行的人,纵然一时之运势追寻到了名声,通过某方面有了位置,也是名不符实,最后终会害人害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财也是一样,人人都想发财。但人要配得住财,人们常说“无功不受禄”,如果损人利己,好吃懒做、坑蒙拐骗,纵然能够获一时之财,最终还将会丢失一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听老人讲:十几年以前我们村有一个四十好几的男人某某,平常就是游手好闲、整天骗吃骗喝,过的很是拮据落魄,按常理来说,这样的人就该一辈子穷鬼的命。谁知十年前村里修高速,刚好国家占用他们家的地,一下子赔偿了他二十万。按理说正常的人一下子有了这么多钱。赶紧想方设法把家装修好,找个好工作。娶个好媳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这样的人就是这样的人,天降横财,一夜暴富。喝酒、赌博、KTV歌厅还真疯了一阵子,可结果不到两年,钱财耗尽。生活一下子又打回了原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也就是“人不配财、必有所失”的一个鲜活的例子,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所能拥有的财富,都是靠我们创造的价值转化出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总之,现实中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做人一定要有个好品德,要行得端、走得正,所谓厚德载物,就是唯有厚德才能配得上厚财。有德才能服众,才能得到众人的拥护,才能在位子上坐的安稳。相反地,德不配位,就会必受其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财也如此,做人要付出努力才能换回财富。就算天降横财,一夜暴富,如果一个人德行不够,不去珍惜,肆意挥霍,胡吃海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最终也会失去钱财一无所有,其结果也就是说“人不配财,必有所失。”</p> <p class="ql-block">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人不配财,必有所失。”这两句俗语的意思是自身的德行及福报要与所处的社会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行事会受到报应,即所谓的“反作用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一个人没有大富大贵的命,即使是别人给他一笔财富,他也守不住,会被老天爷给收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通常会见过这样的事例:比方说在一个大单位,以前领导坐在这个位置上都很和谐,很太平,而后来这个领导坐上这个位置以后,单位就接二连三地出问题,内部也不和谐呢?通常我们会说这个领导的福报不够。什么是福报?德性就是福报,一个人的德性够了,福报就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是,我们宁愿承认自己的福报不够,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德性不够,德不配位。有些领导带着他的团队干得很开心,团队很和谐,大家的收入很不错,工作量也不大。即便工作量大,大家也不抱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突然换了一个领导,能力也不比低于老领导,还一心想提高大家的福利,而且不让大家累着、饿着、渴着。可是为什么大家却不愿意跟着他干,很多人还想造他的反呢?这是因为他的德性不够,德不配位。“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如果他跟大家相处的时间久了,人们都看清了这个领导的品德品行,看到了领导的格局能力,那么他未来几年一定跟大家相处愉悦,官位亨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民间有很多这种情况:有些人突然发了大财,结果生了大病,或者家人生了大病;某个领导一下子升了大官,结果家人去世了,或者家人生了大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都说这是福报不够。实际上就是德性不够,德不配位。一个人敢承认自己的德性不够,而不是福报不够,再通过一种方法修德,当德性提升到一定高度,就配位了。如果德性不够,坐在一个高位上,不仅自己像热锅上的蚂蚁,手下的团队也像热锅上的蚂蚁,彼此都坐卧不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德性从哪方面体现出来呢?如何证明他的德性呢?一个德性够的人首先一定量大。量大又如何体现出来呢?他做任何事情都不为自己考虑,不以自我为中心,他考虑的是大家的利益、大家的感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常说佛门里说的“无我”就是这个意思。当一个人达到了无我,他的心量、他的胸襟自然就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胸襟够了,才能容纳万物。既然胸中包含了万物,需要什么时,自然就会拥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厚德载物”这四个字意义深刻,重有千金。没有厚的就载不起物,更受不住财。</p>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人们都应该把德行作为最基本的原则,在任何场合都不能忘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都应该注重人的精神内在修养,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让德行与地位、权利、财富等方面相互配位,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德不配位,必有殃灾,人不配才,必有所失”。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一个人德行与修为决定了他事业发展的程度。站在全局角度想众人之所想、换位思考,他就会受到众人拥戴,事业也自然会顺风顺水。反之,只为一己之私所虑,就很难得到众人的支持,事业自然也就阻碍重重,即使偶获重用,也会遭到众人排斥,不会长久,自然也就祸事连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德配得上位呢?</p><p class="ql-block">1,名声不能大于才华。很多人追求名声和影响力,因为有了名声好办事,还被大家推崇,但是当一个人的才华配不上自己名声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它在享受和利用超出自己学识之外的资源,这就是在透支自己的积累,透支完毕再难自然就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财富不能大于功德。一旦你的财富大于自己的功德,就是在投机取巧,就是不劳而获,投机取巧必招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自古讲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所能拥有的财富,都是靠我们创造的价值转化出来的。然而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本末倒置,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当一个人的功德配不上自己财富的时候,就会发生德不配位,必有灾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最近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前些年那些赚钱很容易的人,这些年很多人基本都散尽了家财,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功德不够啊,只为了赚钱而赚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地位不能大于贡献。一旦一个人的地位很高,但贡献却无法与之相匹配的时候,必然引起周围人的不服,妒忌,甚至被算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任何一个场合,被捧得很高的人,必须是对这个场合有巨大贡献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服众,才能得到众人的拥护,才能在位子上坐的安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很多人为了往上爬,不惜一切手段,他们同流合污,蝇营狗苟,却从不思考用自己的贡献够不够,这种人即便可以一时得逞,也总有一天被扯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职位不能大于能力;一旦一个人的职位过高,而能力还不够的时候,意味着他在行使出能力之外的权力,必然给自己职位的坍塌埋下伏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都追求位高权重,却不善于学习和提升自己能力,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试图驾驭超过自己能力之外的事,这是因为我们每一个行为和指令都是有偏差的,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把自己给埋了!</p> <p class="ql-block">  这个世界运行皆有规律,万物都是按照天道自然规律演进。厚德方能载物,德不配位,必然招致灾殃。“德不配位必有余殃,人不配财,必有得失”。这句俗语时时刻刻警醒我们:德行天下、抵御外在诱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容易英年早逝?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一出名就死了?为什么有些官员一升官就得重病?为什么有的人家里刚盖完房子,人就出车祸去世了?为什么?就是四个字——“德不配位”。</p><p class="ql-block">我们所有的财富、智慧,我们的一切,老祖宗用一个字来代表叫物。“厚德才能承载万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p><p class="ql-block">厚,深厚的意思;</p><p class="ql-block">德,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p><p class="ql-block">载就是承载。</p><p class="ql-block">物,就是我们说的福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反是那句话叫德不配位。位就是我们的待遇,就是我们的德行不配我们的福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打个比方说,这有一张桌子,它能承受十斤重的份量,非得给它放上15斤、20斤、50斤的重量,那我们看这个桌不配位,就开始发抖,开始摇晃,最终桌子变形倒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财富、权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报,都是压自己的物啊,靠什么承载,靠符合万物规律的德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说当父母的,当爷爷奶奶的,我们要经常把“珍惜福报”这句话跟自己的孩子讲,对他非常有好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福报就是我们的享受。譬如我吃得好,我穿得好,这些都叫福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人讲惜食、惜衣,你要珍惜它,人贵惜福。我们得积攒自己的福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过去有一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太重要了。有的商人,以非法的手段,去要那些你命里头装不下的东西,你这不是惹祸吗?因此坐牢判刑的例子还少吗?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报不相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倘若一个人没有德行,而要享受的太大,要奔驰、宝马、豪华别墅,顿顿饭都是上千上万……就是消耗自己的福报,折自己的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人们疯狂地追名逐利,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价,为了挣钱不惜一切手段。完全无视法律,不讲道德,结果会如何呢?“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很多的学生、孩子也是那样。他们不管自己是什么身份,成天跟父母要什么都是要求最好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现在一分钱不赚,你就要最好的,谁教的?电视教的,社会在教,网络在教,现实也在教;孩子不知道,享福太多了会怎么样?我们老祖宗讲的,这会折他们的福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老祖宗们常讲“折福折寿”,不是迷信,是非常有道理的。大家都要明白:寿命和福报都是能量,人本身就是个能量体。我们现在对孩子的那种爱完全是违背常理知识的。越爱,孩子生病越多,越容易出灾祸,越容易夭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年轻人为什么年纪轻轻的去世的那么多?三十多岁,突发疾病为什么那么多?因为他的福报、能量快速消耗了。所以吃的简朴、用的简朴,真有好处。 明白了这个道理,才知道厚德载物,才会德配上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指:多做合理的事情的人家,必定会给子孙后代留下福荫;总做不合理的事情的人家,必定会给子孙后代留下灾祸。</p> <p class="ql-block">  《中庸》说:“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厚德才能载物,如果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德行,即便得到了,也是不堪承受其重的。西方类似的说法如,人问雅典的执政官梭伦:“为什么作恶的人往往富裕,善良的人却往往贫穷?”梭伦回答:“我们不愿拿自己的道德与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这些都告诉我们,只有不断修德,得到的才真正属于你自己。否则,只是暂时拥有,昙花一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把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强势拥有,本不该自己消耗的,自己恣意挥霍,本该体恤别人的,自己确自作聪明;在财富和名利面前,丢掉良知,恣意享受的同时,却在消耗自己的福报。无德之人会受到良知的折磨,受到有德之人道德的谴责。有的人身居一定位置,便为所欲为,但觉旁人无可奈何,实则不然。沉默的情绪会无时无刻损伤着自己的福报。虽暂时兴旺,但必遭灾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不管人身处何位,必须修仁爱之心,必须修德行,以此增加自己的福报,得到才能绵延长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句话告诉我们世人:如果一个人的德行无法与其所处地位相匹配的话,那么迟早会招来灾祸。人要有自知之明,必须自知才德能力的浅薄。老祖宗的话放到现在也很实用,现在人们疯狂追逐名利,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价,为了挣钱不惜一切手段,完全不懂得道德,结果会如何呢?只会适得其反,消损自己的福报,越过越不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还警示我们世人:既然德不配位必有灾殃,那么上位者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德行和能力,并时刻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至于犯下大错。而那些暂时不能身居高位者,就更应该提高自身的素养,不要眼高手低。先让自己的能力配得上自己的职位,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当自己的德行和能力超出身边大多数人时,自然就会取得更高的位置和成就。</p> <p class="ql-block">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谁违背良心,违背道德,违背法律,必然的遭殃,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做人一定要有个好品德。要行得端、走得正,所谓厚德载物,就是唯有厚德才能配得上厚财。有德才能服众,才能得到众人的拥护,才能在位子上坐的安稳。相反地,德不配位,就会必受其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财也如此,做人要付出努力才能换回财富。坑蒙拐骗,吃喝嫖赌最终也会失去钱财一无所有,其结果就是人不配财,必有所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无品,寸步难行;人品正,不言而喻。“无论一个人出身高贵或者低贱,都无关宏旨,但我们必须遵循做人之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最大的底牌,莫过于这两个字:人品。做人,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没声望,也不是没权没本事,而是人品不过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人好品的人相处,才能久处不厌。很多时候,我们忽略的小事,恰恰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性如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品好的人,浑身散发着正能量,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熠熠生辉。而一个人无论多聪明,多能干,如果不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品行败坏,那么永远不会有人与之交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厚德载物,福禄在上;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一个人只有顺应事物发展规律,工作学习生活才能承载万物,获得富贵福禄;若是德行不配我们的福报,则灾殃就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人想要福报,就要修德,什么叫修德?就是修正自己的德行,也就是修己。天天修德,修得合乎天道,这是人生最大的目标,也是最大的成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佛语有言“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这句话的意思是凡事都有各自的因果,你今日种下什么因,来日就会得到什么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德不配位,必有余殃,德不配财,必有损失”这句话还告诉我们: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社会,都要遵循这样的道理,要达到某种程度的成功,就需要去做那些对个人、家庭、社会有益的事情,这样一步一步的积累自己的福报,才能达到“修身、齐家、平天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经常修善积德的个人和家庭,必然会获得福报;而经常作恶多端的家庭,必然会遭遇各种灾难。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必须得多做善事,就算是一件小小的善事,也会为我们带来好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