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花饭

李秀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原创】 李秀瑜/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国几千年农耕中的主要作物“五谷”,在养育华夏各族,培育中华文明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谓五谷指:“稻、黍、稷、麦、菽”。“菽”是大豆、红豆、黑豆、绿豆等豆类作物的总称,五谷中“菽”特指大豆。《诗经•小雅•小宛》写到“中原有菽,小民采之。”大豆原产地在中国,距今至少有五千多年的栽培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豆在南方也称黄豆、豆子,现在仍然是我国重要农作物之一。所谓重要,是因为大豆全身是宝,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5%~40%,涉及食用的范围非常广泛。最为常见的有:豆浆、豆花、豆腐、豆皮、豆筋、豆腐干、豆腐乳等;人们日常食用的酱油、豆豉也由大豆酿造而成。不仅如此,大豆还是制作食用油的重要原料之一,大豆用于榨取豆油、制作色拉油。取油后的豆糟、豆饼更是制成牲畜家禽饲料必不可少的物质。大豆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钙、镁、磷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大豆中含有的钾元素和卵磷脂能有效地促进大脑发育,帮助增强记忆力。大豆中含有的钙质,能预防骨质疏松、含有的多糖,黄酮等成分属于天然雌性食物食品,可稳定体内内分泌。所以,说大豆全身是宝一点不为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尽管大豆制成品种类繁多,豆浆、豆花和豆腐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国西南地区渝、贵、川城乡,凡是有餐馆的地方,就有卖豆浆和豆花饭的餐馆。有以姓氏为名的张豆花、王豆花;有以强调水好的“河水豆花”、“井水豆花”;有以突出原始手工的“石磨豆花”;有别具一格的“菜豆花”、“荤豆花”。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重庆人喜欢吃豆花是有历史和故事的。清末民初,重庆城数十家卖豆花的小店遍布码头、河街。一碗豆花、一单碗烧酒,加一大碗米饭,便是沿江无数力脚挑夫、黄包车师傅和船老二们的中餐便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城里体面的豆花馆,当数位于邹容路和保安路交叉的“高豆花”,以及下半城储奇门的“白家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高豆花”始建于清末年间。一位叫高和清的重庆人,在天官府旁的小巷中创办一小型豆花饭馆,高和清弄的豆花品相好,细腻棉实,佐料味道也巴适,堪称物美价廉,深受受市民喜爱。上世纪三十年代,高和清去世后,其子高伯亮将店铺迁至与邹容路毗邻的米花街继续经营,1939年被日本飞机炸毁。后来高伯亮在原址附近重建二层木楼,正式挂牌“高豆花”,恢复经营并增加了蒸菜、炒菜、卤菜等品种。此时正值重庆为民国抗战“陪都”,全国各地坚持抗战和逃难的军民大量涌入重庆。本来就价廉物美、誉满山城的“高豆花” 顿时受到逃难中的文人雅士的欢迎和吹捧,生意兴隆得无法想象。据说“高豆花”的第三代传人,人称高大少爷的高先佐先生,曾就读于成都天府中学,受进步青年影响,暗中加入了共产党。毕业后回到重庆继承祖业,虽名为“高豆花”店主,实为他的母亲经营。因工作需要,高先佐加入“袍哥”混迹于江湖,暗地里收集情报、传递消息,并时常用家资资助地下党工作。1949年重庆解放,高先佐率先把“高豆花”馆交给政府,成为重庆第一家国营饮食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世纪六十年代,人地争粮,大豆种植减少,重庆城的餐馆只在早餐供应豆浆,取消了中餐豆花饭,而“高豆花”和下半城“白家馆”一直经营豆花饭。人们想吃“豆花”只能早早地排队等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豆因富含植物蛋白,困难时期属于国家特控营养品,只对老红军和特殊工种的人按月定量配给。普通市民只能在过年过节之时由国家公布的“豆腐票”,凭票购买豆腐或豆腐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8年改革开放后,随着土地下户以及农业科技进步,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提高,大豆不再是稀罕之物,重庆城的餐馆陆续恢复豆花供应。现今重庆各区县大小好吃街,餐馆不断推出特色菜品,门前挂满各特色菜品招牌的广告争艳斗奇,以吸客人光顾。豆花饭却以自己味美价廉,快捷便利的优势,仍然是平民百姓的最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重庆人吃豆花不仅讲究佐料红油葱花、麻辣蒜香,更讲究豆花雪白细嫩。豆花做得嫩,这就要看豆花师傅在制作时的手艺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时候听街坊老人把点豆花说得玄乎其玄,说有的人手上出豆花,可有的人手臭,不管怎样弄,就是不出豆花。其实点豆花并不玄乎,豆子质量、豆浆的浓度、温度、卤水稀释比例和制作时的耐心都是影响豆花口感和质量的因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首先是筛选豆子,除去干瘪霉变洗净后的豆子,用温水泡涨,然后细磨出浆,过滤入锅。中火加热但不能沸腾,至摄氏90度即可,当温度回降10度左右,便用勺舀起稀释了50倍的胆巴卤水*在浆面上旋转,让卤水慢慢均匀地溶入浆中,旋转几圈后间隔1分钟一次。此时卤水与豆浆发生化学反应,蛋白质渐渐凝结成稀软的固体,锅中窖水则微黄透亮。然后再用筲箕轻轻滤压成为豆花,老嫩由师傅决定滤压次数。点得好的豆花必须是雪白细嫩,食客能轻松地用筷子信手拈来,且不掉不散,入口即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重庆人吃豆花追嫩,且嫩得不可思议,渝北区人和场的“水上漂” 豆花,却把豆花的嫩做到了极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豆花上得桌来,一大碗没有经滤压的豆花,稀软白嫩,懒懒地漂浮在淡黄的窖水面上,映着人影,仿佛是挑战你拈不起来。你得耐着兴致,用筷子轻轻地由外向内慢慢挤压,碾出豆花中多余的水分,待豆花体积缩小后,再小心翼翼地拈入碗里拌混佐料。“水上漂”考验食者,生活从慢得实,否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笔者曾陪同外地朋友前往人和场品尝其物,聪明的朋友先是学着他人用两根细长的竹筷,在“水上漂”碗里划来划去,如同不得要领似的赶羊,始终拈不起来豆花。气得他摔了筷子直接把佐料倒入豆花碗中,按豆腐脑的方式搅拌后用小勺舀食入口,苦着脸说店家老板心“太黑”,分明是在用豆花水水骗人。巴南“渔洞豆花”则不然,碗里豆花虽然也白白嫩嫩,绵扎细软,普通食客也能用筷子轻轻地拈起来的,蘸上红油佐料的豆花,拌上喷着甑子香的干饭,那叫一个爽。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要我点评两处豆花如何?我说:“水上漂”豆花好耍,“渔洞豆花” 好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十年前,笔者受人之托,为位于重庆渝北鸿恩寺公园“碗中花”豆花馆的红油豆花创作了一副门联,“晨起千磨化琼浆;白云红妆十里香。”此对联由全国著名书法家卢德龙先生题写,雕刻于门店两侧,该店至今生意兴隆不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豆花、小面、火锅成为重庆人日常生活中最喜爱的食品,如要排序,笔者认为应是:一小面、二豆花,三火锅。然后才是……</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3年6月30日于重庆</span></p><p class="ql-block">注一:*盐井卤水熬制盐后的附作物,主要化学成份为氯化镁、氯化钠等混合固体,<span style="font-size: 18px;">俗称胆巴。</span></p><p class="ql-block">注二:部分图片为网络下载,向原作者及藏家致谢,如有不妥,告之即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