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题记: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开天辟地的革命烈火,离不开渔阳里的火种,这里成为中国红色之路的起点。</p><p class="ql-block">2021年3月,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专程到此拜访。2021年夏天观看了43集电视剧《觉醒年代》,很震撼!今年3月20日,从宝山区到黄浦区,又一次躬身前往,叩访和探寻石库门里的成功密码。</p> <p class="ql-block">老渔阳里2号:见证“一个崭新时代的黎明”20世纪20年代,有着“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繁华的背影下,是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1920年立春过后,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老革命党人柏文蔚的公馆逐渐热闹起来。即便在堂间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会客谈话以十五分钟为限”的小黑板,依然挡不住设于这里的《新青年》编辑部“往来无白丁”,更挡不住工作生活于此的“五四运动总司令”陈独秀“谈笑有鸿儒”。</p> 新青年杂志办刊地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思想启蒙~新青年杂志办刊地。</i></b></p><p class="ql-block">这一红色遗址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第一批共产党员的诞生地,第一份党刊、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出版地,而且还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中央机关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历史风云激荡,时代浪潮汹涌。鸦片战争后,被迫开埠的上海得风气之先,也享受着工业文明带来的海纳百川与兼收并蓄。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翌年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初,陈独秀赴北京大学任教,《新青年》编辑部遂迁至北京。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先后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并把他负责的《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编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鲜明地举起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旗帜。</p> <p class="ql-block">五四运动后,陈独秀因宣传革命思想被捕。1920年2月,被北京警察厅“保释戒豫”的他出走未归,后经调查原来“系确赴上海”。回到上海后,陈独秀继续租住在柏文蔚公馆,《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回老渔阳里2号。紧接着,邵力子、李达、陈望道等一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也先后在这里聚集,碰撞出灿烂的思想火花。</p> <p class="ql-block">1920年9月,《新青年》正式成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开始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以老渔阳里2号为中心的具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和出版中心。这些活动的背后,离不开陈独秀等革命领导者的筹划、组织与实施,老渔阳里2号中那彻夜的灯光和忙碌的身影,也见证了马克思所期待的“一个崭新时代的黎明”的到来。</p>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革命火种~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i></b></p><p class="ql-block">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共产党先进分子,在这里出版刊物,翻译、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党的作为党的第一份机关刊物,推动了建党工作的开展。和马克思主义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p> <p class="ql-block">南昌路100弄2号,曾经的老渔阳里,看似平常的石库门却在中国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这里诞生。中国革命的火种由此悠悠燃起。</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上海的早期组织指导推动了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实际上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作用。提出了按照共产主义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社会的革命目标。这里是中共中央局办公地。先后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一大后一年多时间里,在此办公的中央局机关,成为当时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核心。</p> 中共中央局办公地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星星之火,中共中央局办公地。</i></b></p><p class="ql-block">1921年元旦,上海《申报》刊文列举了新年的十大希望,就在那年7月,一个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宣告成立。望志路106号距离老渔阳里2号,步行仅需十几分钟。</p> <p class="ql-block">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人民从此有了主心骨,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此间曾著星星火,到处皆闻殷殷雷。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地和革命活动中心,老渔阳里2号见证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点点星火,见证了陈dx、李达、陈望道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投身建党伟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一百多年后,经过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奋斗,星星之火早已燎原,1921年元旦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希望也都早已变为现实。如今,昂首阔步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p> <p class="ql-block">探索救亡图存的道理,以智慧的目光拨开层层迷雾,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以坚定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点燃中国革命的火种。我们要铭记这段创业历史,守护这种奋斗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人走向更远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百年筚路蓝缕,百年接续奋斗。如今,在革命先烈为之战斗、为之牺牲、为之长眠的土地上,到处春意盎然、山花烂漫,岁月静好、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明镜所以照行,古事所以知今。一切往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p> <p class="ql-block">后记:3月乍暖还寒,走出渔阳里2号,在不足百米的小巷久久徘徊,心中风云激荡。相隔不远,就是修缮一新的一大会址和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回望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的历史,就是回望我们党最早走过的路。从中看到一代仁人志士和早期共产党人以无谓的勇气穿过沉沉黑暗……成为觉醒年代里的清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