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在京召开调查研究工作座谈会。对调查研究思想进行深刻交流学习,提出“大兴务实之风,提高调查研究工作质量和实效”。现如今,注重调查研究已经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但是,仍有一些调研蜻蜓点水、浮于面上,没能达成预期效果,莫让调研成为为做而做的“空壳”。<br> 调研要听“真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群众满意是开展主题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调查研究工作,领导干部必须多深入一线,多打捞实情,把身子俯下去、把脚步迈开来,在听取干部汇报的同时,更多听听来自群众的声音,以甘当“小学生”的心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力争了解清楚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切实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br> 调研要寻“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从在湖南调研十八洞村时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到在福建走遍闽东9县后提出“弱鸟先飞”理念,从提出引领浙江发展的“八八战略”到“千万工程”造就的万千美丽乡村,习近平总书记都在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深察”发现基层“真问题”。的确,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就需要这样静下心来“挖根源”,把脚伸到群众中去,切实了解基层的真情况,千方百计发现真问题,确保调查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br> 调研要找“真办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收集来的第一手资料如何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这离不开领导干部的敢于思考和善于思考。调查研究的过程是分析研究、去粗取精的过程,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用交换、比较、反复等方法将收集来的信息去伪存真,把零散认识系统化,把粗浅认识精细化,找准矛盾、摸清规律,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切实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思考方法找到破解难题的“真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