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教育体育局关于校外培训致家长一封信

一实小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随着暑期来临和招生季临近,学生假期何去何从,相信家长定会为孩子规划暑期生活,报各种校外辅导一定是首选,一些违规不合法校外培训早已蠢蠢欲动,提前散发一些虚假、夸大的招生广告,或恶意降低培训成本进行招生,为切实保障您和孩子的合法权益,涉县教育体育局就防范校外培训风险再次提示大家:</p><p class="ql-block"> 一是理性选择培训机构。“双减”是国之大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建议您理性选择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合理安排孩子课余时间。在选择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时,请您看清机构证照是否齐全,是否取得《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或《民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p><p class="ql-block"> 二是建议使用平台选课。为保障您和孩子的合法权益,我县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实现了在监管平台进行售课、消课、交费、退费等全流程监管,做到“开设班课全上架,售课交易全记录”,使广大学生、家长“掌上”即可实现选课、购课、退费。教育部推出了“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正规机构全部上墙公示),您在此APP上选择机构和缴纳培训费会更安全。</p><p class="ql-block"> 三是看清隐形变异本质。为逃避查处和打击,违规培训隐匿在居民楼、商务楼、酒店、咖啡厅、出租房等不易发现的场所,对外宣传使用“一对一”“一对多”“家庭教师”“众筹私教”“中考全托”等变异名词诱惑家长。这些违规培训机构存在消防不达标、房屋安全隐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p><p class="ql-block"> 四是了解缴费规定要求。上级文件明确要求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要求培训机构必须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明确培训项目、培训要求、培训收退费及违约责任、争议处理等内容,保护群众合法权益。</p><p class="ql-block"> 五是警惕“培训贷”陷阱。个别不良培训类机构以只要报名参加培训课程就提供兼职与就业机会、学费可以分期付款等承诺,诱导学生在网络贷款平台进行借贷。但课程开始后,学生并未得到的机构承诺,而且面临退费困难和高利贷风险。请广大家长和学生务必增强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不要轻信培训机构所谓“边学边赚钱”“先学后付”等诱惑贷款的承诺,不要在陌生网络平台注册信息、转账汇款及办理贷款等,避免落入“培训贷”陷阱。</p><p class="ql-block"> 六是掌握投诉举报途径。当您发现上当受骗或与培训机构产生纠纷,可以拨打举报电话和微信“扫码举报”,防止“退费难”“卷钱跑路”发生。现将县教育体育局举报电话和微信“扫码举报”附后,为您增加一道安全保障。</p><p class="ql-block"> 七是社会上的以辅导、提高成绩为由的学科类培训都是违规、无证培训,我们将全面治理,提醒家长不要参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p><p class="ql-block">祝您的孩子暑期健康快乐!</p><p class="ql-block">后附:合规校外培训机构名单和投诉举报途径&nbsp;</p><p class="ql-block"> 涉县教育体育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23年6月27日</span></p> <p class="ql-block"> 投诉举报电话、邮箱及扫码举报</p><p class="ql-block">1.监督举报电话:</p><p class="ql-block">市场监管电话:3812315&nbsp;</p><p class="ql-block">综合执法电话:3889088</p><p class="ql-block">涉县教体局电话:</p><p class="ql-block">3891668(值班) 3891630</p><p class="ql-block">3912391(服务中心)</p><p class="ql-block">2.监督举报邮箱:</p><p class="ql-block">sxmjb3891630@163.com</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3.举报扫码:</span></p>

培训

校外

机构

家长

举报

扫码

涉县

退费

体育局

举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