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有家人(下篇’)

曙光在前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b>北方有家人</b></h1><p class="ql-block"> ( 下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从记事起,母亲就告诉我:我的老家在北方,我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舅舅,姨,以及所有的亲人都是北方人。 </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0年七月我父亲逝世三年后,在我们的要求之下,我母亲带我们三兄弟从湖南家里出发,踏上了回河北老家探亲认亲之路。第一站我们首先到了石家庄舅舅家里,见到了舅舅舅妈以及表弟妹一家人,舅舅身材高大,第一眼我们看到舅舅时都说舅像电影巜红灯记》里的李玉和(舅在列车上工作),舅妈一副亲切地微笑永远挂在脸上,表弟妹几个也是个个英俊漂亮。亲人相见都感到格外亲热,舅舅还因为我们的到来,特意请了假在家里陪我们,舅舅舅妈每天都是买好吃好喝的招待我们,变着花样做不同味道的北方面食给我们吃,舅还说我们吃饭不厉害,总担心我们吃不习惯面食饿了肚子?表弟表妹们只要有时间,就带我们到石家庄的一些景点和人民商场等地方去玩。八四年我出差去北京经过石家庄时,带着爱人曾在舅舅家里住过几天,就体会到了舅一家人的热情了,这次见面算是我第二次见到舅舅他们一家人了。</p> <p class="ql-block">右边的是我舅</p> 我俩口(左)和舅一家人合影 <p class="ql-block">  在舅舅家里吃好玩够了以后,我们出发到老家去看望姥爷和姨及家人。从石家庄坐火车至德州的途中,我们在一个叫王瞳的小站下了车,舅舅给站长写了信,请他帮我们借两辆自行车骑回村里去,站长一看我们几个人又带了不少东西,再说车站离村子也有十多里地远,我们也不认路,站长就建议我们不如租一辆车把我们直接送回去?我们一听觉得这个建议蛮好的,就请站长帮我们在车站附近花三十元块钱租了一台小型三轮车,把我们母子四个人送到我姥爷所在的村子去,当开车的司机得知我们是第一次回老家来探亲的后,也热情的给我们介绍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和变迁,还领我们去了附近一间小杂货店买了一些当地商品后,一路小心安全地把我们送到村里。</p> 村口 <p class="ql-block">  那次是我们三兄弟第一次跟随母亲回老家探亲,可以说轰动了全村。当村里的大人和小孩子看到我们回来了以后,都跑过来瞧我们,整个街上一下子就被乡亲们围得过水泄不通,一些和我母亲一起长大认识我母亲的熟人,抓着我母亲的手热情地问长问短,仿佛都有说不完的话,我的俩个弟弟也连忙从包里掏出从湖南带过来的香烟和糖果招待大家,当时热闹的场景,我真的无法用语言形容出来。</p><p class="ql-block"> 我的姥爷得知我们回来了以后,也连忙从地里赶回来了,当我们第一眼看到姥爷时,姥爷头上扎了一条白色的头巾,肩上跨着个柳条筐子,一幅地道的北方老农民地打饰。姥爷身体魁梧有一米八几高的个子,一副国字形的大脸上布满了沧桑,但眼睛里炯炯有神,姥爷当年虽说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可走起路来又快又稳,离老远我们就看到姥爷脸上堆满了慈祥地笑容。当我们三兄弟与姥爷第一次见面时,激动地心情难于言表,我们抓着姥爷手的时候,骨子里早就有一种血脉相连地亲切,这种亲情只有亲人之间才会有地感觉。姨的儿子小冬子这时也跑过来,叫我们赶紧回家里去,他娘还在家里等我们回去吃饭呢。小冬子是我姨的满崽几,当时他还在上小学三年级,身体长得非常结实,一幅聪明机灵劲,虽说是第一次见到我们,管我们叫哥叫得我们心里都甜丝丝的,回到姨的家里见到了我姨,(我姨以前在村里当民办老师,中共党员,工作积极能干,因为超生被罚回家种地,现在姨和儿子儿媳妇生活在一起,身体健康,晚年幸福)姨跟我母亲长得十分相像,一看就知道她们俩是姐妹,我们还见到了满仓姨夫(姨夫从部队复员后,被组织上安排在河北宣化钢铁公司上班,因为离家里太远,一年只在收小麦和春节时候回家休两次探亲假,姨夫老实忠厚,不善言辞,人特别勤快)以及姨的俩个漂亮乖巧伶俐的女儿。姨为了我们的到来,特意在家里准备了一大桌丰盛地北方特色的家宴,为我们接风洗尘,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亲人了,我们大家的心情都久久不能平静,直到深夜大家还不想去休息。</p> 姨家大院 <p class="ql-block">  在村里的那些天,我们都是处在兴奋与好奇之中,白天我们到处跑,也到处看,也到处问,感受我们也前不同地生活的气息,南方人生活上与北方人生活上的差异,以及穿着打佈和语言的不同,对于我们从小生长在南方的孩子来讲,家乡的什么事情都感到新鲜与不同,几件有趣的事情叫我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一是我姨家里养的鸡,白天在院里院外活动,到处寻找食吃胆子大得很,但母鸡下蛋时却不到鸡窝里去下,而是跳到窗户角上去下,到了晚上也不进鸡笼里去,而是全部大小都飞到院子里一棵大枣树最顶端上去过夜,因为我们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问我姨才晓得,是因为当地的黄鼠狼多,经常晚上出来咬它们,所以吓得鸡群们晚上只好躲到树上去睡觉。</p><p class="ql-block"> 二是我们发现离我姨住的附近有一口大水塘,到了晚上水塘里地青蛙就叫个不停,青蛙对于我们来自南方的孩子来说,这可是一顿特别好吃地美味,第二天晚上我们兄弟几个就带上手电筒出去抓青蛙,冬子和他爸也经不住诱惑和我们一起去看热闹,因为平时这里没有人来抓过,(村里的人也不吃)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捉到了至少有二三十多只青蛙回来。因为时间太晚,我们就把青蛙放在院里,上面还盖了一个大铝盆子以防它们逃跑,准备第二天把它们干掉。奇怪的是第二天早上我们起来后,发现青蛙都不见了?问姨夫他们都说不知道?并说可能是被什么野物刁走了?我们半信半疑确得好奇怪?若干年后,姨才告诉我们是我姥爷不忍心我们吃它们,一大清早起来,就悄悄地把它们全都放生了。</p><p class="ql-block"> 三是北方农村的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院子,房子都用围墙围起来了,关上大门后外面的人就进不来了,不像南方农村,家家户户都沒有围墙是个敞开的。北方农村虽说家里都有一个院子,却不把猪放在院里养,他们养猪时却在院子外面挖一个很深的坑,把小猪放到坑里去喂,不管春夏秋冬,刮风下雨还是下雪,一直到猪长大到了杀的时候,才把猪从深坑里捞出来,不像南方人养猪,南方这边养猪有条件的另外给猪盖一间猪舍,夏天热的时候,打开窗户通风让猪凉快些,蚊子多的时季,晚上还点蚊香以防猪被咬,冬天还要在猪睡的地方铺上一些干稻草怕猪冷,条件差一点的农户,就把猪养在做饭吃的厨房旁边(现在没有了)硬是把猪当宝贝养。</p> 姨一家人的幸福照 <p class="ql-block">  我母亲说,她这次回老家她很开心,一是见到了多年未见面的老父亲和弟妹他们以及侄儿侄女们,还见到了很多亲戚朋友和一些儿时的伙伴,心里高兴。再是村里的人都夸我母亲养育了三个长得像“将军”一样的儿子,村里的人都很羡慕她,都夸我母亲命好! </p><p class="ql-block">  在村里的那些天,家里天天都是热热闹闹的,我们不管在哪里,或走在街上遇到不认识我们的乡亲,都会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聊天,我弟弟他们也赶紧拿出香烟来敬给他们抽,彼此之间没有距离,只有亲戚朋友一般的亲切,母亲或者带我们几兄弟到村里的亲戚朋友家里去认认门,说会话,或者是村里的亲戚到我姨家里来看我母亲,与我母亲她们说话聊家常,经常是聊得忘记了吃饭,忘记了休息。在这期间,还有一件事情使我们感动;我大弟因为喝不惯北方老家的井水(碱性重)喝了后身上出现了一些过敏反应,我们一个在乡政府里上班的亲戚知道后,特意买了个塑料水桶,每次骑自行车从乡政府下班回家时,就从乡政府的水井里打一桶甜水带回来给我大弟喝,一直坚持到我们离开村里。</p> <p class="ql-block">1990年7月三兄弟在老家探亲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  在老家几天,我天天晚上去姥爷家里睡觉,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第一天晚上去姥爷屋里睡觉时,见姥爷脚也不洗,坐在炕边上两只脚磕了磕灰后,就上炕躺下了,我问姥爷怎么脚都不洗就睡了?姥爷躺在炕上说“洗脚干嘛?怪麻烦的”,我说不卫生,姥爷听了就真的从炕上爬起来打水去把脚洗了,我本来是和姥爷开玩笑的,不想姥爷还当真了,反而把我搞得不好意思了。在姥爷屋里,爷孙俩天天晚上躺在炕上说话唠嗑,都有说不完的话……。</p><p class="ql-block"> 姥爷家的房子临街,地理位置特别好,原来有一栋座北朝南三间正房住人,东西两边另外盖了两间厢房,一间喂牲口,一间放农具杂物,院子也很大还栽了一棵枣树。我回去的时候枣树也早死了,只剩下了一节光秃秃的树子,院子里的房子也只剩下一间东房了,其他的房子因为没人住都塌了。姥爷说,当年家里兴旺时,几间房子都住了人,现在只有他一个人住在这里了,(姨的几个孩子晚上轮流过来陪姥爷)守护着这个院子,守护着这个家。</p><p class="ql-block">  我母亲也记得她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时,我姥姥到了夏季的时候,每天都会烧一锅凉茶,摆在街边上卖茶水,一分钱一大碗。因为位置好,来往的行人多,一天也能卖个一十几碗茶,母亲说,生意好一点,我姥姥就会拿二分钱给她,叫去烟酒铺子里买几支香烟来抽,平常姥姥抽的是旱烟,偶尔也买支香烟换个口味,我母亲说,她就是在那个时候帮姥姥卖茶水的时候学会了抽烟的。</p> 和家人合影 <br>  那次回老家,我只在村里住了五天,就返回了湖南,母亲和我俩个弟弟住了十多天,并且正好赶上老家收麦子,俩个弟弟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把当劳动人民的感受,回来后好长一段时间都说一身痛,可想而知,我姥爷他们一辈子在农村是如何渡过的? 姥爷在世时,我一共只和老人见过两次面,但老人在我脑海里却留下来了深刻地印象,姥爷一辈子勤劳、扑实、善良,慈祥,他幵心时笑起来地样子,叫我永生难忘。 <br>  一九九九年五月,我的姥爷因病在河北老家逝世,走完了他坎坷的一生,享年八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