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有期 衔接有度——润星、康园润星幼儿园幼小衔接教研活动

🍀半盏清甜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是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为扎实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升幼小衔接工作实施质量,2023年6月28日,十堰市张湾区润星、康园润星幼儿园组织开展了幼小衔接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强调了“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幼儿为本、双向衔接、系统推进、规范管理”的基本教育原则。</p><p class="ql-block"> 对于幼小衔接到底需要做哪些工作?如何把握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幼小衔接工作重点?老师们在分享与交流中打开了幼小衔接工作的新思路。</p> 衔有温 引领 <p class="ql-block">环节一、直击核心,形成幼小衔接初思考</p>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条件、生活环境都存在差异,初入小学的幼儿必然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那么,说到幼小衔接,老师们联想到的幼小衔接关键词会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认为这是幼小衔接的关键词呢?老师们针对自己的关键词,进行了讲解。在讲解中我们不断去扩散、延伸,从多层面、多角度的探讨中形成了“幼小衔接”最初的思考。</p> 衔有度  联研 <p class="ql-block">环节二、共读《要点》,从关键词中反思缺失</p>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指出我们要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四个方面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那从思考回归理论中,结合老师们整理的关键词,我们展开分析:</p><p class="ql-block">幼小衔接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否需要面面俱到?还是要有一定的侧重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交流中老师们达成共识,幼小衔接需要我们全面的从各个环节入手,但各年龄段有一定的侧重点。</p> 衔有方  实践 <p class="ql-block">环节三、分组研讨,找准幼小衔接切入点</p>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工作是贯穿在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和学习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我们工作的重点和要求有明显的差异。各年级组老师代表针对本年龄段幼儿的实际情况向大家分享了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情况。</p> <p class="ql-block">  小小班、小班幼儿以服务自己,锻炼自理能力为主。小朋友们从入园就开始了幼小衔接的第一步,老师们在帮助孩子们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项去渗透。从我们的生活、游戏等多种活动中渗透,让幼儿形成习惯。从两位老师的分享中可以看出孩子的成长,这些细小的变化就是孩子们的衔接,也是我们幼小衔接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中班幼儿以提能力为主,在日常中抓学习能力,提升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当然,除此之外,老师们也在各种丰富的活动中让幼儿学习新技能,发展新认知,在提升中进行衔接。</p> <p class="ql-block">  大班是幼小衔接的总结,老师们在三年的幼儿园生活中从多方位、多层面开展衔接工作。</p><p class="ql-block"> 比如:在身心发展上,我们从自理能力、自我认知、自我发展入手,以参观小学等多种活动让孩子们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激发幼儿的入学向往。在生活中,鼓励幼儿独立自主,能承担自己的责任,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在社会交往中,让幼儿独立思考,友好交往,有一定的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上,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以多种形式来进行,从听、说、读、写中让幼儿得到发展,帮助顺利过渡到小学。</p><p class="ql-block"> </p> 接有法  交流 <p class="ql-block">环节四、案例分享,巧借网络资源共学习</p> <p class="ql-block">幼小衔接案例分享:《小企鹅的一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个案例是以小班学习准备为主来开展和延伸的,在分享中老师们一起探讨案例的亮点:</p><p class="ql-block">1、案例从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去挖掘随机事件中的价值,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学习准备的发展目标。比如:从纪录片、绘本、歌曲到南极冰山展台,不断地去引发幼儿和他人进行积极互动、支持幼儿自由探索,鼓励幼儿充分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幼儿有着持续性的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2、 当幼儿发现泥塑区有很多白药丸盒时,向教师提出了疑问。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及时发现了幼儿在活动中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和支持幼儿不断追问,持续深入探究,最后获得成功,拓展幼儿的经验。</p><p class="ql-block">3、整个案例中能很好的体现出学习准备中好学好问、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这四个发展目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随着教研活动的推进,在分享与探讨中老师们有感而发,记录下自己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教研,我们知道,<span style="font-size: 18px;">衔接和过渡是一个柔性、持续而渐进的过程,</span>需要从小班为起点,以幼儿入学适应和终身发展为需要,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等身心基本素质。要深入儿童,着眼发展,用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方式,深入思考,不断追随孩子的发展需要,让这条衔接之路走得稳、走得长。</p>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不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而是童年生活一种自然而然的延伸。我们要做的,是回归常识、回归规律、回归理性、回归和谐。帮助孩子以积极的心态,做好准备,这个准备不仅仅是为入学,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更宽广的视野和站位,为他们的未来做好各方面的准备。</p>

衔接

幼小

幼儿

幼儿园

学习

老师

小学

准备

分享

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