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贴近孩子的生活,回归于自然的学习,才更激发孩子发现问题并主动借助各种力量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兴趣,这期间的一点一滴都是孩子成长的过程。</p> 6.21发现西瓜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兴奋的玩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哇,你们快来啊,这里有一个西瓜虫。”浩浩大声的叫了起来,其他小朋友听到声音立马跑了过去,“真的是西瓜虫。”他们大声说着,又在其他地方找了起来,“今天我们要找到100个西瓜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几个好朋友聚集在一起,把西瓜虫找出来放进小车里。</p><p class="ql-block">“已经找到四个西瓜虫了。”</p><p class="ql-block">“呀,它爬到我的棍子上了。”</p><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个西瓜虫窝。”</p><p class="ql-block">“王正宇,你快来,他们太活跃了,我弄不了他们了。”</p><p class="ql-block">“西瓜虫在哪里,我怎么找不到呢?”</p><p class="ql-block">“这几个小蜗牛当配饰吧。”</p><p class="ql-block">“我害怕,我不敢碰它。”</p><p class="ql-block">“这个蜗牛在西瓜虫上干什么呢,怎么不动了。”</p><p class="ql-block">“他在睡觉吧。”</p><p class="ql-block">“西瓜虫变成了一个球球了。”</p><p class="ql-block">“西瓜虫为什么会变成一个球球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兴奋的与同伴交流着,分享着心中所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什么学习正在发生</span></p><p class="ql-block"> 浩浩是第一个发现西瓜虫的孩子,对西瓜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吸引大家关注、围观,在老师的引导下愿意探究西瓜虫,说明浩浩是一个喜欢探究、好奇心很强的孩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下一步学习的可能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3—6岁幼儿发展指南》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有条件时和幼儿一起做一些简易的调查或有趣的小实验。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对孩子们抛出的一连串问题,我没有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引导大家寻找、发现,让你们自己去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你们进一步深入探究西瓜虫的兴趣。</p> 6.25了解西瓜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教室里,我带着小朋友一起观察西瓜虫的图片,进一步了解西瓜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p><p class="ql-block">师:“西瓜虫长什么样子呢?”</p><p class="ql-block">艺茹:“西瓜虫长的圆圆的。”</p><p class="ql-block">浩浩:“西瓜虫有触角,还有很多腿。”</p><p class="ql-block">艺茹:“我感觉西瓜虫长的好像虾🦐一样。”</p><p class="ql-block">师:“西瓜虫生活在哪里呢?”</p><p class="ql-block">欣欣:“它在砖头底下。”</p><p class="ql-block">师:“西瓜虫什么时候会变成一个小圆球呢?”</p><p class="ql-block">妍妍:“有危险的时候,缩成一个小球可能会有安全感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西瓜虫一般指鼠妇,因湿润而生,《图经》中直接叫它“湿生虫”。鼠妇藏在阴暗的角落中似“鼠”,虽小却有“障眼法”,遇到紧急情况,会盘成一团“装死”,盘起来的形状圆圆的像西瓜,所以有的地方也叫它“西瓜虫”。</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顺势引导,把喜欢的西瓜虫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一场关于西瓜虫的创作之旅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什么学习正在发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具有积极主动、善于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他们与同伴一起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通过寻找发现、观察感知、亲身体验,进一步地发现了西瓜虫的结构特征,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经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教师支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为幼儿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活动中幼儿能够大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西瓜虫,用绘画制作等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p> 6.27在再寻西瓜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了解到西瓜虫的生活习性后,孩子们再次来到户外寻找西瓜虫,他们不在是无目的的寻找,而是在草坪下,阴凉处寻找,发现这些地方能找到更多的西瓜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教师支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卢梭说:“自然的教育也是自由的教育,只有给儿童充分的自由,符合儿童的教育才可能成功。”孩子天生对昆虫的好奇与喜爱,恰好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个契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人常常忽略孩子们的发现,因为我们和他们的角度不同,慢下来、蹲下来从他们的眼光中去观察,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关于西瓜虫的故事还在继续,等待着孩子们去发现更多西瓜虫的趣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编辑:刘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校对:平庆慧</span></p><p class="ql-block">审核:杜丽丽</p><p class="ql-block">单位:尹集镇刘庄幼儿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