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精神上生生不息的教师—江浦实验小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青年教师期末会议

江浦实验小学音乐组

<p class="ql-block">  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如果自身精神生活不丰盈、不丰厚、不丰实,缺乏精神的力量,就无法教出、育出具有同样精神生活品质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教师首先不是建构他人精神世界之人,而是建构自我精神世界的人。有没有建构自我精神宇宙的能力,往往影响了、决定了教师建构他人精神宇宙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灵魂的工程师”,首先是自我灵魂的工程师。</p> <p class="ql-block">一、青年教师工作总结</p> <p class="ql-block">1.师徒结对、粉笔字练习反馈</p> <p class="ql-block">  本学期师徒结对,我们采用每月打卡的形式来进行反馈,那么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班,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出类拔萃,学校也是,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够快速成长起来,这一点,我相信大家也都能感知到。青年教师普遍缺乏经验,但缺乏经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相信经验、不借鉴经验、不积累经验。希望我们的青年教师能够珍惜学校提供的平台,积极向师傅请教,下学期我们将开展“最美师徒”评选活动,希望我们的青年教师能够积极参与。</p> <p class="ql-block">  粉笔字是我们的基本功,无论是语数外老师,还是音体美老师,都要练好字,一手好字可以说可以让人受益一生,何况我们的身份是一名教师。下学期开学,我们将再进行一次粉笔字比赛,一直坚持打卡并且写得特别好的老师,我们给予免写奖励。</p> <p class="ql-block">2.校教学大比武反馈并颁奖</p> <p class="ql-block">  恭喜以下老师在江浦实小“善学”课堂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  恭喜以下老师在江浦实小“善学”课堂教学大赛中,荣获二等奖</p> <p class="ql-block">  本学期,我们还进行了“善学”课堂教学大赛,我们分了低年级语文专场、高年语文专场等10个专场,38位教师参赛,看得出来,大家都是精心准备的,这点要给大家点赞!对于我们老师而言,上好一节课,站好三尺讲坛是根本,根本不牢地动山摇。希望我们的老师继续精进课堂,不断提升自身素质。</p> <p class="ql-block">3.《成长足迹》评比情况反馈并颁奖</p> <p class="ql-block"> 恭喜以下老师在江浦实小2022-2023学年《成长足迹》评选中,荣获特等奖</p> <p class="ql-block">  恭喜以下老师在江浦实小2022-2023学年《成长足迹》评选中,荣获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 恭喜以下老师在江浦实小2022-2023学年《成长足迹》评选中,荣获二等奖</p> <p class="ql-block">  花开有痕,岁月成诗。每一次的梳理,对自己而言,既能看到自己汗水浇灌的花朵,更能找到继续努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二、马年主任给青年教师分享自己日常教学工作以及给予小建议</p> <p class="ql-block">  有个小建议,青年教师要准备一本备忘录,坚持每天简要记一件最值得记录的事情,尤其把自己的困惑和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很多时候,问题,就是研究的课题。记录的时候,要将当时的场景、细节还原出来,并简单写写自己的想法,不要小看自己的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经验即可上升为智慧。越是让你难过的事情,越要原原本本记录。不要怕曾经的流泪,你流下的每一滴泪,都可能变成闪光的珍珠。</p> <p class="ql-block">三、朗诵:于漪老师写给青年教师的一封信</p> <p class="ql-block">  育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教师必须思想有高度,学识有厚度,精神有朝气。我们的教育事业特别需要青年教师。</p><p class="ql-block"> 青年是人生之王,处在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对生命的追求也最有动力。青年教师应志存高远,把自己的生命同我们所肩负的使命结合起来,要有底气、有骨气,还要有锐气、有韧劲。</p><p class="ql-block"> 青年教师要静下心来研究我们教育孩子全面成长的规律,这样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创造教育事业新的精彩。</p><p class="ql-block"> 我想,你的课,将来一定是满怀着你的才情、你的情怀、你的责任担当来上的。每个孩子在上你的课的时候,就会得到知识,懂得做人的道理,而且享受到学习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祝愿我们的青年教师,在教育的岗位上散发青春的光芒,收获教育的欢乐,取得可喜的成绩,为孩子们的人生旅途带去一片光明!</p> <p class="ql-block">四、读书沙龙:《中小幼教师如何做好教科研》</p> <p class="ql-block">  上好一节课是根本,但搞好教科研也非常重要,决定了教师能走多远,教师能走多远又决定了学生能走多远。下面有请青年骨干教师上台,谈一谈他们读完《中小幼教师如何做好教科研》这本书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张秋婷老师:</p><p class="ql-block"> 青年教师要想做好教科研我想首先要带着教科研的思维和对教学现象的思考投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nbsp;&nbsp;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教学这项具有创造性的劳动中,我们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问题需要凝练和整合,形成系统的教育理念,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查找资料、撰写论文等,将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nbsp;对于我个人来说在论文撰写最初的难点莫过于如何拟订一个新颖又有创意的论文题目。这本《中小幼教师如何做好教科研》中就用专门的一部分帮助我解决了这个难题。&nbsp;首先作者提出我们的选题范围一定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贴近当下的教学模式,反复推敲的同时不要害怕观点被推翻,因为这一过程也是进步的一部分,返观我自己在拟订一个论文题目的时候也是反复踌躇,其实厉害如同作者刘大伟老师这样的专家也会对于选题定题各种纠结,但是书中他提到恰恰是他在图书馆翻阅典籍的时候有了灵感,再加上大量阅读文献提供的佐证,所以才完成了一个概念的提出。&nbsp;&nbsp;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好的教科研不仅需要积累实践经验更需要大量的知识输入。才能通过总结凝炼形成上乘的文章。&nbsp;</p> <p class="ql-block">史玥琦老师:</p><p class="ql-block"> 有幸学习了刘大伟教授的《中小幼教师如何做好教科研》一书,本书带给我们丰富的经验总结,就像一位长者手把手的指导我们如何做好教科研。</p><p class="ql-block">如何写好论文?这是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难题。本书主要从如何选题、如何选择期刊、如何写作以及如何投稿这四个方面娓娓道来,让我获益良多。</p><p class="ql-block">1.首先选题做到新颖、持续、前言。书中为我们呈现2022年学科研究重点展望。如小学数学是核心素养、大概念大单元教学,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等与新课标相关的内容,其实自新课标发布以来这些都是我们平时教研活动研究讨论的内容,平时我们要紧跟区里和学校的科研步伐,有利于找到有价值的切入点,然后要坚持贯彻一条主线,突出延续性并不断深化。</p><p class="ql-block">2.写作时先要形成观点。观点要从日常教育教学反思中生成,在明确观点后要搜集相关文献,做好文献综述,对这一话题的研究现状有清晰的认知。然后再深入思考以及撰写。好文章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断推敲打磨中形成的。</p><p class="ql-block">刘大伟教授在书中指出教科研是教师的增长点,是新高度,决定了教师能走多远,教师能走多远又决定了学生能走多远。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更要在上好课的基础上不断攀升,实现人生新价值。</p> <p class="ql-block">翟颖菲老师:</p><p class="ql-block"> 《中小幼教师如何做好教科研》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实用。下面我就“如何写好论文“,谈一谈自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一、如何选题</p><p class="ql-block">1.选题要新颖、前沿,要紧跟教育发展的方向。我们可以多关注相关学科期刊的导向,特别是人大复印资料中的与中小幼相关的选题。</p><p class="ql-block">2.选题要有持续性。作为一线教师,精力有限,所以我们可以沿着一条主线深入研究。</p><p class="ql-block">二、如何写作</p><p class="ql-block">1.形成观点。以语文教师为例,我们可以将教学经验进行提炼,撰写教学中某个教学策略的运用(《大单元视域下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某篇文章的教学创新设计(《曹冲称象》拓展阅读教学设计),或者更专业的教学课例(对一堂课进行课堂教学实录并以此为基础而对这节课进行的阐述),以及对某次教学进行教学反思等。</p><p class="ql-block">2.深入思考并撰写。我们写文章要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深入解剖,结合实例进行教学改进,最终得出一定的结论。</p><p class="ql-block">3.反复打磨。写文章需要反复打磨才能定稿。打磨的过程我们需要关注到格式等最基本的问题。写完后,还可以问问自己,这个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我的教学策略是否提升了教学效果?我的反思有没有理论依据?以此提升论文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毛正健老师:</p><p class="ql-block"> 前段时间拜读了刘大伟博士所著的《中小幼教师如何做好教科研》一书,刘博士从如何写好论文、如何写好课题、如何写出专著、如何参加评奖四个方面,通过大量的图例为我们深入浅出地阐述一些关于做好教科研的方法和指导。在这本书中,有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刘博士说: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站好三尺讲台是根本,根本不牢地动山摇;而搞好教科研是增长点,是新高度,决定了教师能走多远,教师能走多远又决定了学生能走多远。这句话道出了教科研对于我们教师的重要性,要想让自我专业发展有新的增长点,搞好教科研必不可少。</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在这本书中刘博士对于论文如何撰写的指导也让我觉得受益匪浅。在我们的日常论文撰写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发生:好不容易想出来一个论文的选题或是观点,但是往往可能已经是被研究“烂”掉的主题,这样的论文也很难有创新点和突破点。这种时候,我们不妨像刘博士在书中所说的那样,在确定选题之后查查文献,也就是我们经常在写文章或者做课题时所做的文献综述,如果发现研究的文章很多,可以尝试在自己选题的基础上换个角度去思考,比如关于一个选题说别人的研究对象全部都是指向老师,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研究对象指向学生呢?这样一来,既有了创新,文章也更加容易出彩。</p> <p class="ql-block">欧燕老师:</p><p class="ql-block"> 搞好教科研是一个老师的增长点,是新高度,决定了教师能走多远.因此,如何写好论文是教师最关注的一个话题.读了刘所的著作后,从一个个真实案例中,猛得察觉自己也可以与论文写作有着这么近的距离.三步阶梯往上走,我的论文就会有.第一步形成观点,第二步深入思考并撰写,第三步反复打磨修改.特别是认真阅读第二步后,原来想写无从下手的困境被剥开雾,从身边的一线素材现象为抓手,哪怕百字文,养成习惯,有个人的教育经验和智慧的思考,题干就会丰富,从一个个案例的解读中,我深感平时文献研究较少,发现了问题,但思考的深度不够,自己再加工的能力薄弱,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会多积累、多思考,反复咀嚼这本书带给我的精华。在总结下,在思索中,在交流里,不怕写、有的写、写得精彩!</p> <p class="ql-block">五、布置暑期相关工作</p> <p class="ql-block">1.研读本学科新课标,做好学习记录(圈点勾画以及批注),于8月31日交到教务处。</p><p class="ql-block">2.阅读教育教学有关书籍,撰写读书心得,于8月20日发送到马年老师邮箱(893260327@qq.com)</p><p class="ql-block">3.坚持练字,每位教师开学前上传一张书法作品照片到青年教师群。</p><p class="ql-block">4.完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p><p class="ql-block">5.欢迎老师们用视频记录下暑期的精彩生活,积极投稿学校公众号。</p><p class="ql-block">6.登录“江苏省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管理系统”,选择“菜单自选式”资源项目,在8月31日前自主完成,不少于24学时(已参加区级及以上暑期集中培训项目的教师可自愿选择)。</p> <p class="ql-block">六、卓传莉副校长讲话</p> <p class="ql-block">一、立足课堂,提升学生专业素养</p><p class="ql-block">1.备课认真</p><p class="ql-block">2.上课规范</p><p class="ql-block">3.提升质量</p><p class="ql-block">二、勤于学习,科学规划专业发展</p><p class="ql-block">1.教科研发展</p><p class="ql-block">2.青年教师论文撰写</p><p class="ql-block">3.暑期背诵课标</p><p class="ql-block">三、眼中有光,做事不慌</p><p class="ql-block">1.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学会自我疏导</p><p class="ql-block">2.与家长有效沟通,有理有度有法</p><p class="ql-block">3.学校工作有计划、有条理、有章法</p><p class="ql-block"> 最后卓校送给每一位青年教师一句话,记忆犹新的那句话:搞好教科研是每一位教师的增长气。</p> <p class="ql-block">  教师重建自己的精神宇宙,需要确立正确的三观,即:教育观,师生观、好课观。唯有“三观”正,我们才能行得正,我们的精神宇宙,才会慢慢地丰盈、博大、深邃,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精神上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的人。</p>

教师

教科研

青年教师

老师

教学

我们

选题

论文

如何

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