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环游中国之:漠河北极村/中国最北点/龙江第一湾

王秋艳律师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6月27日早晨离开临江屯,去往漠河北极村方向。天转阴了,下起了小雨,室外温度22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本来想拍一张G331国道第4444公里的照片,但在八间房风景区向小摊主问路时得知,通向漠河的路没有修通,改走X325县道。路况不太好,起伏比较大,颠簸得很。几十公里后转向莫尔道嘎方向,路况好了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莫尔道嘎湿地保护区穿过,路两侧是茂密的森林,满眼的碧绿。途经莫尔道嘎镇,想拍张莫尔道嘎大桥的标牌留个纪念,被司机哥一脚油门错过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莫尔道嘎是一个地名,地处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森林腹地,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的一个小镇。这里于1999年建立了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内蒙古大兴安岭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48324公顷,森林覆盖率94.97%。莫尔道嘎的宣传标语说,“南有西双版纳,北有莫尔道嘎”,“夏去海南三亚,冬来莫尔道嘎”。其实倒没有必要和哪儿比,大兴安岭林海自有其雄伟壮丽、大气磅礴,以前我们自驾到东北看秋色的时候,早就领教过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莫尔道嘎”,是一个可以用多种语言解读的词语,在鄂温克语中为“碧水”之意,在鄂伦春语中为“白桦林生长的地方”、“驯鹿出没的地方”,在蒙古语中则为“上马出征”、“出发”的意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莫尔道嘎”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公元1207年,铁木真回室韦祭祖,在这里生发狩猎之念,逐鹿至龙岩山顶时,见林海茫茫,云凝峰峦,霞光四射,一派吉祥。大汗顿生统一蒙古的志愿,于是一声大吼:莫尔道嘎(蒙语:上马出征)!“莫尔道嘎”由此得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王传君主演的电影《莫尔道嘎》讲述了护林员林子的成长之路,更有对大兴安岭壮美风光的刻画、对生命的礼赞,有机会不妨看一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林区里没有网络,倒可以专心欣赏林场风光。经得耳布尔镇。天气时阴时晴,司机哥开始担心东北的雨季,因为在呼伦湖的时候听两个东北的游客说过,去漠河的路上有积水,车辆都需要用拖车给拉过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转S204省道,经根河北上。这里是大学同窗荣策工作过四年半的地方。十二年前大学同窗聚会,在根河河滩上烧烤的景象如在眼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拍了中国冷极雕塑。雕塑上有文字介绍如下:中国冷极点位于东经121°17′07″ ,北纬51°01′51″,海拔1081米,年均气温-4.1℃,最低温度 -52.6℃,全年无霜期70-80天。冷极雕塑,高12.75米,由汉字草书“冷”变化而来,造型飘逸、洒脱。听说漠河有记录的最低温度是-60℃,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得到“冷极”的称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2点到阿龙山,离满归还有大约50公里的时候,S204根河至满归路段修路封闭,封闭时间是早5点至11点、下午13点至19点。本来可以消消停停到漠河住宿,如果等到晚上7点再走就需要赶夜路或者在满归住宿了。有两个当地人开着一辆山东牌照的车辆在招揽生意,说带大家绕路90公里再回到S204省道,其中有40公里土路,每辆车收领路费100元。商量一番,和一辆海南牌照的别克车搭伴儿,决定绕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2:40,开始绕行旁边的阿满干线十支线,应该是属于林区内部路。刚开始大约50公里是柏油路,路特别窄,但是路况还好,没用多长时间。后40公里就是纯土路了,被过往的车辆碾压的沟沟坎坎,沟里有积水,坎儿也挺高,要左扭右扭地避开深沟和高坎儿。90公里路程走了两个半小时。感觉用两个半小时绕行90公里总比原地等五个小时要好,但前提是在白天,而且晴天的情况下,因为晚上或者雨天这40公里土路就不好应付了,一旦车辆出什么状况,找救援都不可能,林区里根本没有信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向领路人打听前面还有没有在呼伦湖听说的积水路段。得到的答复是应该没有了,积水路段我们已经过来了,大概是根河和金河中间路段,有一个桥塌了,加上大雨,导致了严重的积水,需要拖车把车辆运过去。现在积水已经没有了。这倒是个好消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重新走上S204省道,距漠河还有约180公里。大约在傍晚5:20开始下起了雨,好在时间不长就停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转S219省道,进入大兴安岭漠河辖区内。对漠河这个地方并不陌生,2016年2月司机哥带我到东北看雪,在漠河北极村过的春节。当时住在了一个民宿,和南方来的十几位游客同在这里过年,大家一起放鞭炮,一起包饺子,好不热闹。北极村厚厚的积雪、金鸡之冠、圣诞村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吸引我的,是北极村一排排的小木屋,整洁的小农家院,傍晚升起的炊烟,街道上一处处的冰雕,还有晚上满天的繁星。除了鸡鸣狗叫,小村子出奇的安静。每到晚上,家家门口挂起了红灯笼,有浓浓的年味儿。</b></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1lcwff7v"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color:rgb(22, 126, 251);"><b>(2016春节)北极村一日游</b></a></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6年我们来的时候,这个极寒之地的淳朴小村,没有过度商业化,街道上数的过来的几家商铺,面包房里飘散出香味儿,供销合作社里出售着鞭炮和日常用品,小村子的淳朴自然是那么吸引人,让人有再次奔赴的愿望。尤其是还想再住一晚原来的民宿,见一见热情的老板和老板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因为路上耽搁了时间,到漠河联系原来的民宿老板的时候,得知他们的民宿住满了。晚8点半到达漠河北极村,普通民宿基本上没有了,只好住在了索金大酒店。买了门票68元,观光车票30元,由酒店担保,自家车就可以开车进入村子了。上次来的时候管理没有这么严格,只要在村里住宿,房东到村口可以接游客进去,不用买门票,现在哪儿都要收钱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进入北极村,先吃了一惊:一条繁华的商业街灯火辉煌,广场上燃着熊熊的篝火,还有刺耳的音乐,众多游客在主持人的呐喊声中围着篝火在奔跑,双方还一问一答。主持人问“谁最帅呀谁最帅?”游客答“我最帅呀我最帅”;问“谁最美呀谁最美?”游客答“我最美呀我最美”;问“谁有钱呀谁有钱?”游客答“我有钱啊我有钱”;主持人问“谁有病啊谁有病”,游客答“你有病啊你有病”,然后全场哄堂大笑。好像是商场开业的狂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8日上午坐景区观光车开始游览。先到南线看了花海(圣诞村夏天不开放)。又到北线拍了中俄第138号界碑、金鸡之冠、北字雕塑。拍了黑龙江,摸到了晒得温热的黑龙江水,对岸就是俄罗斯。和上次我们来的时候相比,新建了商业街,两侧是餐馆和高档酒店。酒店住宿标准很高,从三、五百元到七、八百元,甚至更高,远远超过民宿的价格。木刻楞房越来越少了,村民们相继盖起了砖瓦房。新增了爱情广场和民族园,以及100多块刻着“北”字的石头,还有一块刻着“我找到北了”的巨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只是这不再是我印象中的漠河北极村了。七星广场上霓虹闪烁,刺耳的音乐声响到近半夜。吓跑了满天闪烁的星星,掩盖了本该有的鸡鸣狗叫。那个安静的可以让人整晚酣睡、在鸡叫声中睁开眼的小村子,似乎不见了。进村子的第一感觉就是,“相见不如怀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游客,我左右不了社会的“进步”,但可以左右我自己的脚步。坐观光车回酒店方向,拍了没有改变面孔的供销合作社和最北邮局,又步行到了上次住过的民宿,和老板、老板娘聊会儿天,就离开北极村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继续北行,走G111国道,转G331国道,去往龙江第一湾景区,这里有中国最北点和龙江第一湾,行程约118公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途经北红村。北红村隶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镇,在北极村东北方向,所以中国最北的村子是北红村而不是北极村,只不过北极村开发的比较早、名声比较大而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北红村和北极村直线距离不远,但由北极村开车去北红村,行程约90公里。有资料介绍说北红村中人口约320人,俄罗斯后裔占到了40%以上,这里是真正的原生态,开发程度没有北极村那么高,村四周为原始森林。看来不要再相信北极村石碑上刻的“我找到北了”,因为还有一个比它更北的北红村在那里等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最北点”的石碑在漠河县龙江第一湾景区内,位于图强镇二十八站林场的乌苏里卡伦浅滩上,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23°15′30″,北纬53°33′42″,海拔287米。立有“中国最北点”、“北国擎天石”石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准确的说,这儿才是真正能“找到北”的地方。在中国最北点,面南背北,张开双臂,就可以拥抱祖国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龙江第一湾,又称黑龙江第一湾,位于中国版图最北端,以黑龙江航道中心线为界,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隔江而望。第一湾是中俄界江黑龙江流经图强林业局施业区红旗岭段的江面时,回流急转而自然形成的长约30多公里的“Ω”形大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金色的沙滩环绕着半岛,岛上绿树成荫,如一颗硕大的绿宝石镶嵌在清澈的黑龙江水中,景观独特,气势磅礴。景色四时不同,春有开江奇景,夏有苍松翠柏,秋有五花山色,冬有皑皑白雪,为国家3A级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离开龙江第一湾,沿G331东行,行程220公里,目的地是十八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十八站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东50公里处,现为塔河县的一个行政镇和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所在地。“十八站”的地名起源于清代,它是光绪年间由墨尔根(嫩江)修至漠河胭脂沟金矿驿站中的第十八个驿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晚上住十八驿站塔河如意楼宾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十八站去往黑河方向的G331国道旁有十八站遗址,1975年发现,1976年发掘,出土文物标本1000余件,石器的类型和加工技术同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有许多相似之处,证明十八站旧石器文化继承了华北的旧石器文化传统,对研究远古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有重要价值。</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22px;">2023年6月27-28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