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玩文化的朋友周六下午来办公室聊天,谈笑间突然问我在塞尔维亚还有哪个地方想去而没有去的,我顺手从桌子上拿出一本诺维萨德的画册递给他。"走,现在就去!”虽已是下午四点半,然朋友助兴、又天公作美(昨日烈日炎炎,午后温度35℃+,而今雨过天晴,最高温度25℃),事不宜迟!揣上护照即出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行驶百余公里,车过贝尔格莱德,一路向西北进入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的地界,视野豁然开朗。广柔的平原上金灿灿的小麦、青纱帐般的玉米与将要盛开的向日葵三色交织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之所以说广柔乃车行十余分钟不见一农舍,而约再过一周大片的向日葵追逐阳光盛开留给游人更大的想象空间。多瑙河、萨瓦河、蒂萨河缓缓流淌和只种植一季的肥沃黑土地凸显伏伊伏丁那在塞尔维亚的重要地位,它和科索沃一样是前南斯拉夫两个特别的自治省行政区更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车行约160公里抵达多瑙河边的一个叫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Sremski Karlovci)的小镇,名字太长被中国人简称为红酒小镇。这里离诺维萨德还有不到二十公里。穿行在蜿蜒曲折的小镇之中探访一个个酒庄、酒窖,品尝据说有超过七种口味的葡萄酒,朋友一口气买了七箱,受之感染,我也买了两箱混装有四种口味的葡萄酒,收获满满。惟挺有巴洛克风的小镇几乎被忽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小镇出来二三公里走车观花打卡著名的 Krusedol修道院,而再行五六余公里抵彼德罗瓦拉丁要塞(塞尔维亚语:Петроварадинска тврђава),车可直接过要塞石桥、遂道抵要塞中心,这在国内不可想象。同贝尔格莱德的卡莱梅格丹城堡一样,彼要塞同样是诺维萨德第一打卡地。在塞国一年有余对诸如要塞、教堂似已司空见惯。</p> <p class="ql-block">惟印象深刻的一是要塞立于多瑙河九十度转弯多处外侧即右岸,悬崖之边,高耸险峻;二是要塞高处有一座著名的钟塔,它也诺维萨德城市地标之一,钟塔处也是俯瞰多瑙河景及远眺右岸诺维萨德市景最佳了望台,更特别之处在于钟塔上的大钟时针分针长度是反过来的,这样的设计是据说为了让多瑙河上的船家能在较远的位置看到钟点,从十八世纪运行至今,记录了多少人间苍桑。</p> <p class="ql-block">在钟塔临多瑙河悬崖边有一道栏杆,栏杆上下挂满清一色的铜锁,一对又一对的情侣在此驻是留影。而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景区挂连心锁是中国人的发明和专利。</p> <p class="ql-block">三是没想到的是俯瞰多瑙河居然发现一景,那就是正下方河中一排残缺的桥墩,那是二十多年前北约留给诺维萨德人抹不去的创伤,致使他们花了好多年才恢复两岸的交通;四是据说堡垒内部工程宏大,地下四层,设有二千多米长的作战、通信及矿井系统,十分错综复杂,一战之后早已褪去军事色彩,时间有限、更非军史爱好者,故不作深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p><p class="ql-block"> 出要塞过重建的多瑙河大桥即到左岸之诺维萨德市中心。朋友轻车熟路地找到他以前住过的酒店,却被告知没预约已客满,手机步行导航二家酒店亦复如是,失望之余决定先到市中心自由广场先打卡,如仍没有酒店可住,连夜驱车返回。</p> <p class="ql-block">抵广场环市政厅、圣玛丽亚大教堂以及ZmajJovina大街四周拍照一番,蓦然回首市政厅旁居然还有一名VOJBODINA的酒店,办理入住已是晚九点十分,酒店很有年代感,虽为四星但房间不大,设施也很简陋,靠位置优势价格折合CNY达500之多。</p> <p class="ql-block"> 下得楼来已是华灯初上(夏至时节北方天黑的晚),ZmajJovina街和诺维萨德大街人流熙熙攘攘,尤如北京大栅栏及西安回民街,但少几分喧嚣多几分闲适,找一个街旁的桌子坐下按图索骥的点了一盘意大利通心粉、烤鳟鱼、烤饼,二杯啤酒,服务及上菜节奏很慢,一边等一边欣赏街景倒不亦乐乎,其间有俩小朋友中文招呼你好,更有一略带棕色肤色的小女孩招呼过后伸出小手道"Smoking",我抽出一支黄鹤楼忙递过去,顺眼望去,女孩递回隔座的两位女士中一位后复回再次伸出小手,再递上一支,隔座相互点头示意,她们应该是Romani(吉普赛)人。</p> <p class="ql-block">欣赏街景行人良久突然发现一特别之处,坐着的、站着的和走动的全是清一色的年轻人,更可谓美女如云!人道是这些年轻的男男女女来至欧洲各地,也算体验一把什么叫欧洲青年之都和欧洲文化之都(这里每年一度的音乐节据说盛况空前)。 而再看我们俩六零后似乎格外障眼,故餐桌收拾及埋单毕没有像他人一样来二杯冰水继续悠闲地坐聊,更是为了继续两条大街的打卡,步行至一有塞中文对照的商店驻足拍照……</p> <p class="ql-block"> 此处多交待几句:这里是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伏伊伏丁那的行政、商业、文化、科学和旅游中心,多瑙河和蒂萨河交汇给了这个城市更多的灵动,因此也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雅典。中国输出的高铁技术成就了塞尔维亚第一条高铁线——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并将继续向北延伸成塞匈高铁,让该城地位更加凸显。伏伊伏丁那一战前是匈牙利领土,故这里的人有一部分信天主教,教堂外表与东正教区别明显,凭此可以与贝尔格莱德明确区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p><p class="ql-block"> 早上六点不到收拾毕,前台交钥匙后互道一声"娇”(塞语打招呼的意思,酒店不需查房)即下楼,此时的自由广场空无一人,成群鸽子广场觅食如画一般的美,流连忘返看来不可能,朋友昨天即做了回程设计,驱车出市中心直接上高速,此时车流稀少,高速上没有测速及摄像头,其中与一匈牙利牌照的C5车来回超了几次,朋友打趣说这里早就不是他匈牙利的地盘。途中也超过几辆挂瑞士、罗马利亚牌照车自信心顿觉爆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六</p><p class="ql-block"> 车行百余公里抵潘切沃(Pancevo),一个离贝尔格莱德不到二十公里的州府小城,这里的跳蚤市场在塞国小有名气。市场于一十字路口,东南二个方向沿路二侧延伸,长约三四公里,车随意停内侧向路旁铺一张垫子或桌子即成为一摊位(市场也不做摊位标识),大到电动工具、冰箱电视(不一定是彩电)洗衣机缝纫机,小到光碟、化妆品、药品、明信片,甚至很破旧的儿童玩具、老掉牙的手机、钟表……一句话,但凡家里不需要的无论是否有用都可以摆了出来。由于一月前逛过波扎雷瓦茨跳蚤市场,心理已有准备,但仍感叹塞国跳蚤市场旧衣服交易的活跃程度!</p> <p class="ql-block">朋友国内做过书画馆,所以对塞国油画、古玩独有情钟,也逛过塞国大大小小跳蚤市场,淘过不少"宝贝”。市场没有吆喝但可以讨价还价,朋友的刹手锏是实在淡不拢,就手机屏幕上打出中国和塞尔维亚是好朋友,大多能愉快成交。一趟下来近三个小时淘到一幅微型油画(便于携带)、一套微型四扇中国屏风画、一件以色列制造的小铜鸟和一件烧烤铜锅。为避免空手而归,我也选了一幅约60*40C的油画,从框中拆下以方便携带,被朋友称为伟大的创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p><p class="ql-block"> 出潘切沃,绕行另一州首府斯梅代雷沃(Smederevo),摩拉瓦河同多瑙河交汇形成的小城,但名气亦不一般——曾为塞尔维亚首府、河港。现比较有名的有斯梅代雷沃要塞、钢城和白葡萄酒城。其中成立于1913年、曾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的钢厂被河钢股份收购,远远眺去,高高的烟囱冒着白色的烟,路边田野的向日葵正在偷偷的开。</p><p class="ql-block"> 回到住地已是中午时分,来回四百余公里的行程在塞国地图上划了一个好大圈,终不枉来塞国一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