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目的地:佛教圣地塔尔寺</p><p class="ql-block">参观精美的装饰,膜拜虔诚的祈祷</p> <p class="ql-block">在飞机降落前半个小时,见证大西北的荒莽、廖阔、雄浑与奇特。</p> <p class="ql-block">在兰州至西宁的大巴车上,听祁导讲解青海的风土人情、黄河在我国不同省份体现的特点,领略了在以流水侵蚀为主的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具有高原特色、形态各异的丹霞地貌景观。</p><p class="ql-block">时间之手把自然中的风和水,变成了万年不钝的雕刀;它们一点一滴、锲而不舍地在红色沙砾岩上雕琢。漫长的岁月中,沙砾岩逐渐松动、垮塌,终于凸显出了万千姿态和群峰峭壁。</p> <p class="ql-block">途经青海第一村:</p><p class="ql-block">在甘青两省交界的地方,远远地就会看到分别写在五个山头上的白色大字“青海第一村”。这个村就是闻名甘青两省的海东市民和县马场垣乡下川口村。</p> <p class="ql-block">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是青海省的省会,古称西平郡、青唐城取"西陲安宁"之意,是整个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亦是国务院确定的内陆开放城市。</p><p class="ql-block">西宁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藏传佛教寺院、达赖班禅和祖师—宗喀巴的诞生地 【塔尔寺】,欣赏被誉为艺术三绝的酥油花、堆绣和壁画。</p><p class="ql-block">塔尔寺的由来,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600余亩,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塔尔寺院依山势建筑,由众多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等组成,布局严谨,建筑巍峨,金碧辉煌,气势恢宏,是我国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p><p class="ql-block">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罗桑扎巴(1357-1419)的诞生地。宗喀巴大师早年学经于夏琼寺,16岁去西藏深造,改革西藏佛教,创立格鲁派(黄教)。</p><p class="ql-block">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它与小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大拉让宫(吉祥宫),四大经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殿内佛像造型生动优美,超然神圣。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p> <p class="ql-block">寺前广场上的八宝如意塔,塔身白灰抹面,腰部装饰有经文和彩图,每个塔身南面设有一个佛龛,里面藏有梵文。</p> <p class="ql-block">大金瓦殿是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p> <p class="ql-block">摇动转金筒,默念、祈福。</p> <p class="ql-block">磕长头的信徒,需要磕够十万个。</p><p class="ql-block">这是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据说是因为当年宗喀巴大师成佛时所坐的地方长出一棵菩提树,这棵树有十万片叶子,而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佛像,所以他们要把这十万个都拜到。这样才算功德圆满。</p><p class="ql-block">对于年轻人,磕完十万个长头,大约需要三到四个月。而老年人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他们一旦开始,就每天都随着寺开门而入,闭门而出。</p><p class="ql-block">信仰的力量,源源不断;</p><p class="ql-block">朝圣的佛光,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美食集中区,有600多年历史的莫家街。</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天黑,比南方晚了一两个小时。</p><p class="ql-block">街道宁静,然游人如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