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火车去拉萨

墨醇

<h3>2023年6月26日20:02,蓄谋已久的西藏之旅,从上海站出发,沿沪藏线西行,“坐上火车去拉萨”的旅程拉开了序幕。四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大着胆子结伴而行,不为今生留下遗憾,勇敢地向着高原圣地出发了!</h3> <h3>6月27日一觉醒来,郑州、巩义、渑池、洛阳、三门峡⋯⋯中原大地展现在眼前。好几年没有走过的陇海线熟悉而又陌生,铁路沿线的风景有一种久违的感觉。<br></h3> <h3>中午11点到达西安,正式进入了大西北,过了宝鸡,穿越秦岭,甘肃的大门近在咫尺。</h3> <h3>下午6点钟,火车提前18分钟到达兰州,在兰州站停留35分钟。本想在兰州火车站补充一下给养,可谁知道现如今沿途的站台没有售货亭,只能完全依赖火车上的供应。<br></h3> <h3>年轻的小伙伴们不失时机,大秀风景,充分展示青春的活力。</h3> <h3>21:23到达青海省西宁火车站,换乘去拉萨的供氧列车,按时发车。</h3> <h3>6月28日4点20分,列车到达格尔木,站停20分钟。擦拭玻璃是乘客自发的义务劳动,年轻的帅哥美女们都积极参与,目的就是要待天明了好看景拍照,不失青藏铁路沿途的绝美风景,留下美好的记忆。</h3> <h3>在火车上欣赏青藏铁路沿途的自然风光,其精彩程度远远超乎想象。她穿越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国家自然保护区,沿途景观有:昆仑山远景,长江源景观带,可可西里无人区景观带,藏北羌塘大草原美景,错那湖美景和那曲到拉萨的草原田原景观。还穿越了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青藏铁路第一桥三岔河大桥,世界上最长的以桥代路的清水河大桥等无数个之最。一路欣赏青藏线迷人风光,欣赏青藏高原的壮阔与秀美。举起手机直拍摄到电量报警,仍意犹未尽。</h3> <h3>6月28日18点46分,列车抵达富有浓郁藏族风格的拉萨火车站。在导游的带领下入住五星级酒店:丰缘大酒店。</h3> <h3>6月29日,拉萨,这座令人心驰神往的圣地,我们来了。按照旅行社的安排,第一站就是游览拉萨唯一的财神庙:扎基寺。我们带着美好的愿望和虔诚的心态,根据导游的提示,没有吝啬口袋,买了藏香、哈达和酒,排队进入寺庙。按照既知的礼仪焚香敬酒献哈达,祈求国泰民安,物阜年丰。可不愉快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报警、作笔录耽误了去大昭寺广场的行程,午餐吃得味同嚼蜡,游玩的兴趣九霄云外……</h3> <h3>拉萨八廓街、大昭寺广场只能远观而已。到此一游,聊作安慰。</h3> <h3>到了西藏,布达拉宫是首选打卡地,据说散客往往是一票难求。旅行社提前预约了门票,吃过午饭去游览布达拉宫。因为一个景区导游最多只能带十三名游客进入布达拉宫,随车导游把我们分两批交给了景区导游。尽管上午遇到了扎心的事,布达拉宫还是令人魂牵梦萦的。年轻的帅哥非常敬业,带我们仔细游览布达拉宫,详细介绍布达拉宫的历史沿革,也使我们知道了灵塔和佛塔的区别,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的不同作用。</h3> <h3>布达拉宫集宫殿、寺院和灵塔殿三位一体。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统一权力中心,分为红宫和白宫。红宫为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大昭寺则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大昭寺在拉萨人民心目当中的地位与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不相上下。如今的大昭寺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h3> <h3>布达拉宫上的小广场。</h3> <h3>6月30日早餐后,我们开始了林芝之行。与G318并行的拉林高速限速90公里。一路向东,穿过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隧道,进入了林芝市,海拔逐渐降低,山路两旁植被更好,据导游说森林里面有藏弥猴等野生动物生存。拉林高速是一条从日光城拉萨到雪域小江南林芝的神奇天路,坐车行进于此,犹如置身植物园,沿途雪山、森林、村落、农田等构成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令人流连忘返。</h3> <h3>根据导游介绍,西藏划为六大区域,从东到西为昌都地区、林芝地区、那曲地区、日喀则地区、阿里地区和城关区。昌都区,东临四川,以康巴藏族为主,人种好,康巴汉子高大威猛、康巴美女个个漂亮;林芝区,以工布藏族为主,工布藏族是能工巧匠,擅长手工制作,据说布达拉宫的彩绘、装饰以及藏区的手工艺品等,大多出在工布藏族工匠之手;那曲地区,北临青海,以虫草著名;日喀则地区,珠峰所在地,是西藏的粮仓;阿里地区,西部与新疆接壤,是西藏中的西藏;最后一个是城关区,是西藏的中心。</h3> <h3>拉林高速邦杰塘服务区,在海抜4500米的地方,快走几步就会气喘吁吁。</h3> <h3>中午在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的巴河镇吃午餐。这里是藏猪的生产地区,虽说高原缺少蔬菜,但饭馆提供的饭菜还是很丰盛,猪肉别有风味,大家非常满意。</h3> <h3>西藏,我们来了,巴松措,我们到了。</h3> <h3>乘游艇荡漾在细雨绵绵的巴松措,神清气爽,乐不思蜀。</h3> <h3>在濛濛细雨中乘船游览了巴松措,又来到了卡定沟。卡定藏语译文为人间仙境,是典型的山谷地貌,山势险要高耸入云,奇峰异石古木参天,飞流直下雄伟壮观,佛祖观音自然天成。既是绝佳美景,又是天然氧吧。置身此处,无限陶醉。</h3> <h3>卡定沟一景,高山上自然天成的观音菩萨</h3> <h3>游览了巴松措、卡定沟后在七里镇吃鲁朗石锅鸡,入住林芝天宇藏秘酒店。市区海拔2900米。</h3> <h3>7月1日是党的生日。早餐后聪明的美女导游先带着大家直接到色季拉山,看鲁朗林海、观高原杜鹃花、远眺南迦巴瓦峰,然后再去雅鲁藏布大峡谷,最后到雅尼国家湿地。与其他车辆错峰出行,减少了排队,以免塞车耽误时间。一路畅通、时间充余,特别适合老年人的休闲旅游。</h3> <h3>色季拉山口海拔4728米,是川藏线上有名的地标,也是观察南迦巴瓦峰的最佳位置。南迦巴瓦峰海拔高度7782米,又称羞女峰,常年轻纱蒙面,不肯轻示于人,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自然无缘一睹芳容。</h3> <h3>鲁朗林海是一处云山雾海里的森林,周边雪山林立,沟内森林葱笼,溪流蜿蜒其中,野花竞相开放。简直就是人间天堂。</h3> <h3>沿着尼洋曲来到了与雅鲁藏布江的交汇处,就进入雅鲁藏布江流域了。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林芝市米林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峡谷。北起米林县派镇大渡卡村(海拔3000米),经由排龙乡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6009米。</h3> <h3>尼洋曲汇入雅鲁藏布江的开阔地带就是雅尼国家湿地公园。</h3> <h3>7月2日,美丽的重庆妹子许导带领大家来到林芝市巴宜区伍巴村,村里唯一的女大学生、小学双语老师顿珠拉姆接待了我们,带大家走进她家的小院、客厅,请大家喝酥油茶、吃牦牛奶片,讲述西藏的民族风情、历史沿革。特别是对他们工布藏族的手工艺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娓娓而谈,引人入胜。使我对藏民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肃然起敬!</h3> <h3>伍巴村坐落于318国道和拉林高速之间。早晨的小村虽不像桃花源似的鸡犬相闻,但却别有一番如临仙境的感觉。牦牛、小狗等动物随意游荡,不小心还会踩到牛粪。每家的院落不用上锁,但必须把门关好,不然游荡的牦牛就会进入院子,把主人精心种植的植物糟蹋了。伍巴村被林芝地区评为旅游特色文化村。每一个家庭出一人担任解说员,并可以到她的家里参观,讲解一些当地的人文民俗,但禁止照相。</h3> <h3>中午时分,又来到巴河镇。好客的饭店老板,大方的美女导游,不但提供了丰盛的午餐,还免费供应啤酒、饮料、西瓜等,大家喜出望外,赞不绝口。</h3> <h3>晚餐是烤羊、烤鱼、奶茶、糌粑、青稞酒等等等等,还有美女帅哥唱歌助兴,带领大家跳锅庄舞。可是由于高原反应,大家的活动量太小,自然味口不好。</h3> <h3>7月3日参观了西藏藏医药大学、领略西藏的传统文化后,去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的羊卓雍措。她虽距拉萨西南70公里,但从拉萨的海拔3600米到岗巴拉山口4998米盘山公路蜿蜒曲折,看得人头晕目眩,真的是恐高晕车者的冷面杀手,加上高原反应,许多人头疼恶心,痛苦不堪。可是当来到这个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上面的珊瑚湖”旁,穿上美美的藏民族服饰,由专业的摄影师记录下美好回忆的时刻,领略湖泊、雪峰与蓝天融为一体、相映成画的绝美风光,又感到不虚此行,终生难忘。</h3> <h3>平均年龄68岁的小团队,穿上精美的藏族服饰,好开心、好快乐!</h3> <h3>两位资深卓玛,吸着氧也要开心地美颜一下下。</h3> <h3>7月4日早餐后,出拉萨、过德庆、进当雄,穿过羊八井隧道,来到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然后去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天湖,海拔4718米的纳木错。遥望湖畔,水天一色、碧空蓝湖浑然一体。远眺念青唐古拉山和一望无垠的藏北草原,近观扎西岛上的奇石山岩和虔诚的朝圣藏民,每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都是那么富有诗意。</h3> <h3>站在草原观景平台,真的等到了天路巨龙。</h3> <h3>那根拉山口海披5190米。寒风凛冽、空气稀薄,但每一位到此一游的朋友都冒着风险打卡留念,有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情怀。</h3> <h3>去的时候风和日丽,到了山口冷风扑面,下到湖边小雨淅沥,回程只见雪罩路边,天边还出现了美丽的彩虹。真的是一天四季,风雨无常。</h3> <h3>从纳木错回到拉萨,驻藏好友吴先生请我们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也是在为我们明天的归途壮行。餐后我们不失时机,来到海拔3646.13米的布达拉宫广场,留下五彩斑斓的记忆。</h3> <h3>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h3> <h3>布达拉宫广场夜景</h3> <h3>7月5日早7点半从酒店出发,9点25分归途列车从拉萨火车站缓缓驶出,然而拉萨之行并未就此结束。随着海拔的增高,原以为已经适应了的高反接踵而至,呼吸困难、嘴唇发紫、头晕脑胀!这说明适应高反并不是几天的事情,而是身体和心情的交互作用。而沿途风景又不允许萎靡不振,回程才觉景色更美!强打精神,力争让眼球得到更多美景的洗礼,尽量用手机记录变幻的雪山草地。看牛羊悠闲于山水之间,看土拨鼠嬉戏于戈壁草原,看藏野驴在有点沙化的可可西里奔跑撒欢,目不转睛地寻找散兵游勇式藏羚羊的昙花一现。</h3> <h3>进藏的时候在格尔木车站,亲自擦亮了车窗,照了很多精美的照片。可是随着手机被求财者顺走,照片永远地离我远去了。出藏的时候能补照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正如人生,有去无回。珍惜当下,拥抱未来。</h3> <h3>忠诚的铁道卫士,沐浴着高原的阳光,吹拂着缺氧的寒风,时刻守护着天路,向过往的列车立正敬礼,其情其景,令人钦佩!</h3> <h3>弘一法师说,遇见是因为有债要还了,离开是因为还清了。前世不欠,今生不见。今生相见,定有亏欠。西藏、拉萨再见了!你是祖国的西南边陲,你是挚爱的雪域阳光。列车沿着拉萨河谷缓缓离去,留下了美好,留下了不舍,也留下了遗憾……</h3> <h3>再见了雪域高原,再见了西南边疆。您是令人向往的地方,也是来了以后永远忘不掉的地方!致敬守护这方净土的每一个生灵,祈祷祖国的边陲永远平安吉祥。扎西德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