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菊花青

荣涛54404602

<p class="ql-block">  43年前我在内蒙古下乡时,一次寻马过程中经历的囧事,至今还记忆犹新,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忍俊不禁。</p><p class="ql-block"> 1974年我在生产队与村民杨存财大爷负责放牧队里的大牲口。</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10月份下旬的一天山里下起了鹅毛大雪,生产队的一匹2岁口“菊花青”儿马(公马)走失了。这匹"菊花青"马是属于那种"生瓜蛋子"类型的马匹,桀骜不驯是对它最好的定位。迂到生人又踢又咬,平时谁也不敢去接近它,反正我是不敢去招惹它。村中只有壮后生虎小子能够驯服它,另外一个能够驯服它的人就是我们知青点我发小崇智,在这一点上我十分佩服他。当年在照山脚下的下湿地河床上虎小和崇智两个人驯服"菊花青"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当然这是后话。</p><p class="ql-block"> "菊花青"在马群里也算是后起之秀,因为牙口小正走向壮年,将来在生产生活中一定能够派上大用场。这么优秀的马匹丢失了,我怎会不着急呢!这是我的失职造成的感到十分内疚。</p><p class="ql-block"> 生产队杨有小队长看到我未愔世事的样子便安慰我说:儿马在发情期要寻找配偶,所以有可能会跑到别的村落其他的马群里去,不要太担心会找到的。</p><p class="ql-block"> 终归当年自己太年轻什么都不懂,听了杨队长的话心里才好受一点。</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杨队长带领我先到毗邻的乌兰哈达生产队马群里寻找,未见“菊花青”的身影,我的心有些失落。</p><p class="ql-block"> 这天天气格外寒冷,北风肆无忌惮地刮着,脸上似有小刀刮一般。杨队长看到我身上单薄的衣服冻得瑟瑟发抖,立即从乌兰哈达的亲戚那里借了一件老羊皮袄穿在我身上。皮袄上身我立即感到暖和了许多,心中充满了对杨队长的感激之情。</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雪后的大青山银装素裹,气象万千一片银白世界,可是我那里有欣赏雪景的心情,只会随着杨队长匆忙赶路。</p><p class="ql-block"> 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翻山越岭,晌午时分好不容易来到隶属哈拉和少公社的小壕赖村。</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在村边的小学校操场上,几名穿戴比较时髦的知青正在热火朝天地打篮球,天寒地冻这几位知青还真不怕冷,这么凉的天连外衣都脱掉了。</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在这个村里下乡的都是天津河东区的社会青年,我认为这些社会青年背景相对比较复杂,不像我们刚从学校出来的学生比较单纯,不会有什么共同语言,因此我没准备和他们打招呼,想低头走过去。可是杨队长并不知道我的心思,他快步走向前,非常热情地与那几名知青搭讪起来,并指着我说:“他是我们村的天津知识青年”。猝不及防听到杨队长向这几位知青介绍我,我叹了口气真怨杨队长多事。</p><p class="ql-block"> 那几个知青向我投来了疑惑的目光。这时我才情不自禁地上下打量起自己的装束:头戴羊皮帽子、身穿老羊皮袄,蓝裤子,解放鞋,脸颊上一边一块“高原红” 。特别是怀里还抱着一根赶牲口的鞭子,哎呀!我真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p><p class="ql-block"> “嘛玩意!老乡你找乐吧!你说他是知青,谁信哪!这不是拿我们打镲吗!”一位身穿海军衫,脚蹬白色回力鞋的知青一句话引来了在场知青的一阵哄笑。</p><p class="ql-block"> 为了给杨队长解围,也是为了缓解当下尴尬局面,我不得不说话了:“大冷的天,哥几个够闲在的!”一句纯正的天津话一下子把他们都给惊呆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是那个穿海军衫的知青拿过棉衣披在身上说:“哥们!你真是天津知青?”我说:“当然了!这还有个假?”他上上下下打量着我然后坏坏地说:“哥们!还真没看出来!说句难听话,你啦可别介意啊!就你啦这身打扮整个一个——小老坦!哈哈哈……”,一起打球的那几个知青也齐声大笑起来。嘲笑声惊飞了落在树枝上的喜鹊,蹬落的雪花灌了我一脖领……。</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告别了那几位知青,杨队长问我:“刚刚那个知青说的是甚意思?”我连忙说:“没事!没事!他——说的是好话。”</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为了尽快找到“菊花青”,杨队长带我来到小壕赖村的生产队长家。一进大门,院内一位老奶奶看到我们就喊了起来:“呀---呀,黑有子(杨队长小名)是甚风把你刮整来了!”突然,她看到杨队长身边的我,又大呼小叫地喊了起来:“呀——呀,几年不见,你的大小子都长这么大了?”。 我的脸“嗵”的一下就羞红了,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杨队长连忙向那位老奶奶解释说:“他不是我小子,是我们村的知识青年。”</p><p class="ql-block"> 进入小壕赖村后,先是这里的知青没能把我认出来是知青。现在就连这位老奶奶也把我当成了杨队长的大儿子,看来我的这身装束真是土的“掉渣”了。</p><p class="ql-block"> 我愣在那里不知道是应该高兴哪,还是难过。在那个年代按道理说我应该高兴才是:这说明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与当地农民打成一片了,穿衣打扮几乎和当地老乡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可是……此时此刻无论如何我也高兴不起来……。</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嗨!这个娃娃大冷的天愣着作甚呢?还不欢欢(快快)进屋暖和暖和!”那个大嗓门老奶奶冲我喊了起来。&nbsp;</p><p class="ql-block"> 还好!在小壕赖村的牲口围栏里真的找到了“菊花青”。在小壕赖村的牛倌协助下,杨队长用套马杆将其套住,我们赶在天黑之前将“菊花青”牵回了荨麻湾村。</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荣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15年11月15日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3年6月12日修改</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