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女

遠方的心

<h5>▲2023年6月底,我们到惠安县大岞沙湖渔港惠安女艺术创作基地,参加了二天惠安女摄影创作活动。</h5> <h5>▲我们先到崇武古城去参观。</h5> <h5>▲25年前我去过崇武古城。25年过去了,崇武古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的古城已荡然无存,已经找不到当年游崇武的任何记忆。现在所见的似乎都是新修建的。</h5> <h5>▲崇武古城墙上的炮台,当年戚继光在崇武安营扎寨打倭寇的重兵器。</h5> <h5>▲崇武古城墙下一处古迹“水关”。水关有一个悲凄的传说:传说清代康熙年间,这里有个心性善良的年轻媳妇非常孝顺公公,天天好酒伺奉。后来公公猝然去世,媳妇却被谣传用毒酒害死公公。她愤而投井,冤魂不肯散去,夜里经常倚伫井沿,捧着一碗井水,请过路人试“酒”。从此夜里再没人敢独自走这条路。后来一艘外来商船的船老大赴宴后醉酒经过井边,喝了碗“酒”后大赞是好酒,媳妇冤魂从此销声匿迹。</h5> <h5>▲崇武古城墙视频</h5> <h5>▲惠安女是福建的一张靓丽的名片。惠安女是被汉化的少数民族,是福建特有的民俗文化。</h5> <h5>▲我年轻的时候听过很多关于惠安女的传说,那些都是我后来的岳母和现在的妻子给我说的惠安女的故事。她们都是泉州人。</h5> <h5>▲惠安女是惠东半岛海边的民间风情女人,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勤劳的精神闻名海内外。</h5> <h5>▲惠安女是惠东半岛崇武、山霞、净峰和小岞四个镇,她们的服饰,也影响着周边的乡镇。</h5> <h5>▲清晨的海边渔歌</h5> <h5>▲惠安女有那些历史沿革,它们现在都是汉族人,也有人说他们是几百年前从中原地区来到这里。但这无从考证,没有依据。</h5> <h5>▲惠安女的服饰有显著的中国少数民族的特色。例如斗笠,像黎族人和京族人。短小的上衣,像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的服饰。青色的上衣,黑色的裤子和云南水族的服装几乎是一样的。</h5> <h5>▲在我们这次居住的大岞村的山上曾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据考古分析,在两千多年前,在福建这里生活着古代百越族人,主要是闽越人。</h5> <h5>▲惠安女的服饰有明显的百越人的特征。</h5> <h5>▲也有人说,惠安女可能是最古老的福建本地人,他们是古代闽越人的后代。</h5> <h5>▲惠安女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其形成、发展过程一直是中外人类学、民俗学专家关注的课题。</h5> <h5>▲惠安女以吃苦耐劳闻名于世,她们以打渔为生。</h5> <h5>▲男人都出海打成渔了,家里的农活、重活都要惠安女承担。渐渐地,现在看来都是男人干的活,如扛石、挑水、搬运等重活都习惯了由惠安女来做。</h5> <h5>▲石材石雕是崇武一带非常发达的传统行业。</h5> <h5>▲在这石材石业里,惠安女是主力军。</h5> <h5>▲惠安石工天下闻名。</h5> <h5>▲惠安女她们善家务、多才艺,不论下海、耕田、开公路、修水利、锯木、扛石头、拉板车,还是雕石、织网、裁衣和经商做买卖,敬公婆、教子女,不分粗活、重活、细活,事事能干、样样出色。</h5> <h5>▲于事,惠安女这三个字成了勤劳妇女的代名词。</h5> <h5>▲惠安女是海边最美的风景。</h5> <h5>▲早年听我岳母说惠安女的故事中,最奇特的是其婚姻习俗。</h5> <h5>▲惠安女出嫁是由娘家人陪送过来,男方不派人前去迎娶。新婚第一夜,新娘是不能上床,只能站在床边过夜。</h5> <h5>▲新婚后第三天新娘就要离开夫家回娘家长住。</h5> <h5>▲直到除夕夜丈夫才可以将妻子接回家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又必须把妻子送还娘家。</h5> <h5>▲传统大节到来时,春节、清明、中元、冬至和农忙的时节,丈夫方可将妻子接回小住一到二日。</h5> <h5>▲这种夫妻分离的生活要直至妻子把孩子生下来,才能结束,才能夫妻团圆。</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长期分离甚至出现了的夫妻互相不认识的怪现象。</span></p> <h5>▲这样聚少离多很难怀孕,感情好的夫妻为了能在一起生活就在海边岩石上幽会。</h5> <h5>▲据统计,婚后惠安女长期住娘家平均达5-8年,有的长达二十余年。</h5> <h5>▲有人说惠安女这种婚姻习俗是“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过渡期的遗俗”。</h5> <h5>▲有人说“这种特殊的婚俗是土著闽越人不落夫家婚俗”。</h5> <h5>▲有人说“这是汉文化中推向极致的封建贞操观念相结合的产物“。</h5> <h5>▲不过,我想,我比较推崇第二种观点:“这种特殊的婚俗是土著闽越人不落夫家婚俗”。</h5> <h5>▲因为,以上观点都是推测,惠安女民俗文化虽然有很多中国少数民族的特征,但它有鲜明的自身的特点,自成一体。</h5> <h5>▲惠安女文化有久远历史渊源,似乎只有古代的闽越土著文化能支撑它的古往今来。</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