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的好文章

@优良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礼尚往来”</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离开了家,去了十几里以外的一所高中读书,每周回家一次拿饭。那时,农村刚刚实行土地承包制,家中经济状况依然不好,黑黑的地瓜干煎饼和辣疙瘩咸菜是我每周雷打不动的饭食。</p><p class="ql-block"> 邻村的一个同学和我同桌,因为近邻的缘故,我们很快熟络起来。他家的经济条件好,父亲在县焦化厂工作,母亲当教师。除了一周一次回家拿饭外,隔三岔五,他的父亲还给他送一些好吃的东西,每次有好吃的,他都与我分享。我推脱不过,起初只是谨慎地稍微尝尝。后来,待在一起的时间长了,我抵挡不住同桌的热情,也就不再那么矜持,吃他的东西也不再像当初那样纠结。这还不算,有时候,他还把他的一些学习文具送给我,我推辞不要,可他总是大方地说:“没事,不用也浪费了。”时间久了,我也就习惯了,反正人家也不在乎给我的这点东西。</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在家拿出了一个牛皮本子抄笔记,母亲问我这个本子是哪里来的,我洋洋得意地告诉她:“这是我的同桌不用了给我的。”母亲没有说话,只是在我返校时,塞给我一瓶她特意腌制的萝卜片,让我带给同桌,这是我最爱吃的咸菜,我笑着装进了书包。</p><p class="ql-block"> 从这以后,我每次返校,母亲总是想着让我带点东西给同桌,几个菜团子,几条小咸鱼,或者一双鞋垫……有几次,我嫌母亲多事,这样的东西同桌根本看不上,丢人现眼,就不想带了。母亲却一再坚持,并认真地说:“人家缺不缺是人家的事,但吃了人家的东西,不能忘了,要时刻想着礼尚往来。人家给了东西,你就得回礼!”</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和同桌顺利地读完了高中并考上了各自的大学,从此各奔东西。好多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上,我们又见面了。在酒过三巡之后,同桌告诉我,当年他的东西都和很多人分享过,别人都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只有我还记得送他东西。他说:“我并不是计较这点东西,只是我觉得,只有你把我当成了朋友。”同桌的眼里仿佛噙着满满的幸福和甜蜜。</p><p class="ql-block"> 同桌的一席话,才让我明白了当年母亲的做法。母亲是教我怎么处理同桌之间的友谊,怎样平等地有尊严地接受馈赠并回馈 尊重。其实,就算再不计较的人,心里也有一杆秤,暗暗衡量某个人是否值得继续交往。</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为另一个人付出,未想要求回报,但一定渴望回应。就像朝着大山喊一嗓子,尽管一转身走掉了,过了很久,才听到了隐约的回声,你也会高兴。因为那一嗓子你没白喊,有一面山,听懂了你的挚诚!</p><p class="ql-block"> 摘白《山东青年》</p> <p class="ql-block"> 再试一次,好吗?</p><p class="ql-block"> 高中毕业后,我没有如愿盼来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学习成绩上一向颇为自负的我,在经历了那么沉重的打击后,对自己再也不敢有太大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可毕业证总还得亲自去领的。出校门的时候,我不经意地一扭头,竟发现门的一侧贴有一张招聘启事。走近了细看,是市内一所普通中学招一名英语教师。条件是高中毕业以上学历,英语成绩好,口语佳。</p><p class="ql-block"> 我突然想去试试。高中三年,英语成绩一直是我的骄傲。更何况,长大了,毕业了,我该自己养活自己了。我去报了名。 </p><p class="ql-block"> 那时离试讲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回家后我便忙着写教案。跟着录音机练口语。到试讲的前一天,我已对自己有了几分信心。</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校长把我带到教室门口。他拍拍我的肩:“对你,我们是比较满意的,这是最后一关了。记住,要沉着。”</p><p class="ql-block"> 我望一眼教室,里面坐满了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学生,见来了新老师,都停下正在干的事,齐刷刷地一下子把目光聚到我身上。</p><p class="ql-block"> 血往上涌,我的心,乱跳起来。</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我不是个大方的女孩,但为这次试讲,我确实已经付出了足够的心血,所以我以为有备而来,心就不会再跳,手就不会再抖。</p><p class="ql-block"> 走上讲台,我的鼻尖上已经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坐在第一排的女班长一声洪亮的“起立”让我几乎一下子乱了方寸,忘了开场白。</p><p class="ql-block"> .我慌忙挥手叫他们坐下,我想我的神情一定很慌乱很窘迫,因为我分明听见几个男孩子的窃笑声。一刹那间充斥我脑中的是有关形象问题,试讲结果问题,以及被淘汰后我该怎么办的问题……昨天还背得滚瓜烂熟的教案一下子找不到半点头绪。搜肠刮肚好几十秒钟,我仍然找不到太多的话说,试着讲了几句,连自己都知道前言不搭后语。</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我完了,心中已开始打退堂鼓:与其在讲台上出尽“洋相”,还不如趁早自己找个台阶下去。</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其实我多想陪你们走一程,可我太糟糕,我不能误了你们……”说完这句话,我无奈而抱歉地望一望坐在后排正为我捏一把汗的校长,就想快快逃出去,逃出那种如浑身被针刺般的难受与尴尬。</p><p class="ql-block"> “老师,你等等!”是坐在第一排的那个剪短发的,戴眼镜的女班长。</p><p class="ql-block"> .“我……我不行。”</p><p class="ql-block"> “老师,你能行的,再试一次,好吗?”后面几个女孩子也附和起来。</p><p class="ql-block"> 教室里一下子归于一片静寂,后排那几个等着看“好戏”的男孩子也正襟危坐起来。校长推推眼镜,笑望着我,微微颔首。</p><p class="ql-block"> 四十多颗天真无邪的心,四十多双真诚的眼睛在那个时候汇成一股暖流和一个坚定的信念流向我,涌向我,突然间我觉得有好多好多的话要对他们说,有好多好多的故事要讲给他们听。18我在讲桌前站定,接下来的课,我按照我所准备的“如数家珍”般讲起来,渐渐地进入“佳境”。</p><p class="ql-block"> 面对求知若渴而又善良真诚的学生,原来并没有什么好怕的呀!</p><p class="ql-block"> 后来,那个剪短发戴眼镜的女孩成了我最得意的学生,也成了我最好的朋友。她对我说,老师,当初我为竞选班长三次登台“现丑”,第一次一句话都没说完整,第二次脸红心跳,第三次换来了最热烈的掌声,每次上台前我都要劝自己“再试一次,好吗?”。</p><p class="ql-block"> 有些很简单很朴实的话却能让人受益终生。这道理我知道学生比我懂得更早。</p><p class="ql-block"> 是呀,我们在岁月中穿行,在经受挫折与失败之后逐渐变得成熟。一次成功固然是一种最理想的境界,因为人生太短太短,谁都不愿花费太多的精神去走弯路去碰壁,可是,我们毕竟是凡人,而不是无师自通、不试就会的全才,更不可能如“万金油”般在任何场合都老到自如。</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初涉人世的时候,我们更需要试一次,再试一次。</p><p class="ql-block">(摘自《教育文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