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共育成长 ——新会区会城南园小学“双减”工作总结

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南园小学

自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来,南园小学深入学习领会“双减”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及时落实推进“双减”工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br> 一、以生为本,保障“双减”质量<br> 为使“双减”工作落到实处,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及时成立了学校“双减”领导小组。“双减”领导小组由校长、教导处、后勤处、年级组长及班主任构成。在“双减”工作中,加强学习, 更新理念,领导小组积极向广大教师和家长进行“双减”政策宣传,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双减”工作会议的精神,了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在教学工作中自党落实课改精神。<br> 学校以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为了保障课后托管服务的质量,为学生健康成长考虑:<div>(1)提高学生午餐质量。为解决学生午餐的问题,学校领导与家长代表委员人一起对供餐单位进行考察筛选,在配餐品种方面,要求口味结合,多样化,搭配合理,饭量充足,营养均衡,保障食品温度。</div><div>(2)提高学生午睡的舒适度。学校利用课室的空余位置,采用柜式收纳床铺的方式安装了近500个午睡床位。学校还将心理室、舞蹈室变为“一室两用”,让学生午休,让全校学生告别趴桌子睡午觉,并在课室安装了空调,让学生午睡变得更舒适,提高学生午睡的质量。</div><div>(3)改善饮用水条件。水是生命之源,小学生活动多,需水量更多。学校考虑到学生课间下到操场边取水不够方便,费时费力。学校充分利用楼梯的有效空间,重新设计并在每层楼的合适位置安装饮水机,让学生更方便快捷喝到温饮用水,备受学生和家长们的点赞。 <br>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学管理,搭建家校教育交流沟通的平台,为凝聚家校共育的力量,实现教育合力的最优化,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增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提高家庭教育的观念,真正达到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孩子的目标。</div><div> 2023年6月2日,学校举行校园家长开放日暨亲子活动。开放日包含了参观校园文化、参观社团表演、参加亲子活动、家长会议和问卷调查等活动,邀请家长代表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更多地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质量,充分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为学校和家庭架起沟通的桥梁,拉近学校与家长的距离,融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div> 二、高效多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br> 高效课堂,从课堂改革抓起。学校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保证开齐国家设置的课程,并开足课时。学校认为,要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要求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师备课上课的质量,努力改善新学方法,建立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发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必须让课堂40分钟的学习更加有效。<br> 为使课堂更高效,学校成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艺五个学科核心教研组,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确保每周各个学科的教研活动,时间有保证,内容充实并有序开展。要求每位老师每学年至少进行一次校级公开课,在研讨中成长成熟。在教学中,学校主张精讲精练,找准训练点;主张随堂检测,及时巩固,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同时,通过以学科公开课比赛、作业设计比赛为契机,将比赛与培训融为一体,以赛促训,以训促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br> 在学科类作业布置方面,学校要求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创新作业类型方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指导反馈,确保作业少而精,发挥作业育人的最大功效,让作业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认真落实教师对布置作业的全批全改,坚持集体讲评与个别面批相结合。落实一二年级坚决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学生每天作业不超过一小时。在布置学科类作业之余,班主任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多样化的作业,涵盖运动、阅读(亲子共读)、德育(学做家务、照顾家人、为社区居民做好事等)、科技、研学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分。现在,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各级抽测统测,总分排名均居新会区的前十名。 三、五育并举,让学生全面发展<br> 学校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丰富课后服务课程设计,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南园小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奠定了基础。<div>(1)学校注重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不断丰富课后服务活动。参加晚托的学生可选择作业辅导基础服务,以开展自主阅读、自主作业为主,教师不上新课,不集中补课、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保障每个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也可以参加自主选择参加学校的舞蹈社团、合唱社团、器乐社团、书法社团、语言艺术社团、蔡李佛社团等社团活动。</div><div>(2)充分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到梁启超故居,新会葵树博览园等,增长学生的见识。</div><div>(3)充分利用学校楼层开辟为劳动基地,让每个班都有自己的“责任地”,让学生参与种植、管理各种当季植物,增加他们的体验,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真正实现“五育并举”。<br>(4)学生参加会城街道中小学生的才艺大赛,在语言艺术类、器乐类、声乐类和舞蹈类等均取得好成绩,参加主题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同类兄弟学校中成绩优异;参加新会区、江门市或广东省的书信比赛、江门市现场作文比赛、科技设计大赛,所获名次越来越好,所获奖项越来越多;在体育方面,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时规定,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锻炼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保学生在校的“两操一课、一活动”,更注重坚持进行学生的早上和傍晚训练,每年都有学生在各级各类运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学生在国家体育监测中,成绩优秀,学校的优秀经验在会城作经验介绍。<br> </div> 育人,是学校的初心。成才,是家庭的梦想。培育每一个孩子更好成长,这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愿望。“双减”的落实,学校的发展,需要我们携手共进,多方齐心合力,共同探索更高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学校成为教师们幸福的家园,家长们放心的圆梦园,孩子们成长的乐园!<div><br><div>撰稿:毛琦书<br>一审:区翠英<br>终审:谭卫国<br></div></div>

学生

学校

双减

作业

家长

教师

社团

课堂

学习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