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文采”与文章的关系

蓝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文字整理编辑/徐然</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美篇昵称/蓝天40173589</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如果说,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那么,文采就是文章的血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题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一、什么是“文采”</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文采”一词,在文学理论中早就有明确的定义。先人以及近代的学者,早已有详细的论述。不可乱用,更不可臆测。很多人都以为它是“形象性”、“艺术”、“文学性”,甚至是“文学”本身,都是不妥贴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文采,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又称“辞采”、“词采”、“丹彩”,是指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色彩,是文学风格的外表。具体来说,作为文学风格的一部分,“文采”是语言的特殊组合,包括词语的发音、词类、词序、词组、句子构造、句式变换以及修辞方法的运用,是作家为了加强情感的感染力而对语言的选择和修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对于文采较早的论述,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论语.颜渊》里记载:“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子贡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采是品质的外在显象,品质是文章的内在涵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认为:“文附质”,“质待文”。</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文心雕龙》是一部文艺理论专著。作者在书中已经明确地将“文”、“质”分开,并赋予确定的内涵,“质”即“情感”,“文”即“文采”,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梁代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从这段话中可以明显看出,“丹彩”(文采)就是对文辞进行润色和修饰,不同的文采构成不同的语言风格和特色。</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西晋时期,文学界就不注重文采,“贵黄老,稍尚虚淡,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于寡味。”(钟嵘语)</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后代的文学作品,如典雅、简约、繁复、质朴、舒缓、峻急等,都与语言的色彩直接相关。</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当然,文采不能修饰过度,修饰过度就易虚有其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二、什么文章才算是有文采的文章</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文采,本是指事物具有错杂艳丽的色彩,现多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典雅艳丽和赏心悦目的色彩和风格。文章的文采主要是通过其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因此,适当地修饰语言就可以达到增加文采的目的。而现代,语法和修辞并被特地分列出来,作为专门的重要的语言知识来学习,就是因为语法修辞的重要性。</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有文采的文章都有哪些特征呢?让我们来看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整齐美:句式整齐匀称,多用整句。如对偶与对仗句、排比句和排比段、反复句式等。读起来,或如涓涓细流,或如行云流水,或气势磅礴、气势如虹等,脍炙人口,爽目怡心。</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错落美: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自由地变换句子的长短和结构。或如波浪起伏、浪花奔腾,或如骏马奔驰、急风骤雨,或如小河淌水、泉水叮咚。</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3、丰富美:词汇丰富多变,绝无呆板的雷同和机械地重复;表达方式也是丰富而多变,绝无统一的模式。</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4、韵律美:整齐的语句,铿锵而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的节奏;多变的语言自由而活泼,跳跃着欢快的音符。欣赏美的语言就像欣赏优美的乐曲,充满美的韵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5、意象美:意象就是通过语言描绘出来的,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美的意象是符合人们生活中审美习惯的,给人的美感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引起心理上的愉悦,获得审美的享受。</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6、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与他所描绘的客观环境有机融合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尽管它不完全是语言方面的问题,但语言的优劣总是直接影响到意境的美丑。</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总之,文采好的作者,在描写一个人物时,会让那个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在描写一处景物时,会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描写一只小动物时,会细腻到作者能看到动物身上的每一根毛发。这就是文采的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三、怎样才能写出有文采的文章</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文采斐然,大概是对一篇文章的极高褒奖。如果再加上主题鲜明突出,言之有物,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那绝对是一篇佳作了。所以,文采好是一篇好文章的标准之一。就连现在的高考作文也十分重视文采,新课标高考作文总分是60分,有文采的文章才算是一等和二等;文采分也是相当高的,占了将近三分之一。</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那怎样的文章才算是文采好呢?无论是散文中的如泣如诉的心有千千结,还是记叙文和小说中入木三分的形象描写,亦或是议论文中的旁征博引,都是文采好的典型代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如果说,文章的主题就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那么,文采就是文章的血肉。有血有肉,形象优美,堪称完美身材。所以,文采好并不是华丽词藻的简单堆砌,而是要为文章主旨服务,要组合得当,语言优美。</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从根本上讲,写作水平是一个人知识水平层次、个人经历和心理状态、文字驾驭能力的综合体现。这些方面都是长期以来个人努力的结果;短期来讲,不可能有特别大的改变,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所以,要保证你写的文章有文采,首先得保证你有丰富的文学积累、敏感的心灵体验和熟练的文字驾驭水平,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文章也一样,</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丰富的文学积累必然是长期的,博闻强识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还是希望阅读“留痕”。以往的人读书看报,喜欢做笔记摘录和剪报分类,都是为了积累素材,并时时查看,加深记忆。到要写文章时,就成了自己极好的素材。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了,就是这个原因。</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长期的积累素材和良言美句,脑海里会慢慢整合我们收集的材料,也慢慢地成为自己的东西了,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就是此理。多年的积累就是我们写文章有好文采的基本源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敏感的心灵体验,需要我们多学会换位思考、感同身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讲得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身经历总是更为深刻和直接。当然,我们不可能体验别人的人生,但我们可以尝试把自己放在那个环境中,思考一下自己会怎么做;也可以认真观察你身边的人是怎样处理各种问题的。这样,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熟练的文字驾驭能力,除了作者的综合知识水平以外,最大的因素就是练习的程度。写作是有天赋的,但是如果愿意坚持,一个零基础的小白也会从“什么都写不出来,大脑一片空白”,到熟练地撰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具体而言,我们怎样才能写出一篇有文采的文章来呢?</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是要紧紧围绕主题,合理安排文章的素材。主题要文章的灵魂,安排材料时切忌一味追求语言的优美,那样会显得辞藻华丽而内容空洞,甚至脱离了主题。</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是要学会运用经典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各种优美的词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篇文章很容易因为词句优美而增色不少;词句不优美只会显得文章苍白无力,毫无可读之处。“语不惊人死不休”,虽然有点夸张,但还是必要的。</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是要多琢磨,多修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文章写出来后,要多读几遍,查找文中的错别字、不通顺的句子和结构、情节上的不足之处,细细推敲,反复琢磨。“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那些文学大家们的优秀作品,哪一篇不是千锤百炼、反复修改而成的。</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历史上的那些文章家们和诗人,无不是对自己的作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常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都是他们认真琢磨、重视文采的最好见证。最后经过时间的检验,仍然能广泛流传,成为经典。</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结语】文采之于文章,有如血肉之于躯干、绿叶之于红花,有如烟青色之于青花瓷,重要程度人人皆知。你我都是这条路上的学生,必须要“不用扬鞭自奋蹄”!时时鞭策,不懈不怠,才能让我们的文章文采飞扬、文采斐然!</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图片/网络(致谢)</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音乐/纯音乐《梦里水乡》</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作于2023年6月26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