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西湖

花下闲人

<p class="ql-block">  “陌头担得春风⾏,美⼈出帘闻叫声”(高启《卖花词》)。近日,杭州西湖卖花郎冲上热搜,让更多人感受到了这份独属于西湖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  谈及西湖,她的纯美已经到了任何时间见及,皆不免出惊的地步。 </p><p class="ql-block"> 西湖一年四季所呈现的湖光山色都能让人叹为观止,特别是她“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以及两堤三岛的景观结构, 让西湖的每一个角度都显得很别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春天,可以看看“苏堤春晓”。堤上的柳树最是让人销魂,那柳枝直垂下去,有的几乎触及平静的湖面,宛若对镜贴花黄的西子,长袖善舞,卓然不群。</p><p class="ql-block"> 春风拂过,柳条划过水面,漾起阵阵涟漪,那是一缕湿润的诗行。轻盈的绿波与柳树婆娑的姿态,湖与柳可谓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所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p> <p class="ql-block">  夏天,可以去看看“曲院风荷”,感受一番“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很多人初读这首诗倒也未觉不妥,细细品味,却发觉这“四时”有点难懂。</p><p class="ql-block"> 四时即四季,六月的西湖风光与四季不同,那六月不在这四季之中了?其实,这六月还真不在“四季”之中,因为在春夏秋冬这四时之外,还有一个“季夏”。 </p><p class="ql-block"> 季夏,就是夏季的最末一个月,即农历六月。“季夏”这一概念是战国时期的邹衍正式提出来的。邹衍为了与自然界五行中的“土”相配,于是将六月(季夏)从四时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时节。四时与五行的关系就演变成:春——木、夏——火、季夏(农历六月)——土、秋——金、冬——水。</p><p class="ql-block">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是的,夏天的西湖荷香如歌,千妖百媚,却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p> <p class="ql-block">  冬天,我对“断桥残雪”没什么兴趣,倒是想往西湖的湖心小岛。端坐岛上亭中,一把藤椅,一卷《桃花扇》,几上砂壶茗盏,七步远处,红泥小火炉里炉火正红,杯盏吐着袅袅热气,泡的正是西湖的龙井,极目远眺,龙井山上覆盖着的厚厚的雪。有这个痴想是在看过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之后:</p> <p class="ql-block">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p><p class="ql-block">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p> <p class="ql-block">  想必,读过此文的人,都有类似的想法,那就是让老天快些下一场痛快的大雪,然后泛舟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西湖之上,“独钓寒江雪”。</p> <p class="ql-block">  秋天,有平湖秋月。秋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萧瑟的秋风卷起片片枯黄的柳叶飞过了断桥,相对于永恒的西湖,那些曾在水岸边演绎过的一幕幕才子佳人的往事早己灰飞烟灭,而此刻徜徉在苏堤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西子湖畔的匆匆的过客呢?</p> <p class="ql-block">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夕照中的柳枝曼妙飘洒,陪伴她们的是这永恒的西湖水岸以及灵隐寺终年不绝的钟磬梵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