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伴我行,交流共成长

刘志军

<p class="ql-block">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会宁县教育局2023年教育工作要点,党家岘乡教育管理中心将读书活动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努力提升教师的阅读领导力,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书香校园。</p> <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26日下午,党家岘乡小学教学共同体“三抓三促”暨教师“好书分享”竞赛活动在党家岘乡初级中学录播室如期举行,辅导员刘志军同志主持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好书伴我行,交流共成长”,田学海、陈进林、冯艳宏、苟丹、孙雪梅、杨爱霞、刘富平等七位同志参加了竞赛。</p> <p class="ql-block">  田学海老师分享的书籍是陈震老师的《做温暖的教育者》,他首先简要地介绍了这本书的作者及该书的主要内容,然后条理清晰地分享了“三个二”,即:本书的两个观点(宽容,让学生拥有被尊重的感受;欣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两个阅读收获(我们要低下身子看学生,老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把微笑留给学生,把宽容留给自己)和两个阅读感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境界的工作姿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寻求有品质的生活姿态)。</p> <p class="ql-block">  陈进林老师分享的是隗季香的《提升课堂灵性与教学激情》,这是一本一线教师的心血和经验之作,是教育教学技巧的经典之作,是提升课堂灵性的法宝,是提升教学基金的动力,是唤醒下一代灵魂的金钥匙,是孩子们启智润心的良药。陈老师逐章分享了这本书的大概内容(第一章:声音——灵性课堂的助推力;第二章:体态语——灵性课堂中的多变风情;第三章:教学机智——灵性课堂的必备法宝;第四章: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激情的助力;第五章:语言——提升教学激情的原动力;第六章:师生互动——灵性课堂激发教学激情;第七章:爱心——灵性课堂中的那些感动)。</p> <p class="ql-block">  冯艳宏老师分享的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这是一部惊险刺激的荒岛求生记,一曲意志力和智慧的生命赞歌。冯老师从作者简介、内容梗概、作品鉴赏、评价感悟等方面进行了分享。该书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行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岛上顽强地生存了28年两个月零19天,最终得以返回故乡的故事。作者对鲁滨逊的冒险经历与磨难作了扣人心弦的描述,在作品中把人的勤劳、勇敢、智慧和创造才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肯定了人的价值。他坚信,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能力战胜困境、征服自然,并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p> <p class="ql-block">  苟丹老师分享的是二十世纪美国杰出随笔作家、评论家E·B·怀特的《夏洛的网》。苟老师从作者简介、创作背景、主要人物、内容简介、生命的意义和主题思想等方面对本书进行了分享。故事讲的是渺小的蜘蛛夏洛为了救好友威尔伯(猪)的生命三次织网(“王牌猪”、“了不起”、“谦卑”)而耗尽了自己生命中最后一丝力气的故事。夏洛的高贵的品质让人感动、让人敬佩,告诉我们活在世上要考虑生命的意义,要提高自身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孙雪梅老师分享的是管建刚的《不做教书匠》,她从书籍简介、作者简介、作品赏析和读书感悟等方面进行了分享。本书介绍了教师如何发现和完善自我,如何才能具有职业竞争力,如何才能顺应教育变革走一条少些坎坷的职业发展之路。孙老师逐章简要介绍全书,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作为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亲近感的教师,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作者苦心孤诣,努力把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故事和现实人生相结合,把自己的教育经历和人生经历相结合,以活生生的事例为证,支撑他的教育理念,可读性很强,可信度很高。孙老师的读书感悟是:高手来自一线,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得来的理念才能够打动人,让人信服;只有来自于实践中的理论才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理论。</p> <p class="ql-block">  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 杨爱霞老师分享的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这是一本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一生必读的教育经典。杨老师从作者简介、作品介绍、主要内容、主要人物、读后心得、推荐理由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全书采用日记的形式,以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安利柯的眼光和口吻,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故事中善良正直的卡隆、品学兼优的德罗西、坚韧勤奋的斯代地、可爱懂事的波列柯西送给了安利柯最真挚的友谊和最美好的回忆,慈爱的父母、令人尊敬的老师,给予了安利柯最无私的疼爱,教会他宽容与理解。全书100篇文章,由三部分穿插而成(一是安利柯的记事,写了从开学第一天到学期末的整个学年中各种各样的学习与生活内容;二是由老师讲述给同学们的“每月故事”,一共九则,讲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中富于教育意义的故事;三是父亲、母亲、姐姐写给安利柯的话,富于启发性)。三大部分构成了一个小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各种人和事。杨老师读完这本书的感受是: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要让学生具有感受到别人爱心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培养成为真正有爱心的、善良的人。</p> <p class="ql-block">  刘富平老师分享的是扈培杰的《源动力教育法》。他分别从推荐理由、内容简介、读书收获、读书感悟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他说,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会教书,更应该学会育人。教师,身兼老师与家长的双重身份,更应该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这不仅有益于自己的子女教育,更有益于千千万万个学生和家庭。源动力即动力之源,源头动力。所谓“源动力教育法”就是在孩子动力源头上科学施教的方法。书中将教育的规律、原理、方法自然地融为一体,通过正反事例推导和佐证教育的规律和原理,许多范例细致入微,通俗易懂,非常落地,拿来即用。刘老师还结合生活中“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事例,分享了读书的收获,即四大成功的法宝(相信成功,尊重差异,允许失败,欣赏鼓励)、两种价值取向(问题取向和资源取向),一个标签效应( 希望孩子什么样,就相信孩子什么样,就说孩子什么样)和提升认知的三步法(讲事实、说优点、谈感受)。他还分享了四点读书感悟(作为老师不要用放大镜观察学生身上的缺点,应该用显微镜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秉持资源取向,多给孩子贴上红标签,对孩子要多表扬、少批评;表扬要在课堂上,批评要在办公室里;有效的实用的书可以反复读,读书不是目的,用才是目的)。</p> <p class="ql-block">  随后,党岘教育界资深老前辈李兴旺老师对七位参赛教师的分享进行了精彩独到的点评,并以人们每天都少不了的“吃饭”打比方,结合他自己阅读的经历,推心置腹地引导我们爱上阅读、阅读什么以及如何阅读等等。</p> <p class="ql-block">  最后,党家岘乡教育管理中心主任朱永柏同志对此次活动做了言简意赅的总结。他说,腹有诗书气自华!<span style="font-size:18px;">书是智慧的源泉、知识的宝库、人类精神的殿堂、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人类启智增慧、获取知识、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从老前辈李兴旺老师的精、气、神中就能看得出来,鼓励全体老师向李老师学习,积极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既是对小学教学共同体老师阅读领导力的促进,也是对各小学开展读书活动的诊断。经评委们公正、公平、科学、合理地打分,现场登分汇总,田学海、刘富平和杨爱霞三位老师分别荣获一等奖,孙雪梅、苟丹、冯艳宏和陈进林四位老师分别荣获二等奖。 </p><p class="ql-block"> 活动已圆满结束,但阅读永远在路上,让我们终生与书相伴,成就一代代时代新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编辑:刘志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审核:朱永柏</span></p>

老师

分享

教师

教育

课堂

阅读

读书

学生

一名

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