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留取培养标本是细菌培养成功的关键

漫步云海涧

<p class="ql-block">1.留取尿细菌培养标本 </p><p class="ql-block">应采用无菌容器收集尿标本。医务人员帮助清洗外阴部,特别是女性患者。具体清洗方法是:首先用1:1000的新洁尔灭浸泡过的棉球反复擦洗外阴部,再进行尿道口消毒,之后再打开无菌容器,让患者自然排尿,只收集中段尿液。留尿后立即盖好容器并尽快送到微生物实验室。如需要做结核菌培养,应尽量留取清晨第一次尿的全部尿液送检。</p> <p class="ql-block">2.留取大便培养标本 </p><p class="ql-block">使用医院提供的无菌细菌培养用便盒,不能使用便常规检查用便盒。在留取标本前不能将盒盖打开。在采集标本时应仔细观察,尽量选择有粘液和脓血的部分,如表面无任何异常则尽量自粪便表面不同的部位、粪便深部挑取标本,尽量不要混入尿液以及便池、便盆内其他杂物。取好标本后,打开标本盒盖,将标本迅速放入、盖好,尽快送往微生物实验室。</p> <p class="ql-block">3.痰液标本 </p><p class="ql-block">需要使用无菌标本容器。尽量采集清晨第一口痰,留标本前先用盐水漱口数次,将口腔中其他残留物,然后用力将气管深部积存的痰液咳出,(注意不要将唾液当做痰液送检)放在无菌容器中尽快送检。</p> <p class="ql-block">4.血液、骨髓、穿刺液、脑脊液等特殊标本 由医务人员抽取,放在特殊的培养容器中送检。</p> <p class="ql-block">5.咽拭子</p><p class="ql-block">是由医生在病人的咽部蘸取的特殊标本,放在一个有少量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当患者自己送标本去实验室时,千万不要打开试管塞,不要将标本中液体倾倒。</p> <p class="ql-block">所有自己送检的各类标本,一旦将标本放入后,就不要再次打开,在送往实验室过程中注意密封,避免空气中的细菌再次污染。采集有一定传染性的标本应由有关医务人员执行,并采取隔离手段,注意防止被感染和标本的播散,注意隔离和消毒措施,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尽快将标本送到医学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p><p class="ql-block">关于标本留取的细节很多,若在留取标本时有任何疑问都可拨打微生物室电话5942219进行咨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正确的医嘱及报告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各种导管:一般细菌培养+鉴定(手工法)</span></p><p class="ql-block">除导管外其他标本:细菌培养+涂片</p><p class="ql-block">血培养:成人 血培养(仪器法)</p><p class="ql-block"> 儿童:血培养+鉴定</p><p class="ql-block">细菌培养、真菌培养、药敏等化验内容,一般不会立即得到结果,需等待3日至一周。</p> <p class="ql-block">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项目是诊治各类感染性疾病全过程的关键环节,该项目是从病人的血、尿或其他分泌物中取样进行细菌培养,能快速、准确地查出致病病原菌,达到明确诊断,并通过对病原菌进行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度试验,检测出致病菌的敏感抗菌药物,选择性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有效治疗,最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