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艺术进校园,立德树人育为先 ——绿园小学西校国画教学学期总结

菁华

<p class="ql-block">  绿园小学西校将国画艺术融入美育课堂教学,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才不失为正道。高雅艺术进校园,立德树人育为先!</p> <p class="ql-block">  水墨盈韵,记忆生花!这一季,我们结识了毛笔、宣纸、水墨…,童年里最美的遇见!一次次的相处中我们学会了笔的中侧锋转换,墨的浓淡干湿焦,水与墨,笔与纸更加的和谐融洽。满满的期待,全心的参与,最珍贵的不是终点,而是一路行程。艺术修养,审美能力,正是在这日积月累点滴笔墨中熏陶沉淀而来。你们,终将美好!</p> <p class="ql-block">  写生是与生活和自然的直接对话,是以实物为观察对象直接加以描绘的作画方式。孩子们第一次背起画夹,在习以为常的校园里以全新的视角探寻生活的真谛,校园的一草一木,一屋一室,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书声琅琅里,都跳跃着鲜活的美丽。万物皆能入心,万境皆可入画!</p> <p class="ql-block">  画的语言即诗的语言,画的意境即诗的意境。区别于一般所谓的“诗配画”,而是诗即是画,画即是诗。一幅山水画,一个谜语,一首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泼染出了一幅幅“太阳照在香炉峰上,生起了紫色的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p> <p class="ql-block">  艺术来源于生活!眼见鸡窝便心生欢喜,说好了带孩子们画鸡窝,可是天却下起了雨,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我们把鸡窝搬到了教室里,看看它,摸摸它,感知它的质地,细品它的纹理。后来,窝里的蛋成了奖品,既补养身体又滋养灵魂的最佳奖品!</p> <p class="ql-block">   画画是在与自我对话。凝心,聚神,所有人全心投入一件事本身就是一幅最美的画儿。最美的不只是自身,而是他(她)营造的美丽氛围 。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古今相通,薪火相传。</p> <p class="ql-block">  生活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不仅是教孩子学会绘画的技能,更是要培养孩子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吃荔枝,画荔枝,愉悦在心里也在画里,画画儿是一种情绪。当你开始画画,这个世界会慢慢向你走来。</p> <p class="ql-block">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粽子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祖祖辈辈难以割舍的情怀。粽香总会如期飘荡在五月端午这一天。孩子们拿起传统的画笔,调和一种粽绿,侧下笔锋,缓缓流淌的笔墨成就如此一番心绪,点缀上几枚鲜红欲滴的樱桃,赏心悦目,端午安康!</p> <p class="ql-block">  在党的生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挥洒笔墨追忆着红船,以及红船的故事红船的精神,小小的心灵播下爱党爱国的种子。“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p> <p class="ql-block">  在时光的嘀嗒里,我们共同走过了水墨相伴的一学期。借一滴墨,一纸宣,一方砚,泼洒童年的欢喜!</p><p class="ql-block"> 童心向党,致敬祖国!</p>

画画

红船

孩子

端午

鸡窝

水墨

最美

笔墨

树人育

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