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韶山红色之旅

黄咏华

<p class="ql-block">  时光从指缝溜走,悄悄地春已落幕,人间四月芳菲尽。五月踏着妙曼悠扬的旋律,携着五彩斑斓的梦珊珊而来,用骄阳把激情点燃。在这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我们不负韶华,结伴参与“万事达邻里户外群”组织的湖南韶山毛泽东主席故居之旅。</p><p class="ql-block"> 湖南、湖北比地为邻,是中原大地的门户,地理环境优越,被称为“鱼米之乡”,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儿子给我科普过,说湖南、湖北虽只有一字之隔,但还是有差别的。湖北依托长江而繁衍生息,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湖南依托湘江而闻名,是潇湘文化的发源地。我虽没有深究,但从路两旁的景色和建筑物还是感受到了一些:湖南丘陵地带居多,绿色植被覆盖率高,环境优渥,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p><p class="ql-block"> 到达湖南,我们先游览的是靖港古镇,它因唐朝时大将军李靖南下戟难而得名,街道两旁商铺林立。石拱桥,青砖墙,木格窗,黑漆门,青石板……都在诉说着它悠久的历史。当地人正依靠门面卖土特产来招揽游客,臭豆腐,熏鱼熏肉,小麻花,牛角梳……再现了这座古城当年的繁华、昌盛。</p> <p class="ql-block">  之后我们乘车去韶山市住宿,准备第二天的行程——参观毛泽东故居。一路上,导游声情并茂地讲解主席叱咤风云的一生,我们全神贯注地听着。车上异常安静,稍有声响,便被众人指责的目光制止。一代伟人波澜壮阔的人生注定成为后人品味、感叹、敬仰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  每天来韶山瞻仰主席故居的人络绎不绝,为了避开人流高峰,我们披星戴月启程。首先,我们参观的是毛主席的铜像广场。铜像身躯高大,体态稳健,凝神微笑,塑造出伟大领袖在开国大典上的风采。铜像基座上,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毛泽东同志”5个贴金大字。铜像通高10.1米,象征十月一日的国庆节,更象征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排着整齐的队伍,敬献花环,再在铜像前肃立三鞠躬,表达对新中国缔造者敬仰之情。</p><p class="ql-block"> 广场四周苍松翠柏挺立,鲜花盛开。广场的前方,树立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标牌,这是国家缔造者与建设者的理念传承,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和担当。惜福、感恩、奋进之情在每位游客心中充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毛泽东的故居。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于此,他在这里生活了17年。这是一套与邻居并排的土木瓦房,共十三间半房舍,坐落在韶山太祖山、少祖山、龙脉山之间的冲积平原之上,掩映在苍松翠竹之间。房前池塘清澈,荷叶田田,稻荷飘香,真乃“人杰钟灵,山川毓秀”之地。</p> <p class="ql-block">  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向故居挪移,去参观它的内部结构。等待中,我们交流伟人的传奇。一代天骄,他的人生历程恢宏而壮阔,令我们高山仰止,也留下了让我们唏嘘的话题。今天恰逢母亲节,我想到杨开慧女士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她用坚贞、用生命去捍卫丈夫的理想和信念,不陪伴孩子成长,那是多么悲壮的选择啊!赵一曼、吉鸿昌、杨靖宇……今天,天下母亲的幸福,天下孩子的安宁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回的啊!让我们放飞和平鸽,衔来橄榄枝来告慰英灵吧!</p><p class="ql-block"> 故居的内部陈设极其简单而朴实。每一间不太宽阔的空间都有它的专用。横屋、厨房、毛泽东父母的卧室、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卧室、其弟毛泽覃的卧室……我们一一瞻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故居走出,我们来房舍前方的长廊观看。刊出的图片,记录了国家领导人、国际友人、主席的家人回故居缅怀主席的情景,都表达出对新中国缔造者敬仰之情。还有些珍贵的照片记录了先辈们来韶山活动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比邻故居的是南岸私塾,是少年毛泽东读书的地方。那时的他就能体谅劳苦大众生活的艰辛,有一颗扶危济困的心。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家境殷实,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投身到火热的革命之中。 </p> <p class="ql-block">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挥斥方遒,是一代伟人永不磨灭的风采。他的那些气势磅礴的诗词,总能激发人们的斗志和热情。时光增添了他的岁数,模糊了他远去的背影,但他的丰功伟绩早已在每一位中国人心中铸成了一座丰碑,与日月齐辉,与天地同在!</p> <p class="ql-block">  再见了,韶山!我带着未了的愿而来,带着赤子之心而来,带着缅怀之情而来。我带着敬仰之心、惜福之感、奋进之责而归,去托举中国梦,去迎接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来告慰新中国缔造者的英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