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惟宽可以容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惟厚可以载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其实宽容别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也就是宽容我们自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给别人一些空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你获得的将是一片蓝天。</p> “聊”宽容 <p class="ql-block"> 教师开展谈话活动,以“宽容”绘本故事分享的方式,让孩子们畅所欲言。</p> <p class="ql-block"> 什么是“宽容”呢?针对这一话题,孩子们各抒己见,一起来听一听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宽容就是自己做错事情的时候能真诚地跟别人道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宽容就是不跟别人计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觉得宽容就是有爱心的意思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各抒己见……</p> <p class="ql-block"> 原来这就是“宽容”呀!大大方方地原谅别人的过失,接纳他人的不足,不斤斤计较,这就是宽容。它是一种力量,一种收获友谊和快乐的力量。</p> “品”宽容 <p class="ql-block"> 脑子里想象那些让你讨厌的人和讨厌的事,想到一个人或者想到一件事,就往你的包里装一本书。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这些烦恼的事情带给自己的压力。</p> <p class="ql-block"> 通过体验,孩子们发现讨厌一个人,就等于在你的肩上加了一层负担,你讨厌的人越多,你的负担也就越重,越不利于你向顶峰攀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宽容,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p> “辩”宽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宽容?宽容虽然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温暖和感动,但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心怀包容之心去解决吗?对于这一话题,孩子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赛。</p> <p class="ql-block">正方:支持所有的事都可以宽容</p> <p class="ql-block">维维:我支持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宽容。我的理由是: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大方原谅别人,要给别人一个改正的机会。</p><p class="ql-block">小龙:我支持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宽容。我的理由是:做一个宽容的人,会让我觉得很快乐,同时还会交到很多好朋友。</p><p class="ql-block">丽丽:我觉得所有事情都能通过宽容来解决。因为我们宽容了别人,别人也才会宽容我们。就像我们做错事情了,爸爸妈妈会原谅我们一样。</p> <p class="ql-block">反方: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宽容</p> <p class="ql-block">佳明:我反对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宽容。我的理由是:如果是故意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情,就不能轻易去宽容。</p><p class="ql-block">小龙:我认为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宽容。我的理由是:如果我的朋友总是故意惹我生气,我多次提醒还不改正的话,那我就不能再宽容他。</p><p class="ql-block">开心:我不支持任何事情都要做到宽容。我的理由是:就像警察叔叔一样,不会轻易原谅小偷和坏人。因为他们做出了伤害别人的事情,我们就不能宽容他。</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场辩论赛,孩子们知道,做个宽容的人,虽然会像阳光一样能温暖他人,铸就自己,收获幸福的同时也会收获很多美好的友谊。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选择宽容。例如,不断违背道德底线和原则,触犯法律准则的事情,我们不能轻易选择原谅。因此,我们要学会“理智”宽容。</p> “绘”宽容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理解,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对宽容的理解。</p> 温馨指导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学会自省</span></p> <p class="ql-block"> 自省是宽容的第一步,让孩子们学会自省最重要的是学会反思和承认错误。6岁前是幼儿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孩子的自我认知、自尊和社会发展,在进入幼儿园后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阶段,宽容教育第一要素就是让孩子对自己的情况有清晰的认知,特别是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孩子如果能对自己的行为有认识、知道正确与错误并且敢于承认错误、面对错误,这就是宽容教育成功的第一步。家长和老师要注意的是,在孩子犯错后,要及时沟通,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最重要的是在孩子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后要给予表扬,让孩子体会到勇敢认错是一件自豪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换位思考</p> <p class="ql-block"> 换位思考是宽容教育中持续一生的学习内容,也是幼儿同理心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幼儿从两岁开始对“自我”和“他人”开始有区别认识,就逐渐发展同理心,开始能够关心别人和理解别人与自己的不同。而宽容教育的第二步就是基于幼儿同理心发展,鼓励幼儿能够学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学会理解别人的行为、学会感受别人的情感,那么幼儿其实就学会了换位思考。当他们如果不小心被误伤,或者与其他小朋友有误会的时候,同理心让他们尝试和学会理解别人的语言和行为,这样,幼儿能更然地说,“没关系”、“我明白”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为宽容“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宽容,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幼儿宽容的美好品质极为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