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说自己的教学生涯

百晓生

<p class="ql-block">第一阶段,关注教法</p><p class="ql-block">学校的专业知识对教学确实无多大用处,这让我惊恐和不安。身边的老师们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教,于是酷爱读书的我把目光移到书本上。</p><p class="ql-block">2004年的夏天,我到书店里逛逛,无意中看见新标推出的十大名师丛书。后来几年都在课例研读中获取经验和教法。课堂实录中有大气浑雄的王松舟,有寓教于乐的于永正,有“美的布道者”孙建锋,有走进“艺术殿堂”的孙双金……不知不觉中明白设计的艺术,学会建摸。</p> <p class="ql-block">第二阶段,关注学法指导。大部分时间都在读学法类的书。不知不觉地在书架上多了些方法类书籍,有学科方法类的,有记忆、阅读、写作类的。都是以学定教的理论方法类的。</p> <p class="ql-block">第三阶段关注儿童研究。</p><p class="ql-block">教有法学有学法还是低效率,这让感到郁闷无比!</p><p class="ql-block">成尚荣老先生的教学的“儿童视角”,我把目光聚焦在儿童身上,明白学情分析的真正内涵。</p><p class="ql-block">“教学即儿童研”“儿童立场”等成为我的口头禅,世界儿童心理学经典成为的枕边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