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教后反思

知子花行

<p class="ql-block">“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是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一课中一句话。在读了课文后,我由衷的说:“我感觉自己就是那头大象,学学这个,学学那个,然后就不会教了。”真高兴她意识到了这一点。</p><p class="ql-block"> 不仅是他们,我也是!有时候,会特意学名师的'教学设计,但拿到自己的课堂上,反而很累,效果很不好。究其原因,我没有找到我。当课堂设计与老师个人魅力,成为两张皮的时候,往往是最糟糕的事。</p><p class="ql-block">  那我们看名师实录有意义吗?有,我们要学,学他们先进的理念,学他们备课的思路,学他们创新的精神……然后,最最关键的是,消化,吸收,融合。那些能与自己课堂融合的,便拿来收为己用吧!如果不能,那就当做美景一样,欣赏一下,然后继续做自己。但在做自己的同时,请别忘了学习,思考。不管是向书本,向名师,向同事,不断学习,不断思考。这样才会有自悟出的美,而这种美才是属于自己的美。</p><p class="ql-block">  无论何时,人家是人家,我是我。</p><p class="ql-block">  《大象的耳朵》教学反思 3</p><p class="ql-block">  本课是一篇富含哲理的课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象刚开始听了其他动物的话,认为自己的耳朵耷拉着和别人的不一样,就想办法也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没想到竖起来之后有了一系列的'烦恼,于是大象又把耳朵放下来了,烦恼也随之消失了。本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别人说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有自己舒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p><p class="ql-block">  课文贴近儿童生活,教学中我遵循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品味故事中包含的道理。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我把重点方在了四个问句的朗读指导上,引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问话和人物的对话,并进行分角色朗读,读出小兔、小羊因奇怪大象的耳朵和他们的不一样而产生的疑问,读出惊异的语气;抓住“都”“真的”重读,读出大象信以为真的语气;最后是大象在思考,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时心里的疑问。</p><p class="ql-block">  总之,学生在朗读中对文本的理解都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体现出来了,以至于在分角色朗读中特别有真实感。</p><p class="ql-block">  《大象的耳朵》听课反思 </p><p class="ql-block">  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大象的耳朵》,对我非常有启发,值得学习的地方有很多。</p><p class="ql-block">  一、课件制作简洁大方。</p><p class="ql-block">  首先,老师的课件背景色调简单,不花哨,不会过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二、注意字词的复习</p><p class="ql-block">  老师讲的是第二课时,讲课初期,能够带领学生复习本课的生字词,重点强调了多音字“扇”和“耷拉”轻声朗读的指导。低年级要注重孩子字词的掌握情况,老师讲课时也注意了这一点。</p><p class="ql-block">  三、注意朗读的指导</p><p class="ql-block">  低年级的学生在面对语文学习时,应该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把握课文的情感。如何使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大家普遍认为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读。读有很多形式,例如默读,齐读,领读,分组读、分角色朗读等。读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情感,切忌形式单一。老师在课上引导学生读的时候,在初读课文时采用了自由读,在分析单个句子时采用的是点读和齐读;在涉及到对话的部分时采用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体会人物情感,把握不同角色的情感表达。</p><p class="ql-block">  四、在读中思考,在学中领悟</p><p class="ql-block">  读并不是无目的的读,读的过程中老师也会根据课文需要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课文的内容,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情感。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提问:“想一想小兔子是什么语气?”把小兔子耳朵的特点和大象耳朵进行了对比,引导学生感受小兔子好奇、疑惑的情感。通过小动物们提出的疑问,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大象面对质疑会想什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p><p class="ql-block">  五、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首先,整个教学环节完整,流畅,包含导入,复习字词、初读课文,研读课文,面对大象的改变对自己造成的'困扰,得出最后的结果学生理解本文所得出的道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有价值,而且是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实实在在的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培养学生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整堂课下来,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p><p class="ql-block">  最后提出一点小小的建议,在讲解动物们见到大象耳朵反应的一些句子时,可以多一些分角色朗读。</p>

学生

大象

朗读

课文

耳朵

老师

情感

教学

思考

低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