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六月中旬,大连樱桃正红的季节,我应老同志、老战友、老朋友于宗涛的邀请来到大连。</p><p class="ql-block">照片为我和于宗涛在旅顺白玉山上。</p> <p class="ql-block">今人惊喜的是,当晚见到了几位十多年未曾见过面的,曾在通辽铁路分局工作过的老同志、老朋友,他们是通辽分局原党委组织部长杨春生,沈阳客运段原党委书记赵文鹏,原通辽铁路医院副院长陈殿玉。</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驱車来到旅順口。首先见到的是我阔别近55年的旅顺军港。</p> <p class="ql-block">在旅顺中苏友谊塔前我和海军校官留影,找到了我当兵时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在旅顺口六号门前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驱车又来到二号门前,一幢小楼,文化活动中心座落在那里,我眼睛一亮,那不就是我当兵时的军人俱乐部吗?当时我们都管它叫一场地,就在我们的驻地后面。现在部队已经换防,但一场地还在,我情不自禁的站在一旁留下了珍贵的一刹那。</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順文化活动中心前的小路,去寻找当年我在部队时喂猪的地方。当年的那一段时间,我曾在炊事班当给养员,除了买粮、买菜、记帐外,每天还要挑着泔水去喂猪,担起了炊事班养猪的任务。</p><p class="ql-block">我转了一圈,昨天养猪的场地已经面目全非,只留下记忆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又驱车来到了白玉山上,在山上俯视旅顺口真是一览无余。</p><p class="ql-block">一座旅顺口,半部中国近代史。旅顺作为一个不冻港,享有京津门户之称。元朝时朱元璋派大军从山东跨海攻取辽东,在平安抵达狮子口时将其改名为旅顺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在山上,你一眼就看到著名的老虎尾。老虎尾是旅顺港西侧的一条形如老虎尾巴的天然沙嘴延伸到港湾内,构成海(旅顺)口门内的天然防波堤,是当地一处著名的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手指的方向,老虎尾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我手指的这个地方是紧挨部队的军工修船厂,当年我当兵时也经常随师傅去船厂办理业务。</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铁锚旁,证明我曾是一名海军战士。</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山上,回想起当年,在旅顺当兵时的很多往事。</p> <p class="ql-block">我和殿玉交谈起我当年当兵时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从白玉山下来,我们又驱车来到了风景秀丽的黄金山海岸。在那里矗立了一座亚洲最大、中国第一的潜艇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潜艇博物馆内设有潜艇文化展示巡航模拟馆,馆外设有033型国产退役潜艇旅顺口号一艘。潜艇周围的实物和图片也展示了中国海军和潜艇的发展史。</p><p class="ql-block">照片为笔者在潜艇旁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供游客参观的潜艇一一旅顺口号。</p> <p class="ql-block">旅顺口号潜艇长度为76米,艇宽6.7米,最大高度为15米,水上排水量为1300吨,水下排水量为1700吨,最大下潜深度为300米。</p> <p class="ql-block">笔者站在潜艇仓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笔者步入潜艇仓内。</p> <p class="ql-block">中国潜艇部队的创建人傅继泽将军的照片掛在潜艇仓内。</p><p class="ql-block">1954年6月19日,以旅顺潜艇学习队为基础,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海军独立潜艇大队在青岛成立。傅继泽任大队长兼政委,后任潜艇第一支队支队长,海军潜艇部部长、海军副参谋长、海军副司令员等职。</p><p class="ql-block">1955年被授与少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潛艇仓内空间狹小。过道只能供一个人行走。</p> <p class="ql-block">这是潜艇水兵的洗漱间。</p> <p class="ql-block">这是潜艇水兵的住宿间。</p> <p class="ql-block">这是潜艇鱼雷发射管。</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潜艇的鱼雷发射管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从潜艇出来我看见一艘鱼雷快艇海鹰号挨着潛艇旁。鱼雷快艇是我当兵时经常接触的船只,因而也热爱有加。</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站在鱼雷快艇前留下了美好的一瞬间。</p> <p class="ql-block">这是水陆两栖装甲车。</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旅顺口号潜艇和艇外的图片以及实物后,我们的心情都难以平静,深深地感受到这不仅是一次参观,而是一次爱国主义的强军思想教育。</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潜艇博物馆后,我们返回大连。在路过小平岛时,竟意外遇见二十来年没见过面的赤峰车务段党委书记霍如森。老友相见,份外激动,互相拥抱起来!</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和宗涛去了著名的棒棰岛景区。</p><p class="ql-block">棒棰岛位于大连市中山区滨海路东段,离大连市东南约五公里处,是以山、海、岛、滩为主要景观的风景胜地。这里三面环山,一面频海,南面是开阔的海域和凹凸不平的鹅卵石滩。棒棰岛名字的来历是因离岸500米远处的海面上有一小岛突兀而立,远远望去,极像农家捣衣服用的一根棒槌,故称棒棰岛。</p> <p class="ql-block">我身后的碑文是1965年8月24日叶剑英元师在大连棒棰岛时写的七律《远望》,后来毛主席将其抄录。1995年底至1996年上半年大连棒棰岛宾馆将毛主席抄录的《远望》刻成石碑展示。</p><p class="ql-block">《远望》全文;忧患元元忆逝翁,红旗飘渺没遥空。昏鸦三匝迷枯树,回雁兼程溯旧踪。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景升父子皆豚犬,旋转还凭革命功。</p><p class="ql-block">全诗抒发了作者对世界革命形势暂时处于低潮的忧患之情,更表达了对于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豪迈的乐观主义精神。</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棒棰島碑石旁,远处状如棒棰的棒棰岛依然可见。</p> <p class="ql-block">我沿着海滩的小路往山上走去。</p> <p class="ql-block">棒棰岛的山上一片葱绿,花草丛生,空气清新,山水环绕,景色怡人。</p> <p class="ql-block">山上散布着风格各异的别墅群,有如鲜花散落在如茵的草地上。这就是当年国家领导人避暑疗养之地,是集山、林、花、海、滩、湖六景融合的著名的棒棰岛国宾馆。</p> <p class="ql-block">我们信步来到了国宾馆三号楼,这里曾是周总理下榻过的地方。现正免费向市民开放“周总理在大连"纪念展。</p> <p class="ql-block">周总理曾八次踏上大连的土地,他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伟人风范、都给人们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p><p class="ql-block">这是游客们正在听取讲解员深情而生动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我在认真听取讲解员讲述周总理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73年8月1日,总理离开大连挥手告别时说:"只要身体允许我还会再来"。(这时的总理为国家操劳,日理万机,已患上重病)</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总理办公桌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总理办公室里的一张睡床。</p> <p class="ql-block">这是总理办公室里的一对沙发。</p> <p class="ql-block">这是“文革"中,周总理的工作人员,给总理贴的一张感人的大字报。</p> <p class="ql-block">此次参观,我一边看一边听,眼里始终含着泪花。周总理的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形象,再一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p> <p class="ql-block">这次大连之行的时间很短,但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p><p class="ql-block">其一,我见到了多年没见到的老同志、老朋友。多年没见,份外激动,我们在一起谈过去,谈现在,谈生活,谈学习,交流思想,增加情感。特别是宗涛同志几天来陪我形影不离,住在招待所,一谈就是后半夜。我们不仅谈工作,谈爱好,还谈各自退休后的感受。宗涛退休后始终笔耕不辍,他用相机记录了丹(东)大(连)铁路建设的全过程,而且还用情感记录了四个平凡人的故事,凸显了人物的善良和高尚。我听了以后深受感动。长谈后我们还交換了礼物(即各自退休后的作品《凡人》和《岁月如歌》)来相互学习,互相勉励。</p><p class="ql-block">其二,我回到了近60年当兵时的老地方,见证了我国海军的发展和强大。毛主席早就说过"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近60年过去了,我们现在不仅有潛艇、导弹艇、核潛艇,还有护卫舰、驱逐舰、航空母舰。我们的人民海军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深蓝,一天一天地强大起来。</p><p class="ql-block">大连俨然已是一副新时代的美景,大连的山、林、水、草、花、蓝天和海滩一切皆是欣欣向荣。爱国主义的强军思想和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的教育也必将永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