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陶渊明传.只为山水,来此人间》 所说:“在这世上,每个人都需要安顿自己。或安顿于市井,或安顿于繁华,或安顿于朝野。自然,也可以将自己安顿于林泉山水……”我,上有老下有小,本“父母在,不远游”,偏生就一副“愿为出海月,不作归山云”的灵魂。就算身在后疫情时代,我还是想“游必有方”,找个时间去大漠塞北去碧海蓝天,将灵魂安顿“但使愿无违”,于是趁当下,趁热爱,去记录,去奔赴下一场山海……</p><p class="ql-block">柔情似水,烂漫的是情怀;佳期如梦,憧憬的是芳菲;旅途如诗,向往的是山水。安于一隅,却能凭心情任意在世界版图上幸福行走的人生是快乐的。从“岁岁丹霞天近处。借问殷勤,何以逢兰杜。”的张掖七彩丹霞到“倒影金波秋水明,横烟落照胡桐黄。”的壮观金塔胡杨林;从“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的沙水共生的鸣沙山月牙泉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怆敦煌;从“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浩瀚青海湖到“衣冠络绎观三绝,袍袖匍匐入几重?”的恢宏塔尔寺……无论是风沙弥漫的广漠,还是一泓浩渺澄净的水波,亦或一场净化心灵的虔诚洗礼,跨越四五千公里的青甘大环线旅程注定是一场一生一次一次一生的难忘之旅。</p><p class="ql-block"> ——题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七彩丹霞</p><p class="ql-block">张掖七彩丹霞是我们自甘肃兰州始至青海西宁终,跨越近五千公里的大西北环线中游览的第一站。</p><p class="ql-block">七彩丹霞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肃南县境内,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高度复合区。</p><p class="ql-block">一直不明白,七彩丹霞的颜色到底是怎么出来的。来到景点时,我总有一种错觉,感觉丹霞地貌,就像是一名小朋友的涂鸦一样。既能看到条形的“五花肉”,又可望见团状的“调色板”,有的地方酷似国庆阅兵时飞机拉出的彩带,有的地方又似美术生不小心打翻的颜料罐。漫步其中,恍若步入时间被冷冻了的隔世,朱红的山崖在静静地打坐,多彩的丘陵在默默地辟谷,于相看两不厌的惬意中,我尽情地感受慢节奏的快慰。</p><p class="ql-block">如此美艳的七彩丹霞已沉寂于张掖千万年,可它被世人所熟知只不过短短二十来年。2002年,一位喜好摄影的军人郑复新对张掖的彩色地貌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连续多次深入“七彩丹霞”,拍摄了大量绮丽的胶片,并于2003年10月发表在《兰州晚报》,张掖由此一炮走红,成为《太阳照常升起》《神探狄仁杰(第三部)》《三枪拍案惊奇》等多部影片的取景地。曾经牧羊人脚下司空见惯的“红土地”由此得到精心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p><p class="ql-block">如今的七彩丹霞地貌上再也见不到羊群的身影,“咩咩”的天籁之音也不会再回荡在那片神奇的天空之上,但愿那些曾挣“羊”钱的牧民,能从游人如织的景区中分得一杯羹,可以悠闲的坐在自家的大门前向世人炫耀自己的家乡美。</p> <p class="ql-block"> 二.金塔胡杨林</p><p class="ql-block">金塔沙漠胡杨林位于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城以西的潮湖林场,为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一部分。该胡杨林分布密集,其中大面积的沙枣树、白杨、红柳等大西北特有的树种长势良好,规模居全省之冠,景色为诸秀之首。</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六人恰逢金秋十月来到金塔胡杨林,古朴的胡杨林穿上了它一年中最夺目的盛装。粗干虬枝伞盖如云的金黄色胡杨倒映在水中,将水面染成一片金灿灿。古树,碧水,蓝天,俨然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这种视觉上的沧桑静美带来的震撼让我们无处躲藏,唯有屏住呼吸,静静的聆听它在风中的诉说……</p><p class="ql-block">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它们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大美而不言。漫步胡杨林,飒飒黄叶,耿耿胡杨,千姿百态,或站或躺,或蹲或卧,其干硬的枝干在烈日和沙漠的摧残下,或苍老或年轻,无不表达着时光的过往和层次。</p><p class="ql-block">不见胡杨,不知生命之悲壮。在生命稀少的荒漠之上,水源枯竭,人们望而却步,但胡杨依旧和天地和风雪相搏斗,用自己伟岸的身躯抵挡沙漠侵袭绿洲,保护着大漠仅有的一点点绿色,构筑着绿色走廊,保护着丝绸之路,缔造着自己绮丽的传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