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患者看过来-谈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松洋健康-养老陪护

常常有患者家属询问,脑梗死后遗症要怎样才能恢复的快,需要吃什么药物?在这我想说,所有药物对脑梗死后遗症的恢复起不到太大作用,患脑梗死后使用的各种药物,主要是用来预防再次发作,而对于后遗症的恢复,主要决定因素还是康复锻炼,并且越早越好。<br><br><br><br>01<br><br>脑梗死出现后遗症的原因<br><br>脑梗死是非常可怕的疾病,有非常高的致残率、致死率。脑梗死发生的原因,就是当大脑动脉血管堵塞后,缺血部分的脑细胞得不到血液及氧气的供给而死亡,这些脑细胞所负责的功能消失。脑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自然寿命几乎与人体寿命是相同的。但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非常低,当完全没有氧气供应后,4~6分钟就会导致死亡。神经细胞一旦死亡,就没有任何药物可以使其重生。所以脑梗死所导致大脑神经细胞的缺失,是永久的。<br><br><br><br>02<br><br>大脑神经细胞的代偿作用<br><br>神经细胞是不可再生的,但丧失的功能却可以恢复。这是因为大脑其他区域的正常神经细胞可以产生代偿作用,重新获得缺失的功能。但是这种代偿作用的产生,需要长期的康复锻炼。这就像幼儿学走路、学说话,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学写字,要从一点也不懂,到简单的笨拙的使用,再到非常熟练应用,需要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反复刺激大脑神经细胞,这样才会逐渐形成新的神经反射区域。<br><br><br>康复锻炼的过程中需要面临两个“拦路虎”,首先,就是自己的“心理拦路虎”。因为患者自己失去的是走路、写字、拿东西、说话等已经完全熟练使用数年的基本技能,让患者再去重新学习会有极大地心理不适感。甚至还有人会觉得自己“笨”、“学不会”,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状态,导致康复过程难以进行。<br><br><br><br>第二个拦路虎是“恒心”,任何技能都是长时间的学习才能形成。恢复的过程漫长,都是要以数月、数年来衡量的,一开始可能进步比较快,但到了后期进步就会逐渐变慢。许多患者在恢复后期因为看不到明显进步,就中断了康复锻炼。可是事实上,脑梗死后康复锻炼只要一直坚持不懈,每一天都会有好转,通过时间的积累,就会让自己恢复的越来越好。<div><br></div><div><br><br>03<br><br>脑梗死后康复越早越好<br><br><br>发病1周内<br><br>这时候在家属、护理人员等的帮助下做一些被动的康复运动,例如翻身、扣背、按摩肢体等等,这样可以避免肌肉废用性萎缩,保持肌肉力量和肌容积。<br><br><br><br>发病6个月内<br><br>这个时期一定要找专科的康复医师来进行专业训练,这是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最重要的阶段,并且功能的恢复速度也是最快的阶段。自行锻炼,就很容易养成错误的康复动作,并且以后纠正难度很大。<br><br><br>发病6个月后<br><br>这个时期基本的康复动作已经被患者掌握,并且有了初步的效果,主要是自行锻炼,关键点在于长期坚持不懈。<br><br><br><br>我们需要知道,康复锻炼会对认知、感觉、运动、心理等许多个方面进行恢复,但是最重要的目标是使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恢复。再之后的功能恢复,需要根据不同患者脑梗死的部位、范围、病情严重性,以及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恢复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坚持更长时间的康复锻炼,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br><br><br>总结,脑梗死患者一旦出现了后遗症,就一定要非常积极进行康复锻炼,绝大多数都可以获得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康复锻炼越早,恢复的效果就越好,但要找专业的康复医生进行指导,才能避免康复中的一些误区。<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