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党员干部能参与民间借贷活动吗?</p><p class="ql-block"> 1.未利用职务便利</p><p class="ql-block"> 2.未挪用、拆借公款</p><p class="ql-block"> 3.合法收入</p><p class="ql-block"> 4.借给有实际需要的人</p><p class="ql-block"> 5.按照国家的规定收取适当的利息</p><p class="ql-block"> 6.双方平等自愿</p><p class="ql-block"> 一般来说,这样正常的民间借贷活动是可以的。</p> <p class="ql-block"> 如果通过民间借贷活动,获得大额回报,影响公正执行公务;如果打着民间借贷的幌子,向没有资金需求的管理服务对象等放贷,搞利益输送、权钱交易,可能构成受贿犯罪。</p> <p class="ql-block"> 套取金融机构资金,再转贷给管理服务对象,并赚取高额利差,不仅是违反了党纪,而且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果违法所得较大的,还可能构成高利转贷罪。</p> <p class="ql-block"> 公款姓公,不得挪用。如果利用职务之便,打起了公款放私贷的小算盘,不仅违反了党纪,而且触犯了国家法律,如果挪用的数额较大,还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p> <p class="ql-block">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合法投资理财,审慎参与民间借贷,切不可利用手中的公权力动了违规借贷的“歪脑筋”,远离钱眼里的“深渊”和纪法的“红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