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观察幼儿是要看幼儿行为研究幼儿行为背后的发展,我们要怀着好奇心去观察幼儿,发现幼儿的精彩观点,从正面评价幼儿,解读幼儿的积极行为。</p> <p class="ql-block"> 研究幼儿的行为就要对幼儿的发展状态具有敏感性,了解幼儿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已有发展水平、获得的新的发展、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这些都需要教师反复观察才能知道。</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如何才能观察到幼儿真实的发展水平呢?</span></p><p class="ql-block"> 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不要用预设目标评价幼儿的目标达成度,给幼儿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放手让幼儿把他的兴趣、动机和想法表现出来,呈现一个真实的儿童。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发现,去倾听,去解读,去支持。我们要相信幼儿的能力,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华爱华教授提出了三个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为什么是幼儿行为观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2.如何看待幼儿的行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3.解读幼儿的什么行为?</span></p> <p class="ql-block"> 有些教师写游戏案例、写美篇经常套用《指南》,虽然能交差,但还是不会写,不懂。这种用套话完成写作任务的捷径,实际上是不了解孩子。写案例不是目的,是为了思考案例中的幼儿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创造力,老师如何支持幼儿的。</p> <p class="ql-block"> 解读幼儿的行为,要了解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理解幼儿行为所体现的游戏特征,每一次的小步递进,才能创造学习最近发展区。教师要解读到孩子自己要做什么。在幼儿行为寻常时刻中发现“哇时刻”。</p> <p class="ql-block"> 不同的儿童观,看到的幼儿是不一样的,你要了解这个幼儿你就需要观察这个幼儿,(观)看幼儿的行为,(察)追究行为背后的意义。观察的目的在于支持幼儿的发展,支持发展就要看懂幼儿,不要急于介入,干扰他的发展,让他的兴趣、动机释放出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相信儿童是能力学习的主动学习者。</p> <p class="ql-block"> 我们要相信幼儿,细致倾听幼儿,不要用负面评价幼儿,看到不知道的行为多问自己“为什么”带着好奇心去分析幼儿,多反思我对幼儿说了什么,限制了他什么。</p> <p class="ql-block">编辑:刘红红</p><p class="ql-block">审核:刘慧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