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开展“千万工程”造就美丽乡村

可问清风

<p class="ql-block">  “千万工程”以生态起步,但不止步于生态。“千万工程”是为群众谋利益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这一工程的启动和实施,是从收集群众诉求、捕捉群众需求,再到解决群众痛点、满足群众意愿的政策形成机制、工作推进机制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  “千万工程”从垃圾收集、村内道路硬化、卫生改厕、河沟清淤、村庄绿化,向面源污染治理、农房改造、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拓展,从一处美向全域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环境美向生活美转型,走出了一条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径。</p><p class="ql-block">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拉开帷幕,这是乡村整治工程、更是他始终牵挂的生态富民工程。“千万工程”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问题的深刻关切、对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对“三农”工作的远见卓识;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人民领袖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作为伟大改革家的巨大勇气和严实作风。“千万工程”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p> <p class="ql-block">  乡村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建设思路和建设内容要科学,建设机制和建设方式要科学,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要科学。加快村庄整治和环境建设,不能盲目崇洋、崇大、崇快;不能千篇一律,不要“一刀切”,必须因地制宜。</p><p class="ql-block"> 发动农村广大群众投身到“千万工程”建设中来,让农民群众成为“千万工程”的主体。坚持分级联动抓。建立分级负责制,把“千万工程”纳入绩效考核,切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镇村主抓落实政策、具体实施、建设管护。</p><p class="ql-block"> 要注重乡村内涵。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化建设,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推行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广泛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把“垃圾革命”、“厕所革命”、“污水革命”等作为崇尚自然、改变习惯、树立新风的抓手,大力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引导人们爱美爱环境,切实净化心灵。</p>

工程

千万

生态

建设

习近平

乡村

群众

美向

整治

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