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在侨乡”——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文物图片剪集及游览留影

山间竹笋

<p class="ql-block">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五邑华侨广场内,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该馆固定陈列为“根在侨乡”江门华侨华人历史展,参观展线约1200米,展出展品约1200件(套),由“序厅”“远赴重洋”“拼搏海外”“融通中外”“推翻帝制”“铸就丰碑”“追求光明”“中华儿女大团结”“结束厅”等九个部分组成,展示了江门籍华侨华人史迹。</p> <p class="ql-block">第一馆——金山寻梦。19世纪中期起,中国内忧外患日益深重,五邑地区人多地少,粮食短缺人民群众的生活日益艰难。而在此时,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先后发现金矿及随后的北美太平洋铁路修建,急需劳动力的消息传来,给生活艰难的人们带来了谋生的希望,于是在五邑乡村形成了奔向“金山”谋出路的共识。“父携其子,兄挈其弟,几于无家无之。”青壮年男子“谋食外洋者,十之七八。”他们漂洋过海汇入国际移民大潮,成为北美、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金矿、铁路、锡矿、种植园、农场的主要开拓者。</p> <p class="ql-block">第二馆——海外创业。从艰难的排华岁月到二战后华侨逐渐向华人转变,一代代五邑华侨经历了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心路历程,他们在侨居的国家和地区,艰苦奋斗,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事业。他们从修鞋匠、矿工、人力车夫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到拥有属于自己的农场、店铺、工厂,一路走来可谓是充满了辛酸和血泪。</p> <p class="ql-block">第三馆——碧血丹心。五邑先侨通过自己的艰苦付出收获成功,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他们仍不忘回报国家。在这里我们见证见证了抗日时期一个以卖瓜子为生的华侨郑潮炯一段卖子救国的旷世义举。</p> <p class="ql-block">第四馆—侨乡崛起,海外侨居地是华侨们谋生的地点,家乡则是他们永远无法割舍的归宿地。他们的心愿就是要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使子孙后代不用再过漂泊异域、背井离乡的生活。他们关心家乡的情况,在家乡踊跃兴办公益事业,投资实业,兴办学校用以教育英才,建设医院用于救死扶伤,筑桥修路,传播文明。</p> <p class="ql-block">第五馆——五邑新篇。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侨务政策的落实与创新,推动五邑侨乡的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第六馆——华人之光。江门五邑深厚的历史文化沃土,光辉灿烂的华侨历史长河,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侨乡人,从中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社会精英,这些俊彦集中体现了爱国爱乡、创业拼搏、开放兼容、崇文乐善、文明进步的五邑人传统和精神,为世人敬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