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足迹印墨宝 妙语映丹青</b></p><p class="ql-block">——走马观花北疆行</p> <p class="ql-block">2023年初夏,</p><p class="ql-block">来了一场久违的北疆快闪。</p><p class="ql-block">——“久违”,因三年新冠延误了行程;</p><p class="ql-block">——“快闪”,走马观花将足迹变成字迹、将语言转成相册......</p> 看新疆版图,所谓“<b>三山夹两盆</b>”,由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山脉、天山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一道横亘的天山山脉,让兄弟般的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俯仰之间,世代遥望。<br> 故此,天山以南为<b>南疆</b>,天山以北为<b>北疆</b>。 <p class="ql-block"> 北疆与南疆截然不同的是:<b>北疆意味着草原文化,意味着高山和草原,意味着喀纳斯和喀拉峻大草原</b>;南疆则意味着农业文明,意味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一望无垠的茫茫戈壁。<br></p><p class="ql-block"> 正所谓“南疆风情,北疆风景”。<br></p> <b>一、伊犁 天山花海——塞外江南花为媒</b> “走马观花”,第一项自然就是“观花”。<br>...... 如果错过了杏花期的素雅、又没赶上薰衣草的梦幻,那么就不能再无视牡丹芍药的雍华富贵。 被誉为“塞外江南”的新疆伊犁河谷地域,“以花为媒”,营造了以杏花、薰衣草、芍药等为主题特色的赏花经济和各类花卉深加工产品。 <b>二、喀拉峻草原——芳草萋萋,繁花似锦</b> 在哈萨克语中,喀拉峻草原,意为“<b>山脊上的莽原</b>”。 大自然鬼斧神工,喀拉峻草原的蓝天白云、皑皑雪山与起伏草原,在天地间舒展出一幅宁静的画卷,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心灵上的净化。 初夏时节,山野间碧草茵茵,繁花点点。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到了喀拉峻大草原才知道,蒲公英的花竟开得如此脱俗。 误人子弟的小学课本上,蒲公英从来只有它随风飘逸的形态。 草原,对于我们,是期待、是诱惑。对牧民,是平淡的幸福和安逸。 草甸子上,啤酒+撸串,同样是美食的头牌标配 “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霄。” <b>三、赛里木湖——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b> 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北天山山脉中,湖面海拔为2071米,湖泊东西长约30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总面积约为453平方公里。<br> 赛里木湖,古称“<b>净海</b>”,是中国唯一一座<b>封闭型高山湖泊</b>(不与其他江、河、湖、海相连通),是新疆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储水最多的湖泊。<br> 赛里木湖区域,主要是有大西洋的西风带携带了大西洋的水汽,一路从欧洲西部往东,到达我国西北部的天山山脉地区。 由于受到天山山脉的地形抬升,水汽上升冷却凝结,形成地形雨,最终降落到了赛里木湖周边,并流进湖泊中。因此,人们把赛里木湖称为“<b>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b>”。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赛里木湖水,养育着周边多个民族的牧民。 在蒙语中,赛里木意为“<b>山脊梁上的湖</b>”;<br>突厥语,赛里木为“<b>平安</b>”之意;<br>哈萨克语,赛里木是“<b>祝福</b>”的意思。 民族多,传说就多、故事就多......<div>关于赛里木湖的传说也有很多,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有三个:</div> <b>第一个传说</b>:<div> 据传,在宽阔的草原上,有一个美丽的姑娘 <b>切丹</b>,和一个蒙古族青年 <b>雪德克</b> 两情相悦,彼此深爱。他们每天牧马放羊,徜徉在绿草鲜花中,生活惬意,爱意满满。</div><div> 没想到,有一天,草原上一头恶魔盯上并垂涎切丹的美色,就掳走了切丹,关进了魔宫。后来,切丹拼命逃出魔宫,在恶魔追赶的途中不幸坠入一处深潭之中。闻讯赶来的雪德克来到深潭,见到爱人逝去,悲痛欲绝,也直接跳下深潭。</div><div> 瞬间潭水波涛滚滚,迅速蔓延万里,深不可测,湖面<b>两只雪白的天鹅</b>游弋水中,形成的湖被称为赛里木湖。</div><div> 传说,赛里木湖就是这对恋人的眼泪幻化而来。</div> <b>第二个传说</b>:<div> 很久很久以前,赛里木湖仅仅只有井口般大,虽然不大,但确是方圆百里所有牧民的水源地。</div><div> 有一年天下大旱,这口井也几乎干涸。一天,牧民的儿子<b>赛里</b>和女儿<b>赛木</b>早上来到井边打水,看着干涸的枯井,他们跪下祈求上神能给牧民带来充足的水源。这时,天边飞来两只白色的天鹅,对他们说,如果需要充足的水源,需要他们两个跳下深井,以身祭天,这样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水源出现,他们两个也将变成天鹅。</div><div> 兄妹两个相互看了一眼,毫不犹豫跳了下去,这口井瞬间变成了一片巨大无比、清澈透底、深蓝深蓝的湖水。兄妹两个也瞬间变成了<b>两只美丽的白天鹅</b>,永远陪伴着这清澈的湖水。</div><div> 当地人们为了纪念塞里和赛木,就把这里叫做赛里木湖。</div> <b>第三个传说</b>:<div> 当地一个美丽的哈萨克姑娘,爱上了一个家境贫穷的青年,两人相亲相爱,但是因为姑娘的父母嫌弃青年贫穷,一直不答应他们结婚,最后这对恋人私奔出走。</div><div> 私奔途中,姑娘家一直派人追赶。两人来到一处湖泊时,已经无路可走,最后两人相拥跳下湖泊,殉情而死。原本不大的湖泊瞬间变大数倍,深不见底。<b>两人也变成天鹅</b>,游弋在湖中相亲相爱永不分离。</div><div> 为了纪念和祝福这对恋人不离不弃,这座湖就被称为赛里木湖。哈萨克语,赛里木就是“祝福”之意。</div> <b>四、喀纳斯 禾木——人间仙境、神的花园</b><br> 北疆的布尔津河主要支流就是喀纳斯河,河的上源就是<b>喀纳斯湖</b>。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在喀纳斯河流域内,有成吉思汗西征时曾经的点将台,有蒙古族<b>图瓦人</b>散居湖畔的禾木木屋村落。 图瓦人,是一个渐渐被人们遗忘的民族,是清末准噶尔部蒙古军队遗留在阿尔泰地区士兵繁衍的后代。 史载,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军击溃准噶尔部蒙古军队后,图瓦人归属满清统治。 艺术家笔下的图瓦人 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图瓦人 现在,阿尔泰山密林深处的喀纳斯湖区,生活着大约两千名图瓦人。 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音乐,信奉藏传佛教,有原木垒起的木屋,散布在湖畔的禾木村落中。 图瓦人的年轻一代 看炊烟袅袅、听小桥流水、闻奶酒飘香,原始的生活方式让古朴的村落像喀纳斯湖一样充满神秘色彩。 那成片的木屋一直让人纳闷:为什么图瓦人没有将当年蒙古军队的蒙古包“发扬光大”,却在这深山老林垒起小木屋来。而且现在即便见到的也不能叫“蒙古包”,而称“<b>毡房</b>”——并仅仅是供游客旅居而已? 后来才明白,那叫“宣示”——“老子来这儿定居啦!”——从“游民”(游牧民族)转型为“居民”(牧渔猎转向农耕)的标志。 见到木屋也别以为禾木就是木。“禾木”是当地语言音译,意为“黑熊后背上的一块肥肉”。 极寒地区游牧民族,总是将“肥肉”视为上等佳品。因此我们知道,为何油润度很高的和田玉,被称为“羊脂玉”…… 新疆特色食品,除了撸串,还有馕(是波斯语音译,意为面包)。来新疆不吃馕,就别说喜欢新疆美食,更别说了解新疆文化。实际上,新疆的“馕文化”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所以,别以为囊只是一种饼,实际上它的外形可做出大小各种花样。馕,不仅可以直接吃,还可以炒制、煮食等,有多种吃法。 <b>五、五彩滩——雅丹地貌的奇葩</b> 五彩滩,位于北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境内,地处额尔齐斯河北岸。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内陆河流。 河流北岸属雅丹地貌的岩石,因含有矿物质的不同,在落日时分的阳光照射下,色彩斑斓,显现以红色为主,间以绿、紫、黄、白、黑的五种过渡色彩。 五彩滩与对岸葱郁青翠的河谷风光遥相辉映,可谓“一河隔两岸,自有两重天”。 <b>六、天山天池——联合国世界遗产</b> 天山天池,2013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天池, 在昌吉州阜康市境内,位于被称为北疆准噶尔盆地“守护之神”的<b>博格达峰</b>下的半山腰上。 天池湖面海拔约1910米,是古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的高山堰塞湖,湖水面积4.9平方公里。 天池,古称<b>瑶池</b>。<div> 史载,唐太宗时曾在博格达峰下设立过“瑶池都护府”;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新疆都统(明亮)也曾到博格达山天池勘察地形,开石引水。</div> “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 <b>天山天池</b>,占有了一个神话般的名字,但与分分钟可以惊艳到你的新疆其他山水比,这里似乎显得平庸了许多...... <font color="#167efb"> 新疆那么大,风景风情轮番看,百看不倦;</font><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新疆那么远,远到无法路过,去了就是终点。</span><div><font color="#167efb"> 去前准备行程,到了后永远有意外在前面;</font><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回来准备攻略,写着写着发现不停地有故事在后面。</span></div><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 新疆,是一个下一季永远值得再去的地方,是一个明年还想去的地方,是一个今生必定要再去的地方 ......</font></div><div><br></div><h5><font color="#9b9b9b"><b>( 2023年 6月 · 深圳 )</b></font></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font color="#9b9b9b">————————————————</font></div><font color="#9b9b9b">回顾我的</font><b style=""><a href="https://www.meipian.cn/2i1013lx?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南疆 · 印象》</a><font color="#9b9b9b"></font></b><font color="#9b9b9b">(2019-11)</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