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黄葛红梅山茶花,火锅小面甜豆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老街深巷听夜雨,巴山渝水扯闲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闲聊巴渝】</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放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重庆的解放碑是我们重庆城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重庆崽儿骄傲和自豪的代表和符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放碑那阳刚之美硬是契合了重庆人倔强刚直的性格。特别是“雄起”的重庆话更是把重庆因地形和气候锻炼出来的重庆人的心性反映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现在的解放碑在高楼大厦的陪衬下感觉已没有原来那么威武雄壮,但是在我们重庆崽儿的心目中“他”的雄壮威武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的,也是不能取代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放碑能有如此大的名气和魅力,是有历史原因的。解放碑的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精神堡垒”时期,二是“抗战胜利纪功碑”时期,三是“人民解放纪念碑”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解放碑的这三个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精神堡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从南京迁到重庆,将重庆确定为陪都,重庆就变成了全国抗战的大后方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指挥中心。这也导致了日本对重庆的狂轰烂炸,致使重庆城无数次变成火海,街道、房屋残壁断垣。就在现在解放碑的位置,轰炸最为利害,炸出了一个大弹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轰炸最凶哪里就恢复最快。为了鼓舞全国军民抗击日军,重庆市就在大弹坑的地方修建了一座碑形建筑。建筑呈炮楼形状,高度7丈7尺,取“七七抗战”之意。底座为八角形,分别写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个大字。外表涂成黑色,碑身四方分别写有“精神堡垒”“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意志集中力量集中”“军事第一胜利第一”等口号。该碑取名就叫“精神堡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该碑修了炸,炸了修,修了又被炸,断断续续修了一年多才算竣工。“精神堡垒”建成后作为陪都各界举行庆典、集会的场所。在碑的顶端中央安置有一口大瓷缸,内贮燃油、棉条,遇重大集会,即点燃火炬,以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浩然正气。当时,从重庆出发奔赴前线的抗日将士,都要在“精神堡垒”前宣誓,以鼓舞信心和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精神堡垒”建好后因日晒雨淋,加上日机轰炸,不到两年就倒塌了。国民政府将其拆除,只剩街心草坪,在当中立了根旗杆,直到抗日战争胜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纪功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纪念中华民族和重庆人民为抗日战争全面胜利作出的牺牲和贡献,重庆市政府在原“精神堡垒”旧址上,建立抗战胜利纪功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纪功碑为八面塔形的高层建筑,碑身高24公尺,共八层。塔内有铁制悬臂旋梯,可上至瞭望台,瞭望台直径4.5公尺,可容20人左右登临游览。台顶设风向仪、风速仪、指北针等测候仪器,顶部四面都有“标准钟”。碑身最高之圆顶下悬挂警钟一座,以备全市集会及报警之用。碑顶还有8根水银太阳灯环绕,一到夜间光彩照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塔内沿旋梯设有“抗战胜利走廊”。廊上挂有抗战英雄、伟大战绩及日本投降等油画,下则嵌藏各省市赠送的纪念碑石、社会名流题赠的石碑等。走廊上还刻有美国总统罗斯福写给重庆人民的一封信,听说这封信如今仍然存放在解放碑碑壁上藏着的纪念钢管里。在纪念钢管里还存放有抗战胜利纪功碑的设计图样和有关人士的签名,存放着当时有关人士签名的报纸、照片、名作、邮票、钞票等,以便后世子孙能通过它们了解当时的文化迹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民解放纪念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重庆解放后,重庆市向西南军政委员会请示:“抗战胜利纪功碑”究竟应改为“西南解放纪念碑”抑或“重庆解放纪念碑”?后经西南军政委员会核准,改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1日,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对“抗战胜利纪功碑”进行改建。内外装饰一新,并由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将军题字,将碑名改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此,解放碑一词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放碑”其实从来就不只是我们重庆的标志,而是中华民族不屈抗战、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历史见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最后胜利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放碑”也是我们重庆崽儿喊出“雄起”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于重庆渝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谢你的到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